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地震之后

2015-06-05 17:42 作者:谈文论武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30分左右,我正在午睡中,只听得外面一阵高喊:“地震了,快跑啊!”我从梦中惊醒,觉得天晃地转,不由分想,来不及穿外衣,拔腿就往外跑。

多亏我家住在二楼,东倒西歪地下了楼。一个胖老太,左摇右晃地堵在单元门口,出不去了,像卡了壳一样。这真是屋漏偏逢连,今天可能死定了!

情急之下,也顾不得礼数,一手抓住老太的后衣领,一手抵着她的背,使劲往外一推,但不敢松开衣领,生怕老太跌倒了,这辈子就得在忏悔中度过了!我也借势出了单元门,等老太站稳脚后才敢松手。紧接着二话不说,拉起她的手就跑,一直跑到宽阔处,才敢松一口气。再看老太已脸色惨白,气喘吁吁地说:“小伙子,谢谢了!谢谢了!”心想:没给你堵死在里面已经是万幸了,但也只好朝她苦笑了笑转身走了。

整个市区太热闹了,比任何节日的人都多。只要是空广的地方,都是人头攒动,人人处于惶恐与不安之中。许多人大包小包地拎着吃的、喝的,这些都是刚从超市中抢购出来的。现在的超市早已抢购一空,关门大吉了。我要是不睡午觉,也能抢购一些。

广场上的人特多,大家在一起议论纷纷,主要话题是,什么地方地震了?怎么手机都没有信号了?想与亲人联系都联系不上,就像在孤岛上一样。

有个消息灵通人士说:地震的中心在汶川!据说有7到8.级!我们这里只是波及。问题不大。只怕汶川那边已经惨不忍睹了!农村的房子,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房子,像鸡窝一样,如何经得起8级地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听了这个消息后,有人骂开了:“妈的!老子还以为是这里地震呢,吓得什么都没拿,就逃出来了!”

“地震局是吃干饭的?这么大的地震,都没有预报?”

“就是!该杀!现在什么年月了?科技这么发达,又不是唐山地震那会!”……

我四处一看,虽然到处人员密集,但是没有骚乱现象,人们脸上流露出的是惊慌失措,不知所措,一派茫然。中国的老百姓真是善良。

我在人群中走来走去,想找几个熟人,发泄发泄心中的无名之火,可怎么也找不到。心想,只要有吃的,喝的,睡的,天就塌不下来。

说来也怪,地震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看到政府部门一点反应,不知他们的快速反应机制是怎么建立的?难怪人群中有人骂:

“政府是吃干饭的?老半天了,也不出来说个子曰?起码也该站出来安慰一下大家吧?”

“安慰你?我们算老几?他们的命才贵重,恐怕早就跑到飞机场准备逃命了!”

“就是!那帮老爷们,都吓得尿裤子了,还等着我们去安慰他们呢!”

“逃命?即使他们逃得出去,还想不想当官?还有没有脸见人?还回得来故土不?”……

经过高度的紧张、恐慌与拉着老太奔跑,不知消耗了多少千卡热量,这时只觉得口干舌糙,却无处买水。看到人群中放着一件打开的矿泉水,便走过去央求道:“大哥,能不能买一瓶矿泉水给我解解渴?”

“买什么买?吃的,喝的,想要就拿!什么时候了,现在都是一家。兄弟!只要这里有的,缺什么拿什么,!”

我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前只是听说:“危难时见真情。”现在才知道这话有多么亲切。

那大哥见我没动手,抓了一瓶农夫山泉递给了我:“兄弟!喝!饿了自己选着吃!别扭扭黏黏的!”我感动得接过矿泉水,一个劲地道谢!

五点半了,才有一辆消防车出现,不知到什么地方抢险去了。

六点多,才有宣传车出来喊话:“市民们,大家不要惊慌!地震的中心在汶川,离我们远着呢!大家可以回去拿点吃的、睡的出来,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宣传车一晃而过。人们开始疏散着回去拿东西。有人边走边说:“我们的好政府啊!震后四个多小时才出来安抚人心!不知他们早干嘛去了?”

