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347

2018-12-05 14:24 作者:张关林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347

《论语》第十八“微子”

18.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微子:名启,是纣王的同母兄。纣王无道,微子多次劝谏不听,后微子隐居。

去:离开。箕子:名胥馀,殷纣王的叔父。子爵,官太师,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箕子装疯,被降为奴隶,被纣王囚禁。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官少师,竭力劝谏纣王,“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不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纣王大怒说:“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诸?”将比干剖心而死。)

(白话)纣王无道,微子离开了他,箕子被他囚禁降为奴隶,比干因为劝谏被杀。孔子说:“殷朝有三个仁人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张说)商纣王和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坏皇帝。好人应该反对坏皇帝,微子、箕子比干一开始都是劝谏,不听,于是三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微子退隐,箕子装疯被囚。比干继续提意见,惹怒纣王被杀。孔子说三个人都是仁人,所谓仁人,是指不肯与坏人同流合污的好人。

根据儒家的标准,最伟大的是比干,因为微子一走了之,明哲保身;箕子劝谏不听后也选择逃避;只有比干,持续劝谏,以致于“杀身成仁”。

但从道家的立场看,最该推崇的是微子,微子的做法是“顺势而为”,发现劝谏没用,就没必要搭上自己的性命。这是最明智的做法。箕子也想自保,但采取装疯的方式,自保不成,说明方式不对。比干明知劝不成,放弃自保,依然去尝试已经证明无效的方式,结果送命,而纣王依然故我。这是不懂审时度势的愚忠。我点赞道家的观点。

18.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士师: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三黜(chù):多次被罢免。三,是虚数。焉:哪里。)

(白话)柳下惠担任鲁国的法官,多次被免职。有人说:“您不可以离开这个国家吗?”柳下惠说:“我用正直的道德来事奉人君,到哪里能不被罢黜呢?要想不正直地事奉人君,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所在的祖国呢?”

(张说)柳下惠是儒家道德的典范,不仅坐怀不乱,而且非常耿直,不管对方是谁,有什么说什么。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做官是做不长的,不仅古代如此,现在也是这样,对上级直话直说的人,官运肯定不好。柳下惠也知道,以耿直的态度侍奉上级,罢官是正常的,所以他不愿移居国外。本节显然在赞扬柳下惠的耿直。但我不以为然。

何谓“直道”?怎么想的就怎么说。什么叫高情商?高情商最重要的特征,是能认知他人情绪、能妥善处理相互关系!可见柳下惠虽然品德高尚,但情商却很低。就像明朝的海瑞,是大名鼎鼎的直话直说的正人君子,连皇帝都敢骂。同时代的张居正却不敢得罪严嵩,委曲求全。张居正“能认知他人情绪、能妥善处理相互关系”,没有走“直道”,官运亨通,才有机会对国家作出巨大贡献。海瑞像柳下惠那样,以“直道”事君,结果却是坐牢。张居正执政的时候,有人建议用海瑞。照例,两个君子应该惺惺相惜,但张居正没有用海瑞,就是因为海瑞只有巍巍道德,没有情商,办不了大事!

可见,儒家偏重道德,轻视情商,只能培养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耿直战士,产生不了张良、范蠡、诸葛亮、张居正等力挽狂澜的真正的高情商人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ibi/vjuxskqf.html

张说《论语》·连载347的评论 (共 2 条)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