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在上海游记系列之二:黄浦外滩,放飞思绪

2014-10-06 11:38 作者:蝶梦庄周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黄浦外滩,放飞思绪

庄周

城市建筑是用钢筋、水泥铸就,铝合金、玻璃搭成,因而也就少了点个性,多了点雷同。仿佛学生时代老师给的命题作文,上交的不是千篇一律,便也都大同小异。

离开中国第一街,在绿灯的指挥下,我踩着斑马线,横穿河南路,仍然踯躅在南京路上。两边的建筑就迥然不同,六层上下的圆形、椭圆形、梅花形高楼绝非步行街上厮磨云天的商务大厦和购物中心,它无声提示着我黄浦外滩快到了。显赫的哥特式尖顶,巴洛克圆瓣十字架昭示着西欧建筑风格张扬在上海,墙上标明的建造时间好像又把我拉进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耻辱场面——“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傲慢的殖民者霸占了这块“东南名邑”,却无礼地横牌严禁。可见昔日繁华的外滩也就如伦敦、巴黎、华盛顿一样属于西洋鬼子罢了。扼江控海的“小苏州”终于伴随鸦片战争的失败被沦为英、法、美帝国的租界地,陈化成都督血战吴凇也终究挡不住殖民者侵占的步伐。半个多世纪,从开埠到十里洋场,上海成了中国当时最大的移民城市,华洋共居,中西兼容;同时,黄浦外滩也就打造成了万国建筑基地和上海的金字招牌。海关大楼、和平饭店、汇丰银行、亚西亚大楼……一幢幢残留在外滩的西欧建筑,沧桑的外表依稀可见往日的雍容与华贵,虽缄口不言往日的外滩故事,静默在这里却博览成了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如今,海上旧综依稀,上海城市历史也模拟在陈列馆里,陈列在“亚洲第一塔”——东方明珠的脚底,提醒着国内游客“勿忘国耻”!

我缓缓参观,暗暗沉浸在历史的寻思中,寻思着殖民风格与殖民文化对泱泱上海的侵入,不知不觉又折回到南京路口。扑面的风中吹来淡淡的海腥味,寻思历史太沉重了,还是到滨江大道吹吹风吧。横穿大街是不行的,中山路像条白鲸横贯眼前。只好尾随游人,步入底下通道。没想到灯火通明的通道两壁,张贴着让我目瞪口呆的世界名画。已故的大师们永远也不能预想他们生前之作会像细菌繁殖,迅速繁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穷困潦倒的一生中创作出来的那些一文不值的破画,死后魔术一般就演变成了价值连城的世界名画,像不朽的太阳一样辉煌灿烂,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哪怕语言不通,审美不同。全世界的后人对艺术的附庸绝对远胜于对艺术的膜拜。可不?燃烧的向日葵少疼了我惊奇注视的双眼。伫立灯光耀眼的画前,我仿佛看见了那个一贫如洗,又整天整月干不出半点正经事的荷兰酒鬼,一如南京路上的乞丐,脏兮兮地向步履匆匆的游客乞讨……死后创作了单幅油画拍卖价世界冠军的凡高,生前,你讨到了喝酒的钱吗?你的这些破画在家乡在巴黎在你那个时代,会有谁会欣赏?为了艺术,你可以离乡背井,四处流浪;为了艺术,你也可以剁掉耳朵,换取那点可怜的情。但试问:同样是为了生计,你却不能以画卖钱,去换取哪怕是一盅酒或一个面包?世人的目光就永远这么歹毒!你可怜巴巴地活在那个冷漠的世界,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总幻化成一个个美丽又奇特的意象,你把它们抽象成极富生命的东西,那便成了穿越时空阻隔的永恒艺术,绝不为那些附庸风雅的世人俗人所赏识。冷酷的世人,炎凉的世态正是夺去你火热生命和执着艺术的罪恶魁手,一如几百年之后的中国,中国的那个“茅盾文学奖”的诗人得主,那个已在北京郊外卧轨自杀的海子。谁在他生前又会送给他一碗酒去换取他的“暖花开”?宁可他酒喝,也不要他的破诗;破诗不要,酒也别想!穷死的才子数不胜数:音乐神童莫扎特如此,豪门出生的曹芹也如此。他们拼打的生前总得不到世人的认可。“穷且欲坚”,那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穷尽且死,这才是一个公认的国际标准。认可,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匕首,时时刻刻对准着才子的咽喉。我觉得背后冷颼颼的,赶快钻出通道,感觉起风了。

