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说《论语》·连载49

2018-02-25 08:00 作者:张关林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张说《论语》·连载49

3.9,子曰:“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杞:古国名,杞国是夏朝禹的后代。征:证明。宋:古国名,宋国是商朝汤的后代。文:历史文字资料。献:指了解过去事情的贤人。我们现在常说的“文献”专指文字资料。)

(白话文)孔子说:“夏代的礼仪,我能说出来,但夏的后代杞国的礼仪却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代的礼仪我能说出来,但殷的后代宋国的礼仪却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是历史资料和了解过去礼仪的贤人不够多的原因。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贤人的话,就能证明我说的不假。”

(张说)这段话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孔子。孔子经过学习研究,十分了解夏、商的礼制。他看到许多违背过去礼仪的现象,十分着急,于是努力宣讲过去的礼仪。但是许多人觉得老先生在瞎编,包括他的许多学生,他们的论据就是现在杞国和宋国没有执行祖宗的礼制呢。这两国一个是商朝的后代,一个是夏朝的后代,它们的现状跟孔子说的礼仪不同。孔子说,两国的历史资料和懂历史的老人现在很少了,所以没有东西能证明我说的话是真的。如果文献充足,就能证明我没瞎编——孔子是不是很可怜呢?他知道没人信他的话,因为有效证据已经消失。既然感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为什么还要努力宣传旧制呢?只能说明老夫子对过去礼仪过分迷恋。

这是孔子的短板!伟大的孔子暴露了他情感指挥理智的弱点。他太喜欢过去的礼仪制度了,认为那是社会和谐无可替代的保证。应该相信孔子对过气制度的迷恋并非出于私利。他是真这么认为的。儒家不如道家的地方就在这里:道家充分尊重变化趋势,要去的就让他去,要来的就让他来,去有去的理由,来有来的权力。道家没有激情,很冷漠,永远顺势而为。孔子在理论上是承认要顺势而为的,孔子在谈到未来的时候,就提出制度的损益观,他明知历史是在以推陈出新的方式演进。但他偏过去的礼仪,忘记了损益规律。这说明孔子有激情,不冷漠,爱憎分明,但同时也证明,强烈的情感倾向有时会使聪明人变得弱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政治的角度看,孔子力图恢复正在消亡的礼制,属于“反动派”,但孔子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思想上的睿智与政治上的反动共存于一人,说明什么?说明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知性能力,而政治倾向则是微不足道的情感取舍。我们如果过分看重人的政治倾向,往往会抹杀其人的知性能力,这是不可取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60845/

张说《论语》·连载49的评论 (共 1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