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门外谈酒

2012-05-11 12:56 作者:积土石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门外谈酒

河北廊坊 李同山

我不会喝酒,也不喝酒。白酒、啤酒、红酒都不喜欢。尤其抗拒白酒,白酒闻味,迅即干哕。无论如何也不理解酒美何处。见过和参与过不少酒场,都是出于礼节和无奈,但至今不喜饮酒。不会饮酒,不知道饮酒的奥妙,不理解喜欢饮酒人的快乐。我对酒文化的了解是纯粹的门外汉。虽然我不喜欢饮酒,但见过种种酒场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见过种种的酒仙、醉翁、酒鬼、醉汉的饮酒百态。惊奇酒的力量,酒的神奇,酒的神话。叹服酒的动力,酒的魅力,酒的吸引力。认同酒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嫌厌酒的破坏力、离心力、诱惑力。酒可以表达尊重,表达热情,表达亲近,表达友好。酒可以消除对立,化解矛盾,增进感情。酒可以使人驱除烦恼,释放不快,疏通纠结,纵情欢乐。酒还可以使人乱性,消弭意志,放弃原则,亵渎纯洁,丧失人格,轻视道德。“酒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酒啊,酒,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恨你也有憾。

我国是最早用酒的国度。《世本》记载:“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都是朝人,说明夏代有酒了。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好酒淫乐,”表明酿酒规模很大,饮酒与淫乐联系在一起,饮酒已成风气。在古代,酒被视为神圣的物质,酒的使用,更是庄严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庙、奉佳宾而不用。形成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经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观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内容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形式生动活泼、姿态万千。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分布各地的众多民族,酝酿了丰富多姿的民间酒俗。