太阳不知道躲到了哪里?登上外滩,滨江大道美丽如画,游人如织。又是一条流动的人海!黄浦江风起浪涌,烟雾迷蒙。滩是不见了,高高的围堰矗立江岸,稳当当地任凭你“浪奔浪流”。彩色地砖与花岗岩铺成的大道,鲜花与绿树装点,大理石的坐椅与庭柱式方灯齐置在碗形花坛;半圆形花饰铁栏的观景阳台飘逸延伸了1700米之远,美其名曰的“情人墙”羞答答地依偎着黄浦江,在异国建筑旁风情万种,尽领风骚。大都市好一个散步休闲的美去处!我孑然一身,置身于美妙的观景阳台,凭栏远眺,外滩无“滩”,江面也不甚宽广。滔滔江水油黑黝黝,深不见底,分不出哪是黄浦江上游,哪是与扬子江的汇合处?一艘艘油轮、旅游艇、机动船往来穿梭,不亦乐乎。昔日次第停泊的帆船不见,孤独而立的桅杆不见,连招惹风的白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和煦的春风吹不尽迷茫烟雾,一幢幢摩天大楼只好崛起在浦东,傲视外滩,隔江抗礼!倚墙而游,拾级而下,我来到了景色宜人的黄浦公园。游人在此终见少了。一辆大巴开了进来,车上走下一对人马,打破了本属于这里的一片宁静。导游小姐哇啦个不停,一车洋人黑白分明,男女搭配。手里的像机、摄像机,咔嚓作响,摄个不停。沿着镜头上方,我注意到一座纪念塔巍峨站立。近赏细瞧,“人民英雄纪念塔”字重千斤,沉淀在历史的记忆中,醒目在游客的目光里,让慕名而来的洋人也接受中国革命的传统教育。塔立滩端,让夜外滩灯火失眠,让茶座声声OK不忘,我走过塔旁木板钢管搭建的一溜露天音乐茶座,跟随游人闲逛在黑得发亮的苏州河畔。翻白的鱼肚浮荡在乌黑的水面,竟有数十条之多。拍遍栏杆,在外白渡桥上,我懒懒地端注,一个洋人玩起了两个大风筝。累得满头大汗却总不见一只飞起,濒危的黑色大蜻蜓不见折翅却总是飞不到两米就栽了下来。是吊桥的栏杆阻挡,抑或放飞的技术不过关?我也无心考究。走了过去,一阵手脚比划,我俩一人一只,沿桥小跑,逆风而起,黑色的大蜻蜓飞了起来,向往蓝天的风筝犹如我不羁的双腿。一声“Thanks”还给主人,我拐过桥头,又折回南京路。让金融一条街的黄浦外滩留下“多少楼台烟中”去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到步行街音乐广场,双脚发麻,饥肠咕咕,猛然发现已中午13点15分。没想到“我行我秀”报名点仍然是长龙依旧,报名的少年青年络绎不绝,火爆成景。个性的展示本无可非议。难道广大的青少年朋友非只有这一条路“秀”出自己不可?难怪湖南台主办的“超女”选拔已超出了国人匪夷所思的双赢模式和经济效应。挖掘人才的背后是主办方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金钱效益,它深深撼动了东方神州的商业观和人才观,也大大撼动了当代的中国教育。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学生群体起了所谓的“蝴蝶效应”。这不能不引起广大的一线教师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深刻反思。这也姑且算是外滩归来的另类思绪。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90816/

人在上海游记系列之二:黄浦外滩,放飞思绪的评论 (共 10 条)

  • 听雨
  • 雨袂独舞
  • 晓晓
  • 雪儿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太阳不知道躲到了哪里?登上外滩,滨江大道美丽如画......
  • 雪山飞鸿
    雪山飞鸿 推荐阅读并说 扑面的风中吹来淡淡的海腥味,寻思历史太沉重
  • 王鹏

    王鹏个性十足的文章,博学多才的文友。欣赏并加关注。祝写作愉快!

    赞(0)回复
  • 蝶梦庄周

    蝶梦庄周谢谢文友们抬举!07年在上海学习时的旧作,让你们费心费眼了。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