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2017-05-04 11:13 作者:楚客&皆孤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句话开篇点题,极其精简地勾勒出了下文的发展脉络。《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分上下两本,有大概一千页,所以在前期我基本上是“熬”着看完的。但在下本是一种内心的渴求催促我去感受列夫·托尔斯泰文字的魅力。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贵族,按照当时的俄国社会制度,她嫁给了笃信宗教且醉心官场的卡列宁。在这样的婚后生活中,安娜的生气就被压抑住了。这就是悲剧的开始。俗话说得好,哪里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安娜的内心热情一点一点在她的内心聚集,在他遇到伏伦斯基之后,她的热情犹如火山爆发一般喷涌而出。使她不顾丈夫的反对,毅然决定和伏伦斯基在一起。但是这样的情在当时的俄国上流社会的人们所排斥的。在伏伦斯基和安娜相逢之初,就像两块磁铁紧紧地互相吸引,在那个时候,情欲的力量战胜了理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激情慢慢归于平淡,再加上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使得这段“婚外情”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好。伏伦斯基虽然感情真挚,有一定的感情追求,但他终究只是上流社会的一部分,他之前的生活圈也在贵族圈层里。他可以为安娜放弃职位,改变生活方式,但是他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长期局限于与安娜一起的二人世界中。。他需要有自己的交际圈,需要社会活动,所以他无法像安娜那样全身心的倾注在一个人身上。所以在这时,两个人的感情开始出现裂缝。安娜作为女性代表,从他决定追随伏伦斯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她本身的感情色彩是大于理性的。所以在世俗的眼光,加之对儿子的愧疚和痛苦,最后与伏伦斯基爱情的间隙促使了安娜卧轨自杀。“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这是安娜在生命走到尽头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仿佛都能感受到那种心灵的痛苦。安娜死了,一个俄国上流社会为追求的自由的人死去了。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除了安娜这条线,还有列文和吉娣这条线。作者在描绘列文一家生活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列文的思想。我觉得列文的思考就是作者的思考。列文就相当于在这本书里的托尔斯泰。而且从列文的描绘中可以反应出托尔斯泰对俄国的贵族、土地、农民人生的思考。而会思考是一个作家必须要有的品质。作者写列文这条线实际上为辅线。列文的作用还是为了突出安娜的形象,“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这也是作者对安娜的评价。托尔斯泰对安娜除了爱慕和同情的时候之外,对她的所作所为并不肯定。他不欣赏安娜不顾家庭和孩子,一味追求自由和爱情。但是他对安娜还是同情多于谴责,他真正痛恨的是这个禁锢的社会,以及奴役自由的官场的人。

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我越发折服于托尔斯泰的描写技巧。他对卡列宁、伏伦斯基、安娜列文这些人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绘的恰到好处。比如奥勃朗斯基去乡下和列文一起打猎,不仅把列文的妒忌和奥勃朗斯基的骄傲做对比,甚至将猎狗的想法也融入了进去,让人们读起来更有真实感和喜剧感。在写安娜卧轨自杀时“她丢下了红色手提包,头缩在肩膀里,两手着地扑到车厢下面,微微动了动,仿佛立刻想站起来,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简单的一段文字,将安娜在自杀前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描绘的淋漓尽致,有血有肉。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她的命运。但是自由之花不死,生命之树常青。安娜的出现激励着俄国乃至世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打破落后制度的桎梏,迎接自由的曙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3569/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的评论 (共 8 条)

  • 淡了红颜
  • 崔勇(笔名:清心)
  • 鲁振中
  • 襄阳游子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浪子狐
  • 《微文美刊》
    《微文美刊》 推荐阅读并说 您好,您的作品非常优秀,强烈推荐!!我是《微文美刊》编辑,现特向您征稿,如有意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微文美刊”(wwmk66),或加编辑微信dxh688(注明散文网)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