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母亲留下的念想(原创)

2015-01-19 17:12 作者:关山布衣  | 4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二妹家里,有一台油漆斑驳,很显老旧的“标准”牌缝纫机,那是母亲给我们留下的念想。

1981年,也就是包产到户的第二年,母亲已经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常年的辛劳和煤油灯下的缝缝补补,使得母亲的眼睛过早的衰老了,老花的眼睛已经不能在煤油灯下继续为她的六七个儿女补窟窿缝裂缝了,但少不更事的我们,整天在地里摸爬滚打,上山跋洼,进林爬树,不是刮破了上衣就是撕裂了裤缝,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有需要缝补的内容。为了减轻母亲的辛劳,父亲一咬牙借贷了一笔钱,到乡上的百货商店里买来了一台上海产的“标准牌”缝纫机。

那是我家当时最值钱的东西——170多块钱,差不多是我家全年收入的一半呢!

买来的缝纫机是散装的,愚笨的我虽然十六岁了,却不会组装。好在临近村子里的一个远房堂哥会组装缝纫机,我便前去请求,那堂哥倒也痛快,到我家没费多大功夫就装好了缝纫机,并且讲述了操作要领,还教会我对缝纫机的保养和一些简单的故障排除方法。缝纫机安装好的那天,我家像过喜事一样,人人喜笑颜开,个个红光满面,傍晚时分,母亲吩咐父亲割下一块悬在房梁上的腊肉,一家人油漉漉地庆贺了一顿,要知道,吃肉那是逢年过节才有的享受啊。

有了缝纫机,母亲似乎精神了一大截子,四十多岁的母亲像个腼腆的姑娘,怯怯地坐在缝纫机前,却不敢踏动踏板,带动机头转动,因为初学,机头常常倒转,很容易断针,而一枚缝纫针要两毛钱呢!母亲心疼钱啊!为了鼓励母亲尽早学会缝纫机,我去掉针,让母亲练习踏踏板。母亲在机子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目不转睛,神情严肃,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最终汇聚成汗水,顺着脸颊流淌......机子的响声渐渐匀称了,机头也不再倒转了,母亲用了一个下午,终于学会了缝纫机,她兴奋得两颊绯红,好像涂上了新鲜的胭脂。

母亲学会了缝纫机,并没有减轻她的辛劳,甚至比以前还忙碌了。由于母亲的认真,她缝纫的针脚很快就显得笔直匀称,不仅能够缝补我们衣服上的破烂之处,还能改作,翻新旧衣服,最后还能在枕头套上、妹妹们的鞋帮上、鞋垫上绣花。母亲以她的聪慧,把缝纫机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当时村子里有缝纫机的人家还不到三分之一,凡是有求于母亲的,她一概不拒,无论是缝补还是绣花,她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母亲在早先就精于裁剪,有了缝纫机之后,经母亲裁剪缝纫成的衣服,一经穿在我们身上,就会引来邻居大娘大嫂的叹羡,立马就找上门来,央求母亲给她家的娃娃也做一件,母亲总是有求必应。应承别人的活多了,母亲就常常熬赶活,我们就抱怨母亲多此一举,不挣一分钱还要倒贴煤油钱、线钱、甚至针钱,图个啥嘛!母亲总是抬起头,用右手拢拢散乱的刘海,慈祥的一笑,说声:“邻里邻居的,能帮就帮一把么!”并不做多的辩驳,继续低下头专心于缝纫。(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母亲和缝纫机相伴十多年后,我们都已经长大,先后离开了家乡,母亲再不用为我们的缝补而辛劳了。即就如此,母亲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还会粘贴鞋垫,请邻家的小孩给她穿上线,在缝纫机上给我们做鞋垫,做好后捎带给我们,直到她被病魔缠身,不能再灵巧地操作缝纫机。就是在母亲不能缝纫之后,她依然每天都要细心地用抹布把机子抹得明光铮亮,把机头从舱里掏出来装好,前后端详好久好久。

九十年代初,二妹学了裁剪缝纫的手艺,母亲就把她的缝纫机送给了女儿。那台缝纫机又伴着妹妹创业,三五年之后,因为外甥的出生,二妹歇业不干了,那台缝纫机就静静地歇息在屋子的一隅,被二妹用彩色塑料布苫着,油漆斑驳的机头藏在台板舱里,台板依然光洁明亮。

母亲逝去已经有八年了,每次我看到那台老旧的缝纫机,就好像看到神情专注的母亲,额头渗着汗水的母亲,在忙着为我们缝缝补补,或者在为别人家的娃娃缝纫新衣。如此,我就会常常看到母亲的形象,始终不会模糊和淡忘。

那台老旧的“标准牌”缝纫机,是母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念想,但又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价钱。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24339/

母亲留下的念想(原创)的评论 (共 4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