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然之殇,上帝的眼泪

2016-07-10 20:14 作者:木の落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最近对“生态”二字的敏感程度堪比醒来一瞬的失落。后者是惯常的,类似于一种时有时无,时缓时急的多愁善感,在我嫌弃它的时候,只觉所有的多愁善感都是幼稚的寻常,可是摆脱不掉又乐在其中时,却是那时会用的词,如沱如江。感性是因为本身内在的原因,或者是因为外物影响的足够积累,量而质,厚重深沉中多了些犯神经的嫌疑。标签不停地贴,只是不断地渲染后者,是在强调前者的程度吧。那么前者与后者的不同之处呢?不确定地想来,前者是一种理性的多愁善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绝对的侥幸在心里泠泠作响,似乎只要现世安稳,便是对“岁月静好”最恰如其分的解读。我们的目光是有的时候只见一角天光,便觉看到整个天空;看到大自然的神奇创作,除了随手拍,或者进一步的灵感突现的惊叹,为它能为人识提供一次亲身体验而来的宣传,骄傲与满足便随之而来,因为我们觉得美景不该孤独,我们的赞美是对它价值的肯定,宣传是让它告别“少人赏”的命运;有的时候,说走就走的旅行很迷人,甚至传说我的男神最近也在忙中抽闲酝酿一场说走就走。繁忙是对无所事事的一种推辞,千千万万的选择里,不是旅行拯救,治愈了处于繁忙困顿的人,而是所到之处的风景与体验,还有个人的臆想。我常常有着愤世嫉俗的心态,却没有思考自己为何如此的觉悟,所以说灵魂成长历久不增反退的原因都集中于此。我们在嘲笑别人的时候,很少会反观己身,因为隐隐觉得,之所以嘲笑,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自己不缺乏,只有所羡慕的才是自己缺乏的。那么,会不会想到,如果我们不缺乏,为何独独对诸如此类那么在意?对他人他物的一种嘲笑,必是内心产生了共鸣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很多时候,有,无,或程度不同的参差对照,我们选择的是尊严不许的“己无病”的嘲笑,欲盖弥彰,最懂我们缺乏的只有我们自己,还好,没关系,内心的安全感还在。我会在大树王国,原生态的天目山,看到大人都有随地小便感到不可思议,对其道德水平愤怒有加,但我却没想到自己走累了便“独辟蹊径”不走游道,那么接下来“前人开路,后人前仆后继”,对生境的破坏同样可憎;我路过出于羞耻感作祟而垃圾不随手扔,却塞在石缝或其他不易注意的角落的景象,会因此内心谴责此类人自作聪明,弄巧成拙,不知道会给景区垃圾清扫工带来更大的麻烦,日久还会对景观造成破坏,可是却在凤阳山1929米的黄茅尖,为突然见到人影,惊吓外带敬佩地问好徒步来回的游步道清洁叔叔后,耳听路过的人讽刺身边明明是别人随地扔的垃圾,却讽刺在我身上时,默默地不会捡起扔进垃圾桶;我会笑谈朋友既危险又不生态地爬上景石拍照留念,却会为了省力或者全面的体验,去乘索道缆车,去乘非环保的游船。想起了有帖说小李子莱昂纳多呼吁,大谈生态,捐豪款助力生态建设,可自己却频繁使用私人飞机被网友大为诟病。每个人都很矛盾,在对与错之间寻找平衡,让错向对靠拢,需要自觉和慢慢来吧;上课时老师给看过日本某岛的友好生态,觉得中国无望,亲自目睹千岛湖岛上鸟不怕人,人与动物互不干扰和谐相处,觉得自己成为它们中的一只时,却在和朋友观看过鸟艺表演大赞景区的创新营销,惊呆被训练过的鸟儿的神奇。