历史上有多少因酒成趣的历史典故彪炳史册。公元前 492 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群臣聚集,送君送到浙江边,大夫文种上前敬酒献肉,依依惜别。勾践想此奇耻大辱,举杯垂涕,仰天叹息,默无所言,竟喝不下去.。文种说,“请大王干掉这杯酒,你永远是我们的万岁之君。” 在吴三年,勾践受尽欺凌,忍辱负重,终于取悦于夫差,期满之后,吴王纵酒于文台,勾践上酒辞“奉觞上千岁之寿”,“觞酒暨升,永受万福。”这时他的心理燃着复仇的烈火。鸿门宴上,佳肴美酒,起义领袖,对坐而饮,项庄舞剑,杀气腾腾,演绎了一场楚汉相争的前奏曲。杜甫诗中唱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毕生嗜酒如命,与酒结缘,以酒为伴,酒诗交融,得意时饮,失意时也饮,求仕时饮,隐居时也饮,有钱时饮,穷困时也饮,无酒不能食,无酒不能诗,他生于酒,也死于酒。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巧妙地化解了君臣猜忌的危机,避免了历史上君王一旦获得天下就开始杀戮功臣,“狡兔死,走狗烹;飞尽、良弓藏”的悲剧重演。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很多诗、词、曲、赋都写到酒,明清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等,更对饮酒、醉酒的情景和场面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不仅反映了当时的饮酒风俗和社会风情,而且还借此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里有两个英雄人物,曹操和刘备,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议论英雄。曹操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刘备寄人篱下,一味谦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英雄气概,冠绝天下。曹操宴于长江,酒后微醺,诗情大发,意气扬扬,雄才大略,一展经天纬地之擘画,即兴横槊赋诗,高唱短歌行。周瑜和曹操两军隔江对峙,大战在即,此时蒋干自作聪明。前往周瑜军帐去做说客。周瑜识破蒋干来意,遂设酒宴,群英会蒋干。周瑜洋醉,玩弄蒋干于股掌之上,使曹操中计,除掉蔡瑁张允。武松过景阳冈连喝二十七碗酒,真是英雄海量,豪气冲天,乘着酒兴,向景阳冈走去,斑斓饿虎,几经搏斗,踩在脚下,人胜虎亡,闻名于世。《红楼梦》对酒的描写尤为突出,全书一百二十回,就有三十多回写到饮酒、醉酒;盛时的贾府一族,荣华富贵,“轰轰烈烈”,整日玉盘珍馐,歌舞丝竹,饮酒行乐自然必不可少。元宵、中秋、重阳等大小节日,赏花、观月、游等大小乐事,赋诗、联句、制灯谜,生辰婚丧、出行送别、接风洗尘……凡此种种,无不设宴饮酒。日饮亦饮,主饮仆亦饮。饮酒是贾府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诗词中谈酒说饮的名言名句不绝如缕。魏晋-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酒是曹操解除烦恼忧虑的选择。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尽在咫尺的“酒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美酒成了诗人和友人告别的壮行酒。王翰《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这句诗描摹了出征之前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极写为朋友饯行的盛大场面。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一句表现了在风雪交加的边陲送别的热烈隆重。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表现词人在闲适自得的日子里,把酒言欢,听曲暖暖,在这样酒醺微醉的情境之下,情不自禁追忆起去年今日来,景色美丽依旧,心情却难以回归当年的愉悦。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人记录了一次醉酒赏游的经历。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尽写词人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的豪情。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人激情回忆为国杀敌征战沙场的场景。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民的憨厚朴实待客热情跃然纸上。宋朝毛榜的“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描写的又是多么美妙的意境啊!这些传诵千古的诗词名句真实的记载了美酒给诗人词人带来的无穷的力量和美好的感受,这些歌唱美酒的名句留下了古人细腻的感情、真挚的期待、生活的情趣。现实生活中,饮酒成了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但凡过年过节、娶妻生子、庆生祝寿、加薪受奖、荣升提职、建房乔迁、除灾免祸、意外惊喜、幸运实现、庆祝胜利、获得希望、脱离苦难、驱除阴霾、重见光明等等可以引起喜悦、感动、激情的时间节点或者事情、事件发生,都要用酒助兴、饮酒祝贺、释放激情。无酒不成席,喝酒已成风;无宴不有酒,无酒不成欢。 我第一次喝酒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的一位知识青年选调去县工作以后,回村探望。民兵连几位干部设宴接待这位有情有义的知青。我是民兵文书,也参加作陪。喝的是一种叫做“白玫瑰”酒,是用薯干酿制的。我一闻酒味就熏得我反胃,胃里直往上撞。喝到嘴里,没有感觉什么。一旦咽下去,比喝汤药还难受,有一种火烧火燎、刺激咽部、气味刺鼻的感觉。在脸面的驱使下,在别人的劝说下,在这位知青要求下,我忍着痛苦,带着被逼无奈的心情,喝了几杯。之后,头晕脑胀,头重脚轻,五内翻腾。第一次喝酒没有给我留下美好印象。几十年来,每次遇到躲不开的场合,喝白酒,特别是高度白酒,这种不愉快的感觉一直伴随我。所以,我一直对喝酒有抗拒心理。如果别人敬酒,不喝不礼貌,没有办法只能强打精神鼓足勇气喝下去,但是我不能马上吃菜,要马上喝一口水,以尽快冲淡那种难受的感觉。如果吃菜,还要咀嚼一会,酒精刺激嗓子的感觉会很难受。不像会喝酒的人,一口酒喝道嘴里,不舍得咽下去,要反复品味酒的味道。看到会喝酒者饮酒后的那种满足感、享受感、幸福感,我很羡慕,但不理解,我无福消受。

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有人总结到,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 罚敬”。这些做法有其淳朴民风遗存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作用。“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敬酒的礼节基本是卑者敬尊者、幼者敬长者、免辈敬长辈、平头敬官帽、有求于人者敬被求者。

