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洮河源的冰凌

2016-08-22 11:00 作者:沈江平(路曲)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横穿甘南藏族自治州数县的洮河发源于该州境内的碌曲县,洮河自碌曲县的李恰如天池发源后一路流经美丽恬静的碌曲县城后向东缓缓淌去,在最上游段的李恰如天池,洮河的流量是相当小的,随着不断前流,从辽阔广袤的草原上的许多沟壑中奔涌出来的山泉溪流相继汇入洮河后使河水流量不断增多,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发源于河县境内向东流进碌曲县玛艾镇红科村境内后汇入洮河的主要支流科才河,这条河流的汇流使洮河的流量几乎突增了两倍。

每年入后,在进入高原最为寒冷的季节里,从最上游的洮河源头就会顺流漂下一层层冰清玉洁的冰凌,这些冰凌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一直漂流到年后二月前夕为止,要足足漂上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些晶莹美丽的冰凌一直漂向下游很远的地方,据说直至进入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内的黄河入汇处后才逐渐消融殆尽。产生于洮河上游的冰凌,在白天气温升高后明显减少,每当晚和早晨温差降低后又会骤然增多,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偌大壮观的冰凌一直不舍昼夜长流不息,尤其是早晚时间,每当伫立在清清的洮河岸边远远望去,一层层漂移在河面上的冰凌浮流起来景象十分壮观,一层层、一袭袭接连不断地或潜流、或漂移在高原草原腹地上的清澈河面上,或在水急滩险处汹涌而下,或在地势平缓处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一路向前流去,这产生于高原河流上形如圆珠状的冰清玉洁的冰灵颗粒,犹如晶莹剔透的水晶,总是那么吸引眼球,总是那么让人产生一种逝者如斯的遐想,总是那么让人心情激越浮想联翩。甘南藏族自治州尽境内的临潭、卓尼两县的方言里习惯称这美丽壮观的冰凌为“麻浮”,具体名称是怎么得来的,我不得而知,也未做过深刻的考究,由于长期以来这个称呼早已约定俗成,于是,生活在甘南大地上的不少外来人员亦入乡随俗统称冰凌为“麻浮”。

据传,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洮河上的冰凌还有一种神奇的治疗胃寒等疾病的特殊疗效,如若在三九寒天最为寒冷的清晨,将珍珠般的冰凌舀上后盛在小锅或汤盆中再撒入白面用力均匀搅拌成碎末状,尔后在炉火上滚煮良久,然后乘热服用后可以治疗胃寒等杂症。位居甘南州临潭、卓尼一带的文人墨客还给洮河上的冰凌起了一个十分妥帖而形象的名字:洮水流珠。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的陇中南部舟曲县,境内白龙江横贯全县穿城而过,我在初中上学时,曾在舟曲县的立节乡和县城的中学分别寄宿借读过四年光景,那时候的冬天,我们一帮学子们一大早天还未亮时就起床上学,不论在乡下还是在县城就读的日子里,每天早晨上学都要经过横跨在白龙江上的桥梁去学校,由于舟曲县处在长江亚热带地带,因此属于温带地区,就是在最寒冷的冬末初季节里气温也不是那么寒冷,冬天的白龙江边虽然也出现过结冰的罕见现象,但从未见过有大批的冰凌漂移的景象。洮河上的冰凌由于持续时间长,流经规模达,曾几度对其河道上的水电站隧道造成过涌堆堵塞,使河流被堵后将沿河而下的乡际公路和大面积草场与耕地成片地淹没在江河之下,几经爆冰疏通后才解除了冰凌造成的危害,当然,个中原因除了高原严冬特别寒冷之外,其中也有水电站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因素。

这几年进入冬季寒冷时节后,电视新闻联播中曾数次报道过黄河在内蒙古段出现大面积冰凌的情况,由此可以想象,凡是高原或是高纬度的地方,由于冬季一般都是非常寒冷的,在这些寒冷的地方,只要有河流,都会产生冰凌现象,因为,大自然对谁都是平等相待的,只不过在高科技的条件下,人类可以对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自然现象可以做些预防和规避罢了,无论谁再精明,哪个国家的科技再发达,有些自然灾害只能是可预而不可避免的。事实证明,在浩瀚无穷的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往往显得那样渺小而脆弱,对于伴随人类相偎相依且密不可分的大自然,我们除了深怀敬畏之心,除了顺应它的基本规律,除了精心保护和真心呵护之外,不能有非分之想,也不能胡作非为,肆意破坏,谁再伟大,谁再英明,都是无法抗争也不能够抗争大自然的。

2015年12月5日写于碌曲县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60042/

洮河源的冰凌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