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善治水,利物有静”

2014-11-09 21:19 作者:仲夏春梦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学经典 传承 语文素养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

知识如白驹过隙,文化如万千法门,纷至沓来,云山雾罩。主流非主流泥沙俱下,“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可谓洪波涌起,攻城掠地;电话代替了书信,电视电脑代替了读书看报。浮躁、喧嚣、娱乐、功利,这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描绘的那样: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这是失望之

我们这一代人,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之阵痛,正在承受着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激荡撞击之迷茫。西风日久,熏浸弥深。现在充斥在我们脑海中的或许更多的是科学、发展、生产力、民主、信仰、自由、管理、现代化,西方之智识、文明“深入人心”,谁还来说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多么璀璨之文明,枝繁叶茂,引领着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前行?国学经典“过时论”一时甚嚣尘上,读国学经典自然是迂腐,自然是不能与时俱进。(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醍醐灌顶提升智慧,当头棒喝警醒众人。黄东涛、邓汉根在他们的《棒喝中国》一书中,一针见血,直击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弊端,指点民众打破思维误区、回归智慧。著名作家梁晓声,亦捅破了中国的最后一层窗户纸,细数中国人数百年来的郁闷,无限感慨当代之中国人的人性劣根。毋庸置疑,我们当代之国人,数典忘祖,不知国学精粹为何,摒弃传统,拒绝优秀文明的传承,当之不少;我们的孩子在电视电脑前长大,在电脑游戏和各种补习中成长,他们能接触、了解和传承我们的国学之经典吗?

诵读国学经典,重振国人的精气神,正能量;诵读国学经典,增强孩子的语文素养,实则刻不容缓,尤其是小学生,是诵读国学经典的黄金时期。“幼年学的,好比石上刻的。”国学经典让他们一生受益。国家的前途在教育,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很难想象,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国民却不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国学之经典,岂不悲哀?

何谓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何谓语文素养?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其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而国学经典,不正是“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诵读国学经典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诵读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什么必然关联?怎样诵读国学经典?笔者试就这三个问题,作此剖析。

一、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王当代禅师绍璠先生认为有其三点:首先是中国人应该是有传承的,认祖宗的;其次,中国人应该是认同自己文化的;第三,中国人是高度智慧的民族。简言之,中国人是传承并认同本民族文化的人。我们的民族文化,诚如黄东涛老师所言:玉的文明、诗的教化、易的精神、禅的涵养、中医的智慧、更有经史子集,儒佛道等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是杂交文化,包容文化,即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所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试观我们的国人,还有几人在闲暇时参透我们国学经典,更别说我们的孩子。而相对比强烈的是一度热点“双语热”、“外语热”,沸沸扬扬,我们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国学经典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作家王蒙曾说,“人从根本上说,母语是进修外语的基础,外语是学好母语精通母语不可或缺的参照。”我们把自己母语文化的精华弃只不顾,国学经典弃只不顾,而为了所谓孩子的将来,能出国,能走向世界,盲目跟从,岂不是舍本逐末?丢了祖宗,丢了自己的根,试问我们的孩子走出国门之后,有何德能得别国朋友的认同,找到归属感?而今的中国人还是真正的中国人吗?即使不为我们自己,也要为我们的孩子,留一条根吧!

诵读国学经典,让我们的孩子做一回真正的中国人!

《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标准推荐了70篇,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可见,诵读国学经典,在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就认同我们的民族,认同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其波澜壮阔的的文明画卷,继而代代传承,“国”还用我们老师去培养?去精心浇灌吗?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课程标准》开篇就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乃语文素养矣,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偏重功利,学生远离了独立思考、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高考,“短、平、快”,一考定终身。由此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尤为关键,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境况堪忧。我们有的教师是考什么,教什么,甚至是针对考题,重复模拟,不厌其烦,功利之心可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路在何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山”国学经典之石,“攻”其语文素养这块“玉石”。巢宗祺在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从巢老师的解读中不难看出,诵读国学经典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首先,国学经典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其间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对于小学生字词句段的积累,大有裨益。如果加上我们教师的指点,学生的顿悟,运用到学生自己的写作中,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事半功倍。其次,国学经典以无与伦比的方式触及,思考,表达人类的生存问题,深度、广度后世都难以企及。对小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环境的造就,传统的形成,作用极大。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第三,“上善治水,利物有静。”语文素养是内隐的,不显现的,长期的,基于这一特性,我们需用“上善治水”治之,养之。这“上善治水”就是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之智慧灵力,之文明底蕴不正是承载我们精神灵魂的“利物”之水吗?。胎婴养虚,幼儿养性,少年养正,青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那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不就真正步入和谐,文明,健康了吗?

三、不求甚解,只求熟读。

怎样引导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提高语文素养?

育人先育己,方可为人师。我们想让孩子主动阅读经典,感受经典之情趣、深邃、幽远,绝不能为读经典而读,首先我们教师就要做一个“国学经典大师”。身教胜于言教,学生看你课堂上激情飞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自然能激起他们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如果孩子被你博学之人格魅力吸引,自是去效仿,我们还用硬逼着学生去阅读国学经典么?

其次,经典阅读要做到“不求甚解,只求熟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三多三少”。三多:讲得多,问得多,演得多;三少:读得少,写得少,练得少。重理解,轻积累,更别说是应用。国著名作家巴金曾自述十二三岁就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说那二百多篇古文,是自己真正的启蒙教师。又说“我以前在私塾念书的时候,老师平时讲得少,而且讲的简单,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叫学生多读写,多背书,……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是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巴金先生言下之意,无疑给了我们孩子阅读国学经典启发和反思,放开手脚,让孩子大声吟诵吧,自然慢慢能“摸到文章的调子”。

人类文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延续性,国学经典需要我们去代代相传,有本则昌,无本则竭。借国学经典之石,攻其语文素养之玉,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传承并认同我们民族的经典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棒喝中国》黄东涛、郑汉根,华出版社;

《中国文化三关论》王绍璠 (2008年中国化管理思想论坛年会的主题演讲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巢宗祺

《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倪文锦

《老子•德道经》解读 熊春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06673/

“上善治水,利物有静”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老党
  • 雪灵
  • 草木白雪(李淑芳)
  • 读书不求甚解
  • 旅客
  • 听雨
  • 荷塘月色
  • 无不为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