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知青文学的遐想

2015-07-09 08:27 作者:夫然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关于知青文学的遐想

这几天认真拜读了落霞孤鹜网友的《我对知青文学意义和价值的浅识》和杨鸣秋网友的《我对知青文学的几点浅见》两篇佳作,颇有感触。我对知青文学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思考,谈不出较深较高的意见,但同为网友,兴趣好使然,也乐意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谈一点个人欠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与各位网友交流探讨。

一是关于知青文学的定位。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背景,受西洋主流民主思潮的冲击,“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了“五四文学”和“市民文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各种政治、经济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开展,先后产生了“伤痕文学”、“大墙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从粗线条定位索源,我以为“知青文学”大体上属于“伤痕文学”一类,当然这不一定准确,仅是个人想法而已。1978年初,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卢新华写出了他的以知青生活题材为主线的处女小说《伤痕》。他把作品给朋友与老师看阅,反响平平,并没有引起众人的关注,他感到异常失望。之后事隔不久,在一次校园墙报上,卢新华贴出了这篇小说,马上在整个复旦校园引起了轰动。校园内同学们相互转告,这篇小说被迅速传抄。各教区墙报栏前人潮涌动。当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这篇7000余字的学生作品。因为《伤痕》,当天的《文汇报》加印至150万份。一之间,“卢新华”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伤痕”一词很快成为一种文学思潮的名称,“伤痕文学”也经由这篇小说发轫、命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的旗帜下,一大批中青年作家们开始以理性、冷静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由此应运而生。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局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层面,而是把目光投向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和审视历史是非,对过去已经发生并在实践中证明是错误的政策、事件,以文学艺术方式予以深刻的展示和评击,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形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二是关于知青文学的广度。我个人以为知青文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超级丰富,具有相当广度,属于多门类的丛书系列。知青文学应包括知青志、知青史、知青小说、知青诗词、知青散文、知青杂文、知青剧本、知青访谈、知青纪实、知青人物专记等等系列门类。单独一项或者缺项太多,都无法或难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知青文学。

三是关于知青文学的形成。有网友说有人讲知青文学是“拍卖苦难”,我觉得这个词讲得很经典,按流行的网语讲,很有范。我以为拍卖苦难是一种另类的倾诉和呐喊,本质上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因为有难可拍,你才属于被生存状态,即非正常人生存状态。因为被生存,就有故事、就有印记,就有发泄、就有挣扎、就有呐喊,就有无奈,这些多味情感的人生心路历程,以汉文字形成了系列和“套餐”,自然就构成了知青文学。从这一观点讲,“拍卖苦难”是孕育和催生知青文学的原动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是关于知青文学的深度。知青生活的轨迹从上山下乡到“后知青时代”超过了半个世纪,50年对有限的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凡是知青都有言之不尽的感悟。知青生活的悲凉、挣扎、无奈是一种痛苦,被不应有的漠视、被遗忘则是痛苦中的痛苦。

说到底上山下乡运动是计划经济的滞后和城乡人口构架考量与劳动力就业机制设计思路上严重缺失造成的,邓小平关于知青问题“三个不满意”就是最好的印证。知青文学如果只是停留或定格在“诉苦”层面上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以富有人性良知的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站在促进我们国家、民族与社会进步的高度,客观与事实求是地从全方位、多角度、广视野、深层次的揭示造成“三个不满意”的历史原因。只有这样,知青文学才能起到真实记录历史警示后人的作用,才会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8985/

关于知青文学的遐想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