在如此种种的境地里,在矛盾中,我们是否会生态道德有进化?我热着我的专业,可是总是会有噩般的遗憾。或许期待总是太高,触其实景的失望,两者的巨大落差才会让这种理性的多愁善感深刻到日常的萦绕于怀。还是要谢谢我亲爱的朋友,因为曾经提过辽宁未能往的遗憾,他便满足了我“有人替我去看想看的风景”的心愿。圆明园今昔对比而来的残缺,是一种文化生态的破裂,因为不是很关注,所以内心无太大的波澜,所有的关注都是偏执地面向大自然的杰作。可是看到他发来的一张照片时,我天真的“一片美丽壮观的红色世界正等着你”的不靠谱的诱惑,被置换成内心碎碎念的“闫平你确实不靠谱,又坑了他一回”的愧疚,然后是自己心理落差的无以复加。我难过着这改变我天生讨厌红色的颜色喜好,人驾驭不了的红绿相配,大自然却搭得随意而脱俗的生态湿地奇观,这传说中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红海滩的退化,然后我专注地在网页上搜索所有的现实,又从对红海滩的理论研究中寻找它退化的原因。它的退化是循序渐进的,碱蓬草的消失不仅仅是朋友说的蟹的食用,除了气候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石油,农田开发建设,旅游的引进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饮鸩不止渴,游人的目光被转移到廊道,现实仍在蒙蔽着眼睛,可是行之有多远?学者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又脱节,朋友说你可以写篇论文了,我说我有这种想法(我是那种有想法但从不会去写论文的懒人,枯燥繁复且行文目的不单纯),可是想着想着我还是放弃了,在现实与别人的理论里,我平衡着自己的心思意念不要太偏激,觉得就这样无目的,任思想指引双手来敲出这些想法或许更好些。那天我说它的退化乃至消失让我有亲密的人离去的痛感,虽未识,却如相识已经年。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外力的约束,收效甚微,因为有“对策”的聪明的人类比比皆是,可怕的并不只如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欲望会越来越多。比如,旅行家查理问大家对北极旅游的看法,各说风云。不断地扩张的旅游业,让我诚惶诚恐,说羞耻有点儿过分,可是总有种要对大自然负责,要有担当的,与目前能力不相当的奇怪想法。

中午看了女神林依晨前几天的直播,随意答粉丝问题时提到武汉,安徽的暴天灾时说要爱护环境,想到自己关于这个问题,除了不在其境不能感同身受时,和在武汉的同学开玩笑聊聊知道他还好好活着外,并没有想那么多。肖老师常跟我说你要细心地去观察,为什么如此,不满足于耳听眼见,可是我真的做得很少。又想到朋友,如果是我去的红海滩,估计了解到的并不会比他多,这样子对比,我再次怀疑自己只是个肤浅的景区或人间的视觉“游客”。

生态,是一个格局很大的名词,动词,我即使说说也是觉得不知己所云。一方面怪我笨拙的文笔以及狭隘的眼光见识,另一方面是内心极端的敏感,过犹不及,即使我写好了所有的想法,也不能如释重负。生态是进行时,它没有完成时,想起他在高中毕业同学录开我玩笑起外号,说南极有企鹅,北极有北极熊,让我“企鹅”“北极熊”任选一个。当时觉得无疑是嘲笑我胖得自信(今天知道是说我笨),一直习惯了并不在意它们,直到在毛概课看生态纪录片时看到冰川融化,北极熊无处可栖时内心深受震撼。总有人预言世界末日,也总有人辟谣说世界末日不存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消息无论多么官方,总有种掩人耳目自我安慰的嫌疑。那我们每个行业每个人呢,耳闻目睹大自然的美好与消失,是要相信权威,还是要做好自己,做一个哪怕不能对大自然有博爱之心,但也不伤害它的人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51265/

自然之殇,上帝的眼泪的评论 (共 6 条)

  • 北砺
  • 歪才(卢凤山)
  • 襄阳游子
  • 雪灵
  • 莎葱
  • 雨袂独舞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