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冬日鲁迅故里行

2016-08-23 09:28 作者:沈江平(路曲)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下旬,虽然时令已是一年中的小了,但南方的浙北大地一带的寒意仍然不是那么太隆,那天,天气从早到晚一直阴沉着,原本温润潮湿的空气似乎更加湿润了几分。下午时分,经过我们一路风尘仆仆的行驶,终于到达了仰慕已久的江南水乡绍兴。绍兴市是个地级市,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三市两县一区,市府所在地就是绍兴县,车子进入市区后,感觉到街道格外的平直宽畅,整个绍兴古城都笼罩在濛濛色之中,市区旁有一个水域浩淼的湖泊,似乎不是流动着的,尽管湖畔偶尔可见水产养殖设施,但在淼阔的湖水当中没有见到哪怕是一艘渔船、小舟之类的东西。

早已想着到绍兴老城走走看看,并不是想着看看城内热闹的市面和古老的建筑抑或晚下的霓虹美景,一个目的就是瞻仰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故居,鲁迅不仅成为绍兴的名片,而且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骄傲。自小到大读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总之给人的感觉和印象是充满悲天悯地的一种悲情气氛和入木三分的深刻感的。我们一行几人在名人故居前大门口的巨型壁画前纷纷留影以作纪念,随后便跟着其他团队的导游分别聆听有关解说并瞻仰了“三味书屋”旧居和陈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的八仙桌、梅鹿图等物件和场景依然如故,那时的鲁迅家族在绍兴一带可谓名门望族,虽然到了鲁迅那一辈已经家道中落大不如前了,但从鲁迅故居的这些庞大的建筑群落就可想而知,一般百姓或是普通市井小民家的院落及建筑是占不了那么多的地的,也没有偌大的建筑派头,当然“三味书屋”那时是寿吾镜老师作为私塾开设学馆的地方,只是现在作为鲁迅纪念馆供游人瞻仰的一个地方而已。鲁迅纪念馆和鲁迅故居是分设的两个游览区,在通往鲁迅的故居的街头有一道屏壁,上书“民族的脊梁”五个鎏金行楷大字,看似极像赵朴初大师的墨宝,当然这是我作为一个书法好者仅仅猜想而已,反正那鎏金大字很是苍劲有力。故居内有那时周氏家族的宽敞高大的客厅等,其内有关绍兴的各种特色小吃名吃和诸色纪念品真是琳琅满目,有茴香豆、绍兴黄酒、阿Q泥塑等等,其实在绍兴根本就没有“鲁镇”这个地名,这是鲁迅在在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为发展旅游业绍兴当地的商贩们在这里开设了“鲁镇小店”等等。据说绍兴还是中国黄酒的发源地,这里有许多有关绍兴老酒和黄酒的酒肆商铺,看见这些东西后足足可以让我们勾起有关绍兴和鲁迅先生笔下那些文章内大大小小人物的记忆,放佛把我们的思绪也带到了南方水乡小镇“鲁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空中。

与之相邻的是由一代文豪和大家郭沫若先生所题写的“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在学术界,有人认为郭老可以称得上文学家、历史学家、金石学家、戏剧学家等大家,而够不上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大家,对于这种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我也爱好书法,虽然也有同感,但认为这是学术界的一个认同而已,只是在这里提提罢了。纪念馆内分几个馆区分别陈列着有关鲁迅家族以及鲁迅生平事迹和相关的往来书信、衣物等文物展览,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早年行医时穿的褂子和简单的医疗器械药箱、镊子等也一概陈列与玻璃框中,这些活生生的文物让我们想起了上世纪初年轻的鲁迅从日本留学归来后留着平头、蓄着八字须、穿着长褂游走乡间为贫困潦倒的民众巡诊看病的行医形象,鲁迅自幼就勤学善思,几年的留日生涯和多年的行医当中善学肯钻,能够结合临床实践留心研究望闻问切行医之要领,期间使睿智善思的鲁迅感悟到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劳苦大众乃至官场上的各级官员思想仍然留存着在封建社会制度毒害下的迂腐顽化和冷漠麻木,漫长的封建社会毒瘤真是残害老百姓太深了,缺乏文化和很少见过世面的绝大多数民众的思想和精神依然麻木不醒,因此痛恨封建制度桎楛的鲁迅再也沉默不住了,他依然脱下医褂走上了用文学唤醒民众、改造并拯救中国社会的伟大道路,从此,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饱学多识的鲁迅先生不舍白天和黑夜挤出时间用手中的笔写下了洋洋洒洒上千万字的杂文、中短篇小说诗歌评论、辑校、书信,其中著作就达600万字,辑校和书信400万字。他在1918年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如同一把犀利的匕首投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心脏上,他之所以在文学上能够取得如此高的造诣和作为,一方面与他的勤学善思和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在多年的行医和留日生涯当中通过中日两国底层民众的不同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的差异对比,他进一步对中国底层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观察掌握的更为仔细,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封闭落后、全民麻木之“病灶”挖抓的透彻全面,加之行医期间就爱上写作后这种劲头非但不减而且达到了痴心沉醉的地步,从而使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走上文学创作的路子后,广泛联系当时追求进步、渴望光明、崇尚真理的一大帮作家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文学联盟,通宵达旦的长期写作,加之嗜烟成瘾的他最终患上了重疾,咳嗽不止,身体日见消瘦,在55岁的人生黄金年龄就无奈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文学创作原本是一项劳心淘智、费神伤思的“苦差事”,加之黑暗的旧社会当政者四处对他进行通缉,国民党御用文人从精神层面在他们操控的杂志、报纸上和各种场合污蔑他、批驳他、打击他、诽谤他,这种“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清苦创作活动,加上精神层面的无情“打击”和四处辗转逃身的颠沛流离生活,最终使这位伟大的文学“斗士”倒下了……

