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读《水浒传》之鲁智深(五)

2017-08-22 13:51 作者:阿蒙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五)归心

作为一位义士,他抱打不平、扶弱锄强,遇到恶霸之类必是除之而后快;作为“兄弟”,之于朋友他无不是倾心相待,朋友有难时他定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作为一员猛将,战之所至无不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直至打完最后一场战役,勇擒敌军魁首,战绩彪炳、居功至伟。英雄之完美者如是而已。鲁智深也走到了人生辉煌的顶点,马上就可以加官进爵了。宋江劝他还俗为官图个封妻荫子,他说不要;宋江劝他选一名山大寺做方丈主持,他依然不要。他拒绝了一切功名利禄,他只想洒脱的度完余生。

当初,人生的俗缘让他选择了佛门,或许那时的他压根儿就没有想着去把“做和尚”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迫于逃灾避祸的无奈他才落发为僧。我们可以想的到,鲁智深在闯荡江湖的漫长岁月里本有太多的机会去还俗,蓄起须发,回归常人的七情六欲。《水浒传》里也曾有和尚还俗为强盗的先例,比如在上二龙山之前,二龙山上的宝珠寺本是大山环抱中一处幽静的佛寺,寺庙里的主持方丈邓龙似乎觉得做了那么久的和尚天天唱文诵经、清心寡欲的日子过得实在很无聊、很痛苦,也许是他凡心未泯,七情六欲还藏在心间,于是他心里滋生一个奇怪而大胆的想法——还俗做强盗。我很好奇好端端的寺庙主持干嘛要去做打家劫舍的强盗,这样的反差确实太大,令人难以理解。佛门都是以“善”为本的,做了那么久的和尚(能混到主持也需要熬很长时间的),怎么他心中的“善念”都哪去了,一下子变得如此邪恶。于是宝珠寺的主持和尚邓龙还了俗,养了头发,还给自己取了江湖名号——金眼虎,余者和尚也都随顺了,正式开启自己的强盗生涯。

后来鲁智深和杨志迫于官府的追捕,急需寻觅一处稳当的生存空间,于是伙同曹正等人设计杀掉邓龙夺取了宝珠寺,鲁智深做了山大王。照理说鲁智深完全可以效仿邓龙那样蓄起须发还俗,可是鲁智深却不,他依然保持着和尚的装束,光头、戒疤、佛珠、皂布直裰等一样不能少。我想这应是佛性使然,鲁智深身上有佛性,当初智真长老的慧眼透过鲁达粗鄙的外表看到了他身上的佛性,且认定这个五大三粗的武夫今生注定与佛有缘。“虽是如今眼下有些罗噪,日后却成正果。”。虽然鲁智深当初两次大闹五台山,打砸庙门、殴打众僧,行为及其恶劣,但智真长老将他扫地出门发往别处时却依然没有放弃他,依然给他指引迷津,给了他四句深晦的偈语“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让他时时参悟其中之玄妙。

当初在五台山出家的鲁达是没有想过要在寺庙佛陀中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的,而是随性的踏上了一条风风火火的江湖路。在这江湖路上,智深纯然是一颗“杀心”,为了所谓的“江湖义气”,死在他禅杖下的生命不计其数。在经历了无数惨烈的打斗、杀伐、屠戮后,他的心境在一个钱塘江涌起潮信的里猛然间彻底禅悟了——他还有一个“化身为佛”的初心,他要回归于初心。

“遇而执,遇腊而擒,遇潮而圆,遇信而寂。”这是智真长老给鲁智深最后的偈语,也是给他的人生路作了最终的标示,当初他没有参悟其中的奥妙,而此刻他恍然大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平生不休善果,只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金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人生的夙愿也许就在最初已然定格,想要追寻信念却找来找去无处可寻时,冥冥中有了灵光一现,原来它就在那里。那就洗去身上的血污,盘膝而坐,双掌合十,诵念过往的罪恶,去往心中的佛国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38577/

我读《水浒传》之鲁智深(五)的评论 (共 7 条)

  • 襄阳游子
  • 雪儿
  • 晓梦芳菲
  • 浪子狐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倪(蔡美军)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