是啊!即使一个单位,一个企业都有应急预案,何况是一级政府。恐怕即使有,也只是一纸空文罢了。

晚上,虽然全城停电,没有路灯,但借着乌云中时隐时现的月光,也能看到我们小区门口的公路绿化隔离带中,全是各家各户展开的地铺,人们横七竖八躺在地铺上,即使避难,也不愿离家过远,但又不敢靠近,生怕房屋震塌下来伤及性命。可见故土难离是人之常情。

这时也没有政府部门出面干涉破坏绿化了,也没有哪一个部门敢于出面。毕竟人命关天!在这重大的自然灾害中,还有什么比保命更要紧?

一直到天亮,余震不断,没人敢回去。街上也没有卖小吃的,做生意的都避难去了。男人们只好冒死回去拿锅碗瓢盆,有的几乎把厨房都搬了出来。绿化带上冒起了袅袅炊烟。这炊烟给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大家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

有灶的人家,下了一大锅面,然后一碗碗捞好,摆在那里,招呼着没有煮饭的人们过来吃。人们也不客气,就像是自家的一样,端着就吃,狼吞虎咽,一会儿就把一大锅吃完了,主人家反而没得吃。

大家过意不去,抢着洗碗的,要帮下面的,一拥而上。主人家说,没关系,没关系,大家吃饱了就好,我自己来。支开大家后,又忙了起来。

下午,有人买来了篷布,有人找来了支架,大家七手八脚地搭起了棚子,根本不需分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人上。棚子一会儿就搭好了,人们开始挨一挨二地在棚子里排好地铺。

有对素不相识的过路夫妻,男的像是国家干部,女的像个村妇,两人见到棚子,就像是他们搭的一样,二话不说,钻进来就找地方,可是已经满了,只好在过道顶端搭了个铺,也没人干涉,直到他们把地铺铺好,男的才直起身子与大家打招呼:“不好意思,借个地方避避难,希望多多包涵!”有个人回道:“都是避难的,只要睡得下,挤一挤就过去了,没得啥!”其他人也没有异议。他们就这样住下了。

棚子里新增了两位客人,后面还有过路的人,不时地探头看看还有没有地方,见实在没有落脚点了,才到别处找窝去了。

我们这个棚子有30多人,有听收音机的,有下棋的,有斗地主的,有天南地北乱吹的,哪里像是避难,纯粹成了俱乐部。就连平时的冤家对头,也一笑泯恩仇了,在一起打牌打得乐呵呵的。是啊!还有什么在灾难面前不能化解?

晚上,下起了大雨,刮起了大风,这是震区气候反常的特有表现。男人们冒雨到外面用手刨防洪沟。沟刚刨好,一阵狂风,把帐篷吹了个翻,这时不分男女老幼齐上阵,扯着吹翻的帐篷,一二三地边喊边拉,好不容易把帐篷拉还了原,又找来大石头压住了帐篷脚的四周。

忙了好一阵子,才算搞定。所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好在已是季,男的脱下来拧巴拧巴又穿上,女的在帐篷角,两人拉起一床被子当遮羞布,轮流钻到里面换衣服。夜里又发生了多起余震。我们就像是睡在摇篮里一样,只差没人唱摇篮曲了。

不管风雨多大,风雨过后,太阳依然升起。我沿着公路晨跑,一个个帐篷绵延不绝,就像是八百里联营一般,刘备要是在的话,恐怕也自愧不如!

帐篷中的人们似乎还没有睡醒,只有一个小棚子的门口,有一只松狮狗睡在那里,胖乎乎的,好大的一坨,它根本不在乎地震的余威。给人一种踏实、安全的感觉。

这时候我才切身感受到:什么天灾人祸,在拧成一股绳的人类面前,都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足轻重!但是,现在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搞军事竞争?如果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团结一致,把主要精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对抗自然灾害上,凭借着科技的实力,什么地震、洪涝、龙卷风、台风、冰雹、海啸、火山爆发,甚至外星人,都会屈服于人类的脚下。要不然,人类就会自毁长城

我一路跑着,想着,等我回头时,每个帐篷顶上,都晒上了被子,每家的被子,颜色各异,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些被子似乎都在嘲笑着老天:“下吧!我们不怕你,有多少余威你就使出来吧!”