纵观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早期经受私塾教育开始启蒙,少年时苦读寒窗勤学善思,成年时踌躇满志认真读书,青年时学医有成治病救人,之后又留日深造医学预想救治苍生,中年后恍然觉醒的他依然弃医从文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他曾说他的发妻朱安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包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锋芒初露、崭露头角时他和学生许广平依然相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鲁迅先生可以说既是一个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一个追求现代自由婚姻的成功实践者,鲁迅先生如果不从文,凭着他的敬业精神和留日深造的厚积学养,绝对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代名医,但他最终走上了弃医从文“转”业发展的一条道路,并将这条路子执着地走了下去,最后获得了极大成功甚至于誉满全球。鲁迅先生的家道当时已经中落,但他们三兄弟都接受了高等教育,二弟周作人虽然为国民党当吹鼓手并在解放前夕最终被国民党政府判以重刑,但也在中国文坛上举足轻重;三弟还是留英的植物学家,解放后曾官至浙江省第一任省长一职,可见三兄弟都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并且颇有建树。

在鲁迅故居,我们由于到得晚了一点,鉴于时间关系,看的匆匆,在百草园里,也许是时过境迁,在地面上再也看不到当年茂盛的草地,由于是日,也不能听到蟋蟀和知了的叫声了,看不见紫红的桑葚,只有光滑的石井栏依然如初,旁边象征性的菜圃里长着几绺绺莴笋还算绿翠,我曾仔细寻找那高大的皂荚树,园子边上曾有几颗状似椿树的树木在暮色之中高高伫立着,由于天色阴沉暮色渐至,也许是他笔下的皂荚树吧!故居已经成为先生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故居里到处经营着孔乙己泥塑、少年闰土泥像、手工制乌篷船、折扇等等鲁迅先生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为主的雕塑和陶制品等纪念品,由于冬雨不断,天色渐晚,旅游纪念品的生意十分惨淡,窄窄的水巷里的水看不见是流动的,但依然那么丰盈清澈,能载四五人的乌篷船在水巷里堆积的满满当当,相互间空隙很小,与先生笔下那种优美意境相差甚远,看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渗透了各行各业,连伟人、名人的故居都概莫例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虽然鲁迅先生已经仙逝七十八年了,但翻阅先生的文章,曾有一种恍如先生依然健在的感觉在意念当中难以抹去,也许这就是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所在,先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今天网上和相关社会新闻报道里偶尔看到驾车肇事者撞人后逃逸,碰见了老人摔倒或行人晕倒不敢扶救的现象,还有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出境旅游时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等的一系列让人唾弃的与中华泱泱文明大国不相称的人和事时,真让人对这些旁观者有一种先生笔下描述的“看客”的感想,先生七十多年前所抨击的国人的精神和思想已经“麻木”的痛感豁然涌上我的心头,这种悲哀让人常常陷入一种深深的沉思!​

2014年12月成文于甘肃省委党校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0334/

冬日鲁迅故里行的评论 (共 6 条)

  • 襄阳游子
  • 雪灵
  • 心静如水
  • 绝响
  • 诗心云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