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满仓进城的情与理

2016-03-02 11:21 作者:矛盾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电视剧《满仓进城》的片名象是随手即拾,不特费揣摩,与时尚思维习惯有些背离。现代作品将就包装,一个好片名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满仓进城,是该剧故事情节的主要脉络,这样选定片名本身没什么不可,只是品味起来,有点象是《乡村情》那种田园通俗剧的味道。一般印象中,此类剧集一时看看热闹还可,没有深意,没有突出的矛盾冲突,很多人的兴趣就会淡下去。中央一套节目在午饭时播出该剧,就顺便看了几集,还算是热闹,后来就看出一些味道,就从网张上看了后半部分,发现该片蕴含不同凡响的意义。该剧有情有理,实实在在,值得深思。

一、《满仓进城》的情

《满仓进城》的情,首先体现在爱情年轻人的爱多是盲目的,但也是最纯真的。处于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环境中,爱情就象我们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不吃不行,吃起来也没有特别的味道。当生活出现大的断面,你的人生轨迹进入特定的环境和阶段,面对着贫困、穷苦、艰险、劳累、肮脏.......,而且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和目标的时候,人性的极端的成分就容易凸显。邱健明具备一切被女孩子爱慕的条件,知识分子、城市干部家庭,相貌堂堂,擅长机谋,巧言令色,他极其象《泰坦尼克号》中的卡尔(萝丝的未婚夫),关键时候很容易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为了个人切身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的外在的形象和条件,同时吸引了景梅和葛红两个女孩子的心。毫无疑问,家庭、地位、气质明显优越的景梅成为这对爱情的“胜利者”。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样的环境里,精神上、肉体上互相依托是他们容易做出的选择。邱健明独自回城上学了,继续留在山区农村的景梅为爱情付出了一切,留下一个没有亲生父亲的儿子。至此,她和邱健明的爱情必然走到尽头。这是一桩没有经历住现实考验的爱情。邱健明成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景梅承担了自己由于单纯而引发到自身的一切后果。如果不是满仓挺身而出,无私帮助,她的故事就提前结束在大梨树的山间河流中了。满仓毫无准备的走进景梅的生活,在当时农村他是响当当的“红二代”,妈妈是支前劳动女英雄,亲舅舅是大队长,自己也是个“满大个”、民兵排长,他所受的英雄主义、大公无私的教育和勇敢、大度、纯朴的本性特点,决定了他会跳到河里救起投河自杀的景梅,也会对她的灾难负责到底,不然就不是他“满大个”。但是,阴差阳错的时间、地点、人物纠葛、社会制度、人的价值观,把他和景梅连在一起,看起来一个省城里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小姐与这个边远山村的毛头小伙子是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人物内在的品质气质有相通的重要成分,他(她)们拥有共同的纯朴的、正直的、向上的精神成分,拥有敢爱敢恨勇于付出又特别固执的品质,这一切具有把他(她)们联在一起的内在理由。文化和物质生活条件上的差距,在生活的变化中是可以出现改变甚至互换的。另一位女主人公葛红,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爱情,也在寻找自己生活的出路,她是现实的,可以不择手段。她与情敌景梅的弟弟景松的爱情故事是具有戏剧性的。年龄、条件、机会,看起来都不正点,但是他俩最后走进婚姻。本来是葛红理想的选择,她做出了自己极大的努力和付出,用尽了她所擅长的手段,最终,爱情还是欺骗了她。她的邪恶是令人发指,而她的最后良知的显现也极其感人。她付出了很多,也努力了很多,但是每一班车她都坐不到终点。葛红是一个悲剧。本剧中特别值得一提的一桩爱情故事,应该是容易被人忽视的改丫和嘎头的爱情,他们是故事中的配角,然而他们是属于真正生活在泥土里的人群的代表,他们不惜付出,不怕艰难困苦,他们也容易做出现实的选择。这两个人走在一起,跟随满仓的脚步进城,他们面对生死离别,都能做到坚强、坚守,他们态度决定他们可以生活在自己幸福的河流里,不论这是家乡的河流、还是外边世界的江川。景桦的爱情,就是一个短暂而悲催的人生片断,这段爱情告诉人们,生活会随时出现你所无法想象的变化,如果你不够坚强,你就可能成为现实生活的牺牲品。

《满仓进城》的情,还体现在亲情上,满仓、景梅、葛红、邱健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感人的亲情。有矛盾、有变故、有利益之争,亲情往往是面对灾难时最后的防线,或许这也是人性美丽的终点站。

二、《满仓进城》的理

《满仓进城》的理,首先是社会理念的认知。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社会巨变,触及到每一个人的灵魂,人类历史上有过这种情况,还是比较的少,凯撒、彼得大帝、那破仑、成吉思汗........他们做到了,毛泽东也是其中之一人。但是,毛主席是现代人,他熟悉中国,也了解世界,懂得中国文化传统艰深的诟病,但是,那一代人太相信人定胜天了。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历史的一个瞬间、一代人生活中的一个独特片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什么不可?延安时期,上海、北京的知识青年自动自发地冒着生命的危险投身陕北山区,仍然乐在其中,这里边是有信仰的。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里,开创一种新的生活层面,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有什么问题吗?用知识武装中国落后的农村,把城市的就业压力转移到农业,不是更加科学合理吗?短短几年,仅从解放以后的文学作品来看,真正打动人的作品多是“创伤文学”,比如:《蹉跎岁月》、《北方的河》、《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绿化树》.........直到今天的《满仓进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满仓进城》的理,还涉及到社会制度从形式到内容的裂变。一个合资大酒店,从英国回来的总经理与中方的付副总经理之间的矛盾很有意思,资本家的管理者一心为公,为人正派;而中方派出干部却一心谋私,大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简要明了地反映了当代社会中习以为常又难以理喻的社会现实,同样发人深省。

《满仓进城》的理,由尊重生活实际,到反映社会规律。故事的真切感、节奏感、故事性、必然性,都缘于作者熟悉生活、深入生活、尊重生活。邱健明最后的结局,不是他一个人的自私卑劣,而是人性恶的悲剧;景松、景桦的结局,是生活好起来后,一个充满封建意识、极端自私自利的家庭教育的失败,如果一个社会群众满足于个人利益上的精明和计较,满足于个人本能情感的放任(比如无原则地对子女的疼爱),那么就会产生景松、景桦这样可爱的废物。如果邱健明、葛红、景桦、付副总经理这类人的意识和行为趋向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整个社会就必然面对邱健明的结局——癌症。好在故事的最后,把人们带回到田园,青山绿水,还是人们最好的选择。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9986/

满仓进城的情与理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