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典籍思勤俭

2016-01-30 12:08 作者:静心静水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克勤克俭,是早在上古时期业已形成的一种传统美德。近读古籍,《尚书•大禹谟》记载,舜赞扬禹“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这应是常用成语“克勤克俭”之最早出处。其后,对于勤俭的阐述则不胜枚举。譬如,“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量入以为出”(《礼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林逋《省心录》)……

克勤克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基因”世代传承,主导着的黎民百姓的生存方式。就拿我家来说,年少时就常听父母讲:人勤地不懒。看哪家的烟囱先冒烟,哪家的高粱先红尖。在我的记忆中,父母常年是早看三星,晚看北斗,披星戴月,不辍劳作。父母还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笑破不笑补。大改小,使不了。从小学直到高中毕业,我未曾买过一件成衣,穿戴皆为“慈母手中线”,且多用两兄长的旧衣服改做而成。他们那些大实话式的“语录”,就是对勤俭传统的具体诠释;他们那一生之辛劳,就是对勤俭传统的身体力行。而亿万家庭的勤俭家风汇集起来,便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勤俭民风。

克勤克俭,关乎国运兴衰,既有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诗便高度概括总结了几千年文明史的经验教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引用了这个千古名句之后,极其深刻地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和勤俭节约的思想,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是能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原则问题。

克勤克俭,更是共产党员的行为规范。前不久,中央下发了经过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其中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第三条就是“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我深知,作为一个有着四十五年党龄的人,无论过去在职还是如今退休,对于这条既是传统又是党规的准则必当终生坚守,亦为子孙后辈树立榜样。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4075/

读典籍思勤俭的评论 (共 9 条)

  • 襄阳游子
  • 春暖花开
  • 雨袂独舞
  • 龙行天下
  • 荷塘月色
  • 老夫子(熊自洲)
  • 诗心云卿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克勤克俭,关乎国运兴衰,既有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
  • 沐子
    沐子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