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读《水浒传》之武松(三)

2017-08-26 16:20 作者:阿蒙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三) 招安

在《水浒传》第三十二回武松在孔太公庄上曾与宋江说过一段对话:武松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亦且我又做了头陀,难以和哥哥同往。路上被人设疑,倘或有些决撒了,须连累了哥哥。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也须累及了花荣山寨不好。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皇天必。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从武松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当初武松的心里曾有过“他日接受朝廷招安”的念头。在我看来此时的武松还是有想的,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归顺朝廷的。可是后来梁山大聚义后的一次“菊花之会”上当乐和唱出“招安”二字时,武松却公然站出来反对。我想武松两番对待“招安”的态度反差实在令人疑惑。我曾对这个疑惑细细的琢磨了好久,得出了两个缘由。

其一,他的态度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在二龙山的经历有关。当初武松与宋江分别后,武松带着“菜园子”张青的举荐信去往二龙山投托入伙,且在二龙山坐上了第三把交椅,排在了鲁智深和杨志之后。可以说鲁智深是武松的第一位江湖大哥。而鲁智深对武松的影响也是至深至重的,这种影响可以说直接导致武松对于“招安”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鲁智深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江湖经历都会对武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鲁智深是什么样的人,我在单独写鲁智深一节里就写过:智深作为一个好汉,他力大无穷、武力超群;作为一位义士,他抱打不平、扶弱锄强,遇到恶霸之类必是除之而后快;作为“兄弟”,之于朋友他无不是倾心相待,朋友有难时他定是全力出手相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性格耿直、爽利,活的洒脱,他简直是一个完美的英雄好汉。像鲁智深这样的好汉,那些江湖上行走的英雄好汉们定然是向往与其交往的。想想在二龙山的落草的日子里,鲁智深、杨志、武松等好汉们聚会饮酒纵论江湖时,我想鲁智深身上的那些故事,比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传奇经历也必定是他们酒桌上的谈资,武松等人也定是耳濡目染。这样的经历无疑使旁人叹服、崇拜,我想那些梁山好汉中能让武松心服口服的定然没有几个,而鲁智深却必然是其中之一。鲁智深能够成为二龙山的老大,是与他的人格魅力和强悍的武力分不开的,中过武举且做过“京师殿帅府制使”的杨志的武力也算是极其强悍的吧,但在鲁智深强大的气场前他也不得不拜服而居其次。

武松对于鲁智深这样的长者无疑也是极其叹服和尊敬的,那么鲁智深的言谈举止、气度胸襟,甚至是思想理念都会给武松带来影响继而让武松产生一种追随效仿的心理,天天待在一起,时间久了这种心理会根深蒂固。我们都知道鲁智深对于“招安”并不感冒,甚至是极力反对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了,洗杀怎得乾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这句话便能看出鲁智深对于“招安”的态度。从当初林冲被高俅高太尉陷害,再到自己因救林冲而被高俅迫害不得不落草为寇,这两件事让鲁智深深深的体会到朝廷的高官竟如此恶毒。鲁智深头脑是清醒的,他自认为就算归顺了朝廷,以后还得遭受那些邪恶奸臣的谋害。我想鲁智深反对招安的意念是在他当初遭受高俅迫害时便已然形成,在二龙山上他肯定会把高俅的邪恶、官场的罪恶绘声绘色给武松讲述。也许武松在与宋江在孔家庄分别时,心里还对朝廷产生过种种幻想,还想过“招安”,但是上了二龙山后得知鲁智深的遭遇、林冲的遭遇、杨志的遭遇以及结合自身的遭遇,武松心中的幻想便会灰飞烟飞(武松不正是遭到朝廷官员张都监的迫害而不得不杀人,从此流落江湖的吗?),从此他便会坚定的反对招安,成为鲁智深坚定的支持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个缘由则与宋江有关。当初,宋江从柴进庄上送武松回乡的路上,两人便结义为兄弟,宋江对武松这位兄弟也是关怀备至的,武松也很是认可这位“义气深重”的哥哥的。照理说武松上梁山后,由于之前的“结义”更应使他与宋江的关系比其他好汉与宋江的关系要更亲密些,以此来看武松理应比其他好汉更加拥护宋江。可事实却悄悄相反,在重阳节“菊花之会”的那个晚上,宋江本想趁着酒兴借此机会来向兄弟们宣贯一下自己的“招安”之念想,可曾想武松却是第一个跳出来搅场反对的,“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武松的话完全是没有给大哥的面子,甚至让宋江下不来台。宋江当时肯定会十分错愕:我原来的好弟弟怎么如此对我!你反对我也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我难看吧!就算你反对你也可以私底下对我说吧!

武松此时“闹场子”也是与他的性格和情商有关。想想梁山好汉当中反对招安的人大有人在,可只有武松和个“没头脑”的李逵敢公然反对,这也是武松的真性情使然。此时武松的话无疑使场面很尴尬,再加上李逵那么一闹,宋江肯定是怒火中烧,却只把怒气全撒在李逵身上。武松的那句话在宋江看来无疑是对他们俩曾经的情谊是一种“背叛”,这种“背叛”比当众打他两耳光更使他难受。而武松却为何敢做出这样的“背叛”之举呢?原因很简单,那是武松已看透了宋江。

武松当初确实是折服于宋江的“义气深重”而欣然与宋江义结金兰。但那时他与宋江交往的时间不长,两人也没有一同经历什么大事件,且两人交往时每天都是纵酒论江湖,不亦乐乎。武松没能真正了解宋江的内心,可是当武松上了梁山后,他这才渐渐深入的了解了宋江。要想了解宋江的内心当然要从他所做的事上去会悟了,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宋江干过不少大快人心的事,比如“私放晁天王”、“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高唐州救柴进”等等。但宋江也干过很多不光彩的事,为了达到目的竟不择手段,使出各种龌蹉的伎俩。比如为了收服秦明,宋江设计害死了秦明一家老小。为了赚取朱仝,竟派李逵去杀死了尚是幼儿的小衙内,等等许多事例。从这些事例可见宋江心思之恶毒,手段之残忍。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不光是天在看,无数双眼睛也在盯着哩。那些英雄好汉们都不是傻子,看到了只是嘴里不说,而是记在了心里,记住了宋江的虚伪。

想想看武松是一个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汉,他的心里怎么能容忍一丝一毫的奸诈、阴谋、虚伪、恶毒。他难道不能从宋江的所作所为中看到宋江的阴暗的一面?当看透了一个亲近的人的内心时,自己的心也将冷若寒冰了。我时常在想为什么武松会在“菊花之会”上说“今日招安,明日招安,却是冷了弟兄们的心。”,我想这一个“冷”字不光是宋江因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更多的是宋江这个人的人格冷了兄弟们的心。像武松、鲁智深这等直性子、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当然是对宋江的虚伪嗤之以鼻的,但他们的内心却在所谓的“江湖义气”的裹挟下变得麻木不仁,变得冷如冰霜,他们也只能貌合神离的跟随宋江。所以武松上了梁山后,他原以为可以快活洒脱的度完余生,但不幸的是他彻底沦为了宋江杀人的机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9370/

我读《水浒传》之武松(三)的评论 (共 16 条)

  • 东湖聚李胤德
  • 浪子狐
  • 倪(蔡美军)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王平如是说
  • 雪儿
  • 江南风
  • 襄阳游子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雪中傲梅
  • 芙蓉秋水
  • 早岁那知世事艰
  • 岁月如歌
  • 诗心云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