出于礼貌接待客人吃酒叫“招待酒”,庆祝喜事喝酒叫“喜酒”,为人送行喝酒叫“饯行酒”。为完成重要任务而出发的人送行喝酒叫“壮行酒”,招待从远方而来的客人的酒叫“接风酒”,表示感谢喝酒叫“答谢酒”,庆祝胜利饮酒叫“庆功酒”,为老人祝寿喝酒叫“寿酒”,男女订婚喝酒叫“订婚酒”。庆祝团圆的吃酒叫“团圆酒”。告别仪式喝酒叫“告别酒”、“辞行酒”。团体解散吃酒叫“散伙酒”。有愁事心事的人独自饮酒叫“喝闷酒”。

划拳是中国古传至今仍时尚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是一种民间的酒令。其技巧性颇强,给玩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且因玩时须喊叫,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耳红脸热的酒客们一时兴起,站起来与对手划拳行令,机智的出手,大声的喊叫,众人喝彩声此起彼伏,划胜者趾高气扬,气势压人;划败者自认败局。划拳行令使饮酒热烈欢庆气氛达到高潮。为了喝酒有趣,人们还创造种种游戏以助酒兴。最常见的是猜火柴棍,为了不喝或少喝,用尽心机,耍尽手段,使得喝酒妙趣横生。《红楼梦》中伴以饮酒的娱乐游戏有射覆、联句、填词、赛诗、猜谜、行令等,其中酒令写了不知凡几,每次都写得各个不同、津津有味,堪称酒令集锦。 时下,喝酒是公关的重要手段。酒成了办事双方沟通感情的融合剂,成了解决障碍的铺路石。有了酒,事情可以办的顺利,可能达成协议,可以进行合作。否则可能走向结果的反面。谈项目、谈合作、谈交易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有了酒,就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合作的基础。有了酒,使对方感受到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增强合作的愿望。在这样的场合,喝酒成了一门艺术,怎么喝,喝多少,谁来主持,谁来配合,都有默契。既要喝好,又不能喝醉。既要喝好,又不能喝恼。既要喝酒,又要谈事。主陪方要有唱有和,有拍有敬,敬酒适度,不能冷场,场面热络,张弛有度,巧妙配合,恰到好处,使对方喝的舒服,喝的愉快,喝的高兴,喝的痛快。对尊贵的客人,酒的档次要提高,陪酒的客人要对等。凡宴会为表示礼貌,客人都要串桌相互敬酒,要向提供服务的餐厨人员敬酒,表示慰问。在乡间,从事就餐服务的人员叫“厨房两灶的”,结婚来的女方新亲要给两灶人员红包。

在乡间,农忙时节,大累之后,杯酒下肚,消懒解乏。两家龌龊,闹些误会,有人出面,居中调停,酒桌之上,把话说开,过天晴,重新携手。两个人闹了矛盾产生隔阂,双方见面如遇路人,互不搭理。一方想要办成某事,另一方从中作梗。你不让我痛快,我也不让你舒服,矛盾越积越深。有人从中说和,帮忙解决,要在酒桌上,用酒融化和消解双方的怨气和不痛快。中间人用语言做疏通,用美酒做润滑剂,推杯换盏之际,拉近双方距离,心结冰消雪化,瞬间捐弃前嫌,双方重归于好,干戈化为玉帛,美酒助成好事。酒桌上人们的感情越喝越浓,“酒逢知己千杯少。”本来陌生的几个人之间,开始不熟悉不知说些什么。喝酒之后,“愿君把酒休惆怅,四海由来皆兄弟(元·李俊民)”,称兄道弟,哥长弟短,浓情蜜意,越说越亲。有时相互谈论,找出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马上攀亲扯戚,好像多年未见的老亲戚。相互的称谓马上变成亲戚关系。并且你拉我拽,你扶我持,亲密无间,甜言蜜语,不绝于耳。即使平时木讷少言寡语不苟言笑的人,几杯酒咽下也会心花怒放,打开话匣子,谈笑风生起来。也有的知识分子,所谓的文人平时温文尔雅,一旦饮酒就会放下架子,斯文扫地。某人官运亨通、春风得意,架子端上了,眼皮抬高了,高高在上了,不苟言笑了。但是,一旦与众人饮酒,距离没有了、地位平等了、感情拉近了。有人总结说,“酒越喝越亲,牌越打越生。”是说喝酒能使感情亲密,赌博会使感情越来越生分。

