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梦影斎札记】毛姆《作家笔记》品读

2014-12-06 17:56 作者:孤烟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毛姆是我所喜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风格既是极简派,又很巴洛克。此公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是个在当代依然能引起我们强烈八卦兴趣的作家。现拈得其几则笔记,品读如下。

★如果事情做到结尾还能同开头一样有趣,杯底的残酒还能像第一口那样甘美,那生活该有多么美好

孤烟曰:是的。可喜新厌旧,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你有什么办法?

自己的亲戚,不管你自己是多么厌恶他,不管你自己如何说他的不是,一旦别人来揭他的短、让出他的丑、受人嘲笑,你就不会答应,因为亲戚丧失名誉,你也就跟着颜面无光、虚荣受损。

孤烟曰:虚荣是赖在人性深处的一个怪物,它会叫人做出许多违心的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来。要说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这家伙在暗中捣鼓撺掇,才使我们失去了心境的平和、安宁。而人的幸福则主要存在于心境的平安和满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正如叔本华所说的:我们无论做什么,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人家会怎么说?我们的人生苦难和困扰,近乎一半可以追溯到这一份关切,这份关切存在于自尊心的根基,它的敏感程度常常使我们感到羞愧不堪。也就是这份关心别人会怎么说,造成我们所有的虚荣、炫耀、还有排场和吹嘘。要是不关心他人怎么说,我们所见到的各种奢华不会达到目前的十分之一。但是要完全抛除这种虚荣是很困难的,因为这一冲动是人性之自然的和内在的背谬。我们能做到只能把它降至合理的程度,这对于促进幸福将是大有裨益的。

★ 我刚从伦敦回来。走进饭厅,看见我年迈的姑母坐在桌子旁边,手中做着活计。灯亮着,我走上前去,碰碰她的肩膀。她小声惊呼,然后发现是我,跳了起来,瘦弱的胳膊搂住我的脖子,亲了亲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哦,可爱的宝贝,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然后她叹了一口气,苍老的头靠在我胸前:“威利啊,我好伤心呐,我清楚我活不长了,挨不过这个天。我原本希望你姑父能先去,那样他就不会为我的死而悲伤了。”

泪水涌出了我的眼眶,顺着双颊流下。我知道自己是在做,我的姑母两年前就去世了。她尸骨未寒,我姑父就续了弦。

孤烟曰:通过一个梦境道出人情之冷漠。爱情之虚妄。可怜的姑母。这则笔记其实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当天神们在潘多拉盒里装满邪魔,然后又把“希望”一并放进去时,他们一定窃笑不已。因为他们很清楚,这才是最狠毒的邪魔,正是希望引诱着人类,叫他们忍受苦难,直到死亡。

孤烟曰:其实“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东西,而人却要为它而活着。于是“为希望而活着”便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为此他们甘愿为它受苦受难,忍受尘世的煎熬,一步一步地挨到生命的尽头。这也正是那些天神们之所以要把“希望”放进潘多拉盒子里的目的。说实话,这一招实在是够狠的、够阴毒的了。由于有“希望”的诱惑,于是人便失去了自身的本真。陷入一种被动的生活境地。或者说成了“希望”的奴隶。他们似乎忘了那只装着“希望”的盒子里同时也装满了邪魔;他们似乎很少考虑自己是否需要另外换一种活法。其实我们想通了,想开了:我们也只能是活在当下。至于明天如何那永远都是个未知数。人生本无意义。我们只是活着。

★我们要尤其小心那些不言而喻、显而易见的观点:它们是流行的,我们自小就听到大人把它们当做真理,而且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毫无疑虑的接受了它们,所以我们很少想到要去质疑它们。然而最需要我们小心掂量的就是这些观点。

孤烟曰:对那些约定俗成的观点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人云亦云,是滋生社会痼疾和毒瘤的根源。

★人类的困难和疑惑一半源于他们企图以“是”或“否”回答每一个问题。“是”或“否”可能都不是答案,两边或许都是“是”“否”兼有。

孤烟曰:人们总想把一切问题都简单化,于是用 “是”与“否”来概括对事情的看法,可有时反倒使自己陷于困惑。

★人心有多大,悲哀伤痛就有多大。

孤烟曰:对流行语“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反动。

★一个人最难做到的事,是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生活的中心,而只是在边缘。

孤烟曰:能意识到自己是在生活边缘的人,他一定是个有定力、有底气的人。

★生命的尽头。就像是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啊,没有察觉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也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

孤烟曰:生命之悲哀,人生之无奈……

★人类平庸无奇,我认为他们不适合永生这样伟大的事。人类仅有些许热情、些许善良和些许邪恶,只适合世俗世界,对于这些井底之蛙来说,“不朽”这个概念实在太宏大了。我不止一次目睹人的死亡,有的平静有的悲惨,但他们在临终时刻,我从没看到过有什么预示他们的灵魂将会永存。他们的死和一狗的死没什么两样。

孤烟曰:因此,人的狂妄自大、唯我独尊便显得有些可笑。而所谓“万物之灵长”“人定胜天”云云,实乃大言不惭。然而,人活着的时候,在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毕竟还是有区别的。这也正如毛姆自己所说的:“月亮和六便士都在眼前,是为一份六便士的生活疲于奔命?还是为仰望心中的那轮明月而有所放弃?”因此,人应该自我完善。人必须自我完善。而读书又正是最好的自我完善方式之一。

2012-8-24深圳福田

后记:2010年,在女儿随丈夫从法国来中国深圳工作期间,我曾去过他们那里两次。第二次是在2012年8月,呆的时间稍长。期间,我的第二个外孙霍曼出生,直到这孩子满月我才离开。那次,我把随身带去的几本书都读完之后,又让女儿在网上替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法国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一本是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家笔记》。巴特的那本书,是结构主义文本,有人把它称为是一种“超脱的语言乌托邦”,读来有点费劲,于是我一般都是在上午精力充沛的时候才读上几页。而毛姆的《作家随笔》则漫涉人生,洞察人性,往往举重若轻,似信手拈来。因此,每晚我便靠在床上读几页,随手在书页的边角上记下片言只语,于是便有了以上零碎的文字

日子过得真快!不觉在读书中一年又要过去了……

预祝大家新年吉祥!健康、愉快

2014年12月8日宣城广凯丽景花园梦影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13267/

【梦影斎札记】毛姆《作家笔记》品读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