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苇湖散记(九)

2013-04-14 23:38 作者:临水轩主人  | 3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直想写写可可苏苇湖的动物和植物,却总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因为这里的生物种类太复杂了.为此步入额尔奇斯网查阅资料.转而又想,与其象科普读物那样罗列物种,不如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往事记录下来,或许会精彩一些.

单从收购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芦苇有好几个品种.有的芦苇茎杆很粗,但上面布满灰色斑点,也许是生病了吧,这种苇子品质很差,一过磅,好大的一车也没有多少份量.有种苇子色泽金黄,茎杆光亮,品质佳,大多分布在布伦拖海(福海),上磅后份量很足.有一种苇子,苇毛子上分泌出一种蜂蜜一般的粘液,哈语称"巴了哈母斯",茎粗,个头高,品质也很不错;还有一种苇子,茎杆细如芨芨草,哈语称"其哈母斯",几乎是实心的,份量极重,品质超群.

磅房就建在湖边上.傍晚时分,苇湖中嘈杂声一片,好比大型集贸市场,热闹非凡.雁`鹤`鹭`鹳`野鸭`海鸥`鱼鹰`水鸡等你来我往,拖男挈女,挣夺地盘,闹成一团.天鹅却很少能见到.这种姿态优雅的很早就被演绎成哈萨克族神话传说中的绝配,它们是由最美丽的姑娘和最健壮的小伙变化成的.哈族人从不逮天鹅,也很少猎杀其它野生动物.曾经抓到过天鹅的人说,这种鸟看着美丽,其实性情刚烈,极难驯服.

曾在大草滩上和大雁不期而遇,惊骇之余,双双引颈乱鸣,迈开一双短腿,连跑几步才腾空而起,体型肥大真是很不容易哦.偶见秃鹫,和其它鹰类相比真正是鹤立鸡群.扶摇而上,翼展超大,遮天闭日.我们发现了一窝鹞鹰,我伸手一试,手指被鹰嘴叨得稀烂,好凶!

七八月份大雁飞不起来.我们五个人费了好大劲才逮住一只雁.可它不吃不喝,瞪着一双愤怒的眼睛,惊恐无奈,绝望无助.没办法,最后只好把它宰了.

常去摸野鸭蛋.有一次摸来十好几个,打开一看不能吃,里面全是血.害了多少生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也常常去摸鱼,鲫鱼往往藏匿在排碱渠两边的苇根下.时间一久,鱼儿们好像都知道了,不约而同的往大渠中间去藏身,以为那里平坦无遮掩我抓不住,我有的是办法,先在水中踩出一行脚印,然后坐等____鱼儿都藏在脚印里.正是: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鱼儿多么聪明,但在狡猾`贪婪`残忍的人类面前又是多么的无助!

有一次装苇子时,看到近处有鹰在盘旋,跑去一看,一窝野鸭正破壳而出...在场的人们都一脸的庄严,啧啧称奇......

有一次发现一窝枭(猫头鹰),小的被逮住.想卖给哈族.他们最喜欢这种鸟身上的斑斓羽毛.可他们既不想抓活的,也不忍心杀死它.

苇湖里麝鼠(水老鼠)很多.毛皮很值钱.秋天往往可以碰到偷猎者,骑摩托车穿着水裤在苇湖里乱窜.

野猪原本也很多.它们最怕蒙古人的气味和蒙古猎狗的狂吠.东北人用炸药和碗渣子捕杀野猪,我见到过一只被炸掉下巴的猪,个头和两岁的牛一般大,毛长.根根如针,撩牙约五公分长.如今蒙古人的枪也已被没收了,野猪数量也不见增长,芦苇退化是直接原因.

可可苏哈语意为"蓝蓝的水".位于额尔其斯河支流克兰河下游___克兰奎汗.原有三十多万亩芦苇.近二十多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水量的减少,无节制的采割芦苇,过度的放牧.上游水库的拦截,使得这里的生态系统变得非常脆弱,芦苇面积已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过去是水乡泽国,苇海如浪,现在却如秃子一样,稀稀拉拉,在里面可以随处乱走.

克兰河下游原本是自由流淌,为了生产需要,河道被开挖取直,加速了生态的恶化,鸟类数量大减,鱼类几近绝迹.

如此烂摊子,人类正是元凶之一.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用道德和法律调节和约束着彼此之间此消彼长的微妙关系,可对于弱小种群和其它物种却往往撕开伪善的面具,露出贪婪虚伪残忍的嘴脸,恃强凌弱的野性暴露无遗.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用仁义道德之笔记录斩役杀伐之功的血腥发展史.

如今的世界似乎处于地球上又一次物种大灭绝的日子.是只顾疯狂发展,和日益恶劣的气候一起加速世界的灭亡呢?还是本着可持续发展物我同观的理念,为减缓环境的恶化进程做点儿什么呢?

我们确实也做了,全世界都在做,仁人志士在奔走呼号......

永远无法忘记大雁的那双眼睛____一双愤怒的`惊恐无奈`绝望无助的眼睛,它照见了我们的劣根.

愤怒的小鸟,人类正在悔悟觉醒行动,你们一定不会失望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38299/

苇湖散记(九)的评论 (共 3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