我不喜饮酒,有一次宴请一个人,为了表达敬意,我必须喝酒。因为不会饮酒,不善饮酒,闹了笑话出了尴尬。在办理妻儿农转非户口问题上,一位好同事的同学帮了大忙。为了表达谢意,在川崎饭馆,我和同事宴请他的这位同学。这位客人历经酒场,酒量很大。我是一介书生,本来不会喝酒,这个场合不允许我说不会喝酒,赶鸭子上架,不会也要喝,作为主陪,还要主动劝酒。我竭尽全力,给这位客人倒酒。这位客人来者不拒,轻松自如;几杯啤酒喝完,我已经难以自持了,这位客人仍然坦然自若,谈笑风生,酒量远远不够。我再给他满上酒之后,他潇洒地一饮而尽,我看着酒杯已经犯难了,酒一沾嘴,开始反胃。客人喝完了,我已无退路。端起酒杯就喝,喝了没有两口,我就控制不住吐了,蹲在地上直干哕。此时深怪自己无能,对客人失礼。看我的实在表现,这位客人没有怪罪。两次吐酒都是盛情难却,不喝无法交代。一次是去北京农大会见一位老同学,这位老同学有酒量,见了老同学,感情冲动,我心有感动,有意表达,老同学也竭力劝酒,不好意思拒绝,喝了很多,现场无恙。返程后车子刚出城,我就五内俱焚,难受不已,遇到沟坎,车子一颠,我猝不及防,把持不住,打开车窗玻璃,向外狂吐。2005年,前往山东淄博会见亲家,亲家为尽地主之谊,设宴隆重接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按照礼数我要敬酒,每桌每人都要敬。我有些招架不住,但没有在现场出丑,喝完上车返回途中,我难受极了。几小时后,车在文安一个镇小饭馆停留,就餐小憩。下车后想吃点东西压压酒劲,结果刚吃几口,胃里往上反,我开始大吐,心里稍安,我以为吐完就没有事了。结果上车继续前进,我胃里仍然难受,刚一进城,我又开始翻肠倒胃地吐起来,吐得稀里哗啦,吐得昏天地黑,吐得翻江倒海。请别人与被别人请,纽带都是感情。酒充当了感情载体。

酒场上,酒官风度俨然,敬酒可以包打全场,主动出击,面面俱到,众人回敬,来者不拒,酒量是谜,有的已经烂醉如泥,口吐白沫、丑态百出,有的酒客,越醉越喝,拒绝认醉,酒气冲天,酒话连篇,喋喋不休,絮絮叨叨。而酒官却一如当初,依然谈笑风生,浅斟慢饮。有的有备而来,灵活机动,当饮则饮,能躲就躲,绝不强饮。要么别人代饮,要么以水代酒,要么趁乱处理掉。酒桌上喝酒的女性不多,然而,但凡敢于端酒上酒桌的女人,往往比男性能喝,少见女酒客扭扭捏捏,推三阻四的,比有些男性还要豪爽。女人饮酒,脸泛红霞,风情万种,别有一种魅力。有的女性酒客敢于应对众位男性酒客的轮番轰炸,神态自若,应对有方,进退自如,逼的众人无计可施了,只得举手投降。这也是女中豪杰。

酒场需要酒官努力掌控酒场局面,公平饮酒,莫起争执。偷奸耍滑,必要罚酒。嗜酒如命,无所顾忌,要有所节制。主人请客,有求大家,不怕喝酒尽兴,就怕喝酒误事。在酒场打酒官司,虽可活跃酒场气氛,也有可能酿成事端。几圈白酒之后,客人耳红脸热、容易激动,尤要注意掌控局面。主陪要有定力,公平解决争执,有能力平息一触即发的事态。平素存有芥蒂的双方在饮酒时最好不要安排同桌,必须在同桌,主陪要注意察言观色,掌握酒量、谨慎言辞,不要刺激双方敏感神经,以防二人,借酒泄愤,搅乱酒局,不欢而散。

