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六十余载读书经历与感悟

2016-04-21 10:55 作者:静心静水  | 2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六十余载读书经历与感悟

“世界读书日”前夕,我联想到李克强总理已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倡导全民阅读,足见对读书的高度重视。我作为“全民”中一员,回顾一下自己六十余载“三修”读书经历与感悟,以求读者指正。

“必修”之读以立本。

一个人,无论将来做什么,皆须自幼年起接受基础性教育,上必修之课,读必读之书。我出生在一个小村落,五六岁时,父亲说,你该学识字念书了。但那时的入学年龄是八周岁;小村子根本没有学前教育机构。于是,年少时在河北老家念过私塾的父亲,便在辛苦劳作之余,边教我识字,边领着我背诵他小时候学过的传统蒙学教材。先后背会了《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增广贤文》和《千家诗》。接着上小学、中学、高中,并于“文革”前夕读完了高中的全部课本。这期间,从课本内容延伸开去,初步阅读了四大名著,背诵毛泽东诗词,选读了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杨朔、杨沫、方志敏、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相关作品。在我看来,孩提时所学那些启蒙读物(尽管是“旧式”的),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所学各科教材,全都是必修之课,必读之书——因为从中我受到了最起码的基础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价值观念教育;这些必读之书,在我最具可塑性的成长阶段,为一生打下了永不褪去的底色,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立基立本的重要作用。

“专修”之读以立业。

一个人,走向社会,总得劳动,总得工作,总得靠本事吃饭。这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术业有专攻,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此定要上好专修课,读专业之书。在公安机关做现场勘查员,就得钻研刑侦技术书籍;调入市委市政府机关,就得学好公务员各科培训教材;派到地方任职,便仔细阅读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相关书籍资料,阅读领导科学、行政管理书籍。更使我永志难忘的是,组织上为我创造了考入高校政治学干部专修科读书的机会,学习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城市学等十几门专业课程。于规定专修课程之外,重新系统通读了马恩列毛文选,阅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回到工作岗位后接着学习陆续发行的各卷)。还从校图书馆借阅了十多本国内外行政学方面的书籍,并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对毕业后回到地方工作帮助很大。我从中体会到,立业,进而做到敬业,都离不开“专修”读书的有力支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自修”之读以立人。

一个人,不能只满足于已有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需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世界文明中不断地、尽可能多地获得滋养,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为此,还要“自修”读书。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然后知不足”,从而产生了更强烈的求知欲望——这辈子应该沿着既定的志趣取向,将文史类书籍较为系统地读一读。但在岗时业余时间不多,只能晚睡点儿、早起点儿,涉猎了十三经,二十六史,资治通鉴,历代文赋,古诗海,宋词,元曲;重读了四大名著,以及近现代著名作家的主要作品。阅读了世界通史及各种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制度史籍,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塞万提斯、莎士比亚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等世界文学大家代表作品。学有心得,也写些札记,如读资治通鉴时,结合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切身经历,写过几十篇读典随笔,见诸报刊。

虽已退休多年,但“自修”读书仍有很强的“惯性”。例如近一段时间,与前述系统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衔接,我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自修”的主要内容进行阅读。由于亲身感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特别是廉政建设和民生改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价值观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饶毅教授说过,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从生物的角度,做人;从个体的角度,做有趣的人;从社会角度,做有意义的人。 我想,“自修”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增厚学养,加强修养,有助于提升人格品位和综合素质,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成为有高尚志趣的人,活得更有意义的人。

回眸自己六十六年来“三修”读书历程,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我“精神成长”的人生历程。人生没有结束,这个历程便不会完结。读书,永远在路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2833/

六十余载读书经历与感悟的评论 (共 2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