第三天晚上,我把这两天拍的照片下载到笔记本电脑中,与大家分享。大家看着,议论着,你看这张:政府这回还像个样,这么快,就在路边架起了自来水管,供大家生活用水;你看那张:山上的老百姓都背着背篼下来了,是不是那里的房子也倒了?你看这张:那几个小孩在分饼子吃呢,他们只要有吃的,才不管什么地震不地震的呢;再看这张:那只狗太可了,居然睡着了,像是无事人一样……

我与几个老爷们在一起,议论着地震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后挤进来的那个像干部一样的男人说:“这两天,在电视上看到汶川那边到处一片狼藉,据说已经死了几万人,现在各级讲的都是救人,还没到灾后重建的时候。不过,在我看来,这灾后重建,才是大问题。”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便好奇地问:“你怎么看?”

他正了正身子说:“那一片废墟,既是垃圾也是财宝。如果将那么多废旧材料抛弃,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费时费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废旧利用。动员灾区的男女老少,将废砖清理出来,将可用的木材、钢筋拾倒出来,用于重建,这样不仅减少了垃圾,也节省了大量建材,和建材的长途运输。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还有,即使重建,再也不能敷衍了事。民房的建筑一定要经得起8级地震,学校要经得起9级地震。尽管地震最大是12级,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历年发生的最大地震也不过8.9级,而且这么大的地震,都是发生在海中,称为海啸。陆地上的8级顶天了。学校经得起9级地震,应该万无一失。

谁来把好震级检验关呢?质检部门责无旁贷,因此要对质检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制定严格的追究制,使其不敢徇私舞弊。

人才兴国啊!学生才是未来的希望,再也不能让他们葬身在地震之中。”

我说:“有道理!你还有什么想法?”

“有啊!地震后,不能仅仅停留在救助、重建上,更应重视如何预防,谁也不愿看到这样的灾难再次发生!地震预报的研究,一定要放在突出位置,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设备,加快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建立起过硬的责任制和追究机制。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我们还可以换位思考——变消极防御为积极进攻。所谓消极防御就是预报,躲避;积极进攻就是像大禹治水那样因势利导——不是堵,而是疏导。

按专家的说法:‘假设某地,地表断裂处的岩石,能承受的地应力是100个单位,已监测上升为80了,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就有可能发生地震。’那么是不是可以在80的时候,提前像钻探石油、天然气一样,打一个井,将多余的热应力导出,转化成热能源,像电一样,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不但可以节省大量能源,而且还能有效地消除热应力上升造成的地震隐患。如果这项研究能够成功,便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避免人员成片死亡,人们便可放心地安居乐业了。可以肯定地说:‘办法总比问题多。’ 所以人类能一次又一次地战胜自然,超越自我。”

我们吃惊地看着他,觉得他的思维确实超前,超前到我们听了都觉得有点像是科幻小说

我敬佩地说:“老兄!你何不将这样的想法写成论文,上交国家有关部门,也许会引起重视?”

他摇了摇头说:“我原来是搞科研的,曾经为了提意见,被关牛棚十年,现在老了,再也经不起那个折腾!算了,我们私下里吹吹,应该不算什么问题。”

刚说完,他老婆在后面大吼:“吹什么吹,还没吃够苦头?”他便卷缩到铺里去了。别看他是个搞科研的,看来也是个妻管严!

我们这儿算不上重灾区,所以没有政府发放的救灾物资与补助。夏季又热,蚊虫又多,有胆大的住了几天,觉得余震也不过如此,就回去了。棚子里的人,越来越少。

我也回家去了。可是到家住了不到一天,便留恋起地震之后的那些日日夜夜,犹如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一样,大家不分你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亲如一家,共度灾难。

我虽然没有直接到汶川去,但是却能感觉到,汶川活下来的人,一定比我们这里更义气、更团结、更坚强

这就是大地震激发出来的,人们平时潜藏着的真、善、美!

写于二〇〇八年六月二日

改于二〇一五年六月二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1377/

大地震之后的评论 (共 7 条)

  • 雨袂独舞
  • 春暖花开
  • 心静如水
  • 晓晓
  • 雪灵
  • 虎虎生威
  • 绝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