在农村招待客人,待客方以酒待客的非常热情,不醉不算够。 要视对方主要客人的酒量来找陪客,否则陪不够,会让客人挑理,使客人不满意。农村婚丧嫁娶,都要招待客人,为了表示礼貌和尊重,要请村里的头面人物,会喝酒的,能说会道的,能劝酒的,陪同招待外村的客人。这是主家的脸面,也是客人的脸面,马虎不得。在结婚的场合,喜酒可以喝的翻天覆地,一塌糊涂,欢天喜地,主人高兴。但是招待女方新亲,要把握适度。要让客人喝够,不能把客人灌醉,客人喝醉了,在现场出丑,会没有面子,主人也不好意思。对新亲要礼数周到,最忌讳把新亲灌醉,新亲醉了会让女方不好瞧,婆家人看不起。

有的酒场,酒客之间,心有不快,怪罪对方,三巡过后,酒席之上,剑拔弩张,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势不相让,互不服气,喝酒只是发泄不满的载体,“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元·王实甫),远远超出饮酒的本身,“醉翁之意不在酒”了,而是面子的比拼,实力的较量,尊严的挑战。最后,不醉为胜、醉者为败。有的酒客在酒场上心存不轨,把平时小小的不开心不愉快带到酒场,意图千方百计灌醉对方,让其出丑,看其笑话,以达报复对方之目的。有的故意难为对方,对方本来不会喝酒,劝酒者会使尽浑身解数,让对方非常痛苦的把酒喝下去,在旁观笑。有的酒客也会和别人配合整一整那些在酒场上自命不凡、说大话、夸海口、蔑视别人的人,自然免不了设计下套,引人上当,或者迂回婉转,逼其就范等种种手段。有人会借酒浇愁,有人会借花献佛,有人会借酒发愿,有人会借酒骂人,有人借酒撒风。“酒壮松人胆,” 喝了酒会失去理智,放松自控,会暴露自己真实心态,平时不敢说、不好说、不愿说、不能说的话就会一股脑说出来,不计后果,会得罪人,会惹出事端。有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故意喝醉,激怒对方,故意捣乱,或者故意装醉,发泄心中不快,甚至辱骂不休,大打出手。还有的是因为希望破灭、灾难降临、美好消失而一蹶不振,情绪低落,无精打采,用酒麻醉自己,以酒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谁更流。喝酒误事的不乏其人。酒驾入罪以来,喝酒开车的人少了,据权威资料显示,自醉驾入罪以来,2011年减少酒驾事故50%。

文人饮酒情趣高雅,从杜甫诗歌中,不难看出,就对诗人的作用有四条。一、酒是扫愁帚,可以酒解忧。如《落日》:“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二、酒是乐之媒,可以酒娱情。如《少年行三首》:“倾银注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三、酒是钓诗钩,可以酒酿诗。如《独酌成诗》:“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四、酒中有雅趣,可以酒养性。如《绝句漫兴九首》:“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诗·大雅·抑》:“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从 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

古人对酒带来的危害也频有记载,把酒列为人生四戒之首,即“酒色财气”,把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叫“酒色之徒,”把挥霍钱财尽情享受的行为形容为“花天酒地。”把只会饮酒没有其他才能的人成为“酒囊饭袋。”把嗜酒如命的人叫“酒鬼。”’把以喝酒作为生活主要内容叫“醉生梦死。”酒后无德,种种丑态,令人嫌厌。有的喝完酒,醉眼惺忪,故意找茬,大打出手。有的酒后说话粗鲁,行为放浪。有的酒后色眼眯眯,欲行不轨。有的酒后随地便溺,衣不蔽体。有的嗜酒者,因酒迷失方向。有的爱酒者,因酒放弃原则。有的因为喝酒被人拉下水。有的因为喝酒走上犯罪道路。酒徒见了酒,不讲人道,不讲温情,不顾家人,只顾喝酒。一喝就酩酊大醉,烂醉如泥。有的醉汉摇摇晃晃,招摇过市,边走边喝,边喝边骂,有伤大雅。喝醉就会大闹酒场,不听劝阻,不怕威胁,给家人带来不安。家人每天要为他提心吊胆,放心不下。减少酒量,或者减少喝酒频率根本不可能,要他戒酒更是天大的妄想。酒精依赖已经刻骨铭心了。“逢君贳(shi)酒固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唐·蔡希寂)。

老百姓把喝酒闹事的人称为“醉鬼”,把喝酒痛斥为“喝猫尿”。这种人已成为家庭的灾难。这些闹酒的人会给温馨的酒场添乱,给温情斟酌添堵,给平静的家庭带来风波,给办酒主人找来麻烦,让人非常扫兴。还有的具有连续作战的本领,一天连续几个酒场,场场不落,从早晨喝到下午,从白天喝到晚上,从今天喝到明天,喝了白酒,喝啤酒;喝了啤酒、喝红酒,不醉不散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喝可惜,喝了准多。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居丧期间的礼俗。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有种种礼仪需要遵守,至今人们还在遵守这些规矩,比如,居父母丧期间,一定期限内,不得娱乐,不得穿华服,不得饮酒食肉,不得婚嫁、要求形容哀戚等等。有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不适于饮酒。遇到酒徒,什么文明礼节,什么规矩要求,在酒面前都会失效。见了酒就会馋涎欲滴,可以赖皮赖脸,没皮没脸,完全不要自尊,抵抗不了酒的诱惑。有的人喝了酒,什么都敢答应,酒后矢口否认,酒话是不能算数的。聪明人求人办事有话说在喝酒之前。有的人在酒桌上,亲如兄弟,隔段时间再见面,互不搭理,形同路人。有的人不喝酒不办事,有的人喝了酒乱办事,有的人喝了酒也不办事。有人总结,酒肉朋友是在一起只是吃喝玩乐而不干正经事的朋友,还有另一份意思,在酒场上是朋友,需要帮忙了,这些所谓的朋友就不见了。

如果喜欢小饮,月下独酌,或者三两挚友,围坐对饮,尽兴而为,言谈笑语间,无拘无束,品酒尝鲜,自可尽享品酒之乐,闻酒之香,尝酒之醇;尽享美酒之美,酒香之香。那是令人艳羡的。反之,过量过度过分饮酒,对健康不利,嗜酒丧志,自我放纵,自甘堕落,与饮酒之旨相去甚远。如果因此再给别人你带来麻烦,带来不幸、带来灾难、带来祸端更是得不偿失了。这样不顾酒德的状态有谁会喜欢呢!这样的酒态美在哪里,香在何处呢?

感情需要培养、激发和释放,美酒蕴育着感情的地久天长;生活需要色彩、变化和调整,美酒装点了生活的五颜六色。酒是美的,也是丑的;酒是甜的,更是辣的。酒中有欢乐,也有失意;酒场有喜剧,也有悲剧。喝的是酒,品得是味道。酒是喝的,不是闹的。真理和谬误只差一小步,美好和丑恶、高尚与卑微、文明与粗野、美酒变苦酒的错位也只在恍惚之间。成为酒的奴隶,还能品出酒味吗?不设堤防,酒水就会变成洪水。人是主动的,酒是被动的,一旦酒变为主动了,人就被动了。过分消费酒对感情的催化作用,酒的魔力就会把握不住,理智的堤防会被冲垮殆尽,道德的围栏会被拆毁葬送,尊严的体面会被玷污损毁,清高的玻璃会被无情打碎。

2012年5月8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33121/

门外谈酒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