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山巍巍,颂教书育人新篇

2014-09-12 17:03 作者:蝶梦庄周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青山巍巍,颂教书育人新篇

­­­­­­­--------记青原山中学教师张丕声同志

一、序言

他是黄埔军校17期毕业的本科生(步兵,四年制),曾是国民党战将淮海战役总司令刘峙的秘书,少校军衔。1948年徐州战役被俘,经过思想教育又投身革命,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不久,他的家乡——江西省吉安市解放了,他申请回乡工作。1949年7月底,他带着华东军区军官教导团出具的证明、介绍信和路费回到吉安市。8月份被吉安市政府安排到市第四小学任教。从此,教育工作就和他结下不解之缘。悠悠岁月长河,他用自己一生书写身世坎坷浮浮沉沉;轰轰政治运动,他用劳动改造淬炼坚强品质铿铿锵锵。1978年,拨乱反正终于让他平反昭,重返三尺讲台。在教师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共计教龄四十年。四十年间,市区、市郊,河西、河东,小学、高中、初中,处处留下他的足迹,他的影踪。这里记下的,是他退休前的最后十一年,在青原山中学的一些生活片段。或许,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某种启迪。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作为青原山中学昔日的同事,我把它们记录下来,是让大家不要忘记:有这么一个人,一个人民教师,他的名字叫张丕声。(1921年8月21日——1995年5月)

二、一个牛鬼蛇神,一身中山装执教于三尺讲台上

1958年“大跃进”,张丕声同志下放到郊区河东,从事各小学、中学的教书工作。1968年,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张丕声终于因历史问题被定性为反革命,归属牛鬼蛇神队伍,挨批挨斗并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更要进行繁重的劳动改造。种田,耕田、犁田,插秧莳田,割禾,种豆,种油菜……庄稼汉能干的,他都学会了,还很在行!农闲时什么都干。挑土、挑沙盖房,上山砍柴卖柴,下地挑粪,上街倒尿,干塘抓鱼,有时还要被抽派去各地筑路,修水库,一干就是十年。1978年平反后,恢复了正常工作,被市教育局重新安排到河东中学(青原山中学的前称)任教。张丕声同志,又一次光荣地当上了人民教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九月,金色的阳光款款普照,爽爽的秋风吹拂着这个只剩一身骨头的老头。虽已年近花甲,视力也极大地衰退,架上一副老花眼镜,一身卡叽布中山装,土头土脑的模样走进久违的校园。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学校一是不熟悉他的教学效果,一是到底隔了这么多年,又逢年高,教学工作,他还能不能胜任?瞧他高高的身子,瘦瘦的,薄薄的,风一吹,似乎都会吹倒,还有什么精力、潜力可挖吗?先从初一教起,给他两个班。罗会津校长安排他教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试试。教书,没有教哪门功课会比教语文更烦更累的。单是刻份试卷就比其他老师费时,何况备课要手写教案比别的多字,上课板书比别的多几黑板,作文要全批全改比别的多圈圈点点。好多该专业的老师都改行的改行,跳槽的跳槽,可这么一个军校毕业的土老头却摊上这门子功课,而且还是两个班,任务不轻呀!在刚刚恢复高考,重视知识的年头,师资还比较缺乏。因此不久,学校又委派他兼任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并告诉他一直带上去。这样,刚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张丕声同志,身体都有待于恢复,就身挑大梁,真可谓:老骥伏枥,任重道远。

三、他说“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第一个回合就证明:他,宝刀不老

张丕声同志没有推辞学校给他作的一切安排。他欣然应允,又开始了自己的粉笔生涯。他说“重要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样教。”对于这门大多数老师都感到头疼的功课,他虽然原先教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上自己多年来抄抄写写的功底,要马马虎虎教下去,还是大可应付的。但是,面对的是中考,是人才的选拔和输送。要想真正培养几个人才,干出点实效,靠这老底子,走这老路子,怕是行不通的。因此,他撇开十年前的那套模糊的教学方式,大刀阔斧进行创新改革,闯出了一套卓见成效的教学新理念新路子。

首先抓学生的基本功练习。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要想学好其他功课,那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花上一定的时间,抓好学生的字词句练习,把它贯穿于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善始善终,点滴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锻炼了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坚持启发式阅读教学,多设计一些问题发问,训练学生的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分析作者对词语的选择。只有领会了作者其所以选择某个词而不选择另一个词的意图,就能正确帮助我们领会诗文意旨。“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苦心着一个“绿”字,江南春意盎然的美景就全出来了,同时乐景中又寄托作者淡淡的思念之愁;而唐朝贾岛和韩愈之间的“推敲”,更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无不告诉我们词语选择的重要。所以阅读中我们也要善于推敲词语,准确理解含义。

第二、指导学生辨析多义词,训练学生根据文中的不同用法确定其正确的含义。如“牺牲”一词有两个义项:(1)古代为祭祀宰杀的牲畜;(2)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我们便可以找出《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弗敢专也”,《分马》中老孙头说的“我也牺牲不起”和《刘胡兰慷慨就义》中“年仅16岁的刘胡兰,英勇牺牲了”进行辨析,就能准确找到各自的答案。

第三、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词语进行动态分析。如《七根火柴》中“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其中“路标”的含义和作用作何理解?作者用“路标”比喻无名战士在临终前那只直指正北方向的手,其作用是表明了无名战士一心向党,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的思想感情。因此,结合语境,动态分析,更能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重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也成为创新阅读理解的一大特色。

第四、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在训练中应注意两点:(1)对反语的分析理解。如“偷”本是贬义,但《社戏》中阿发说:“偷我家的吧,我家的大得多呢”却用作褒义;《背影》中“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真是太聪明了。”连用两个“聪明”,两个褒义词连作贬义,深深责备了自己的愚蠢;(2)有些本身并无褒贬色彩的中性词,作者在使用时却赋予其感情色彩,对此也要加以注意。如“哨兵”一词本是中性,在《白杨礼赞》中却用它表示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其次针对学生作文头痛的“通病”,他对症下药。一是讲解课文从每篇课文的写作角度切入,虎头豹尾,精彩段落,优美语句,叙事简洁,描写传神,议论准确到位,抒情动人心扉,结构清晰而完整,并学会掌握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学生在课文中用波浪线画起来,在早读时读出来,在作文中仿写出来,巧借课文创佳作;二是辅导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籍,多写多练日记。座落在青原山脚下的这个中学,不仅偏僻,交通不便,而且没有一个图书室或阅览室。教师找一本资料,看一本好书都难,学生就更别提了。因此在建议学生有美文名篇要互相传阅外,张老师还建议学校挤出一定的资金,购买一些课外书。罗校长采纳了他的建议,并委派他和出纳一同前往市区新华书店选购了一百多本古今名篇。这样就保证了这些寄宿在校的农家子弟课外时间里有书可读,有事可做。既培养了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更为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同时还稳定了学校的自习纪律。于是乎,读书热在校园内悄然掀起。更重要的是布置学生写日记。从读一本好书写起,到描一个物,叙一件事,记一个人,谈一种现象。留心观察,细心思考,精心作文。生活处处皆能信手拈来作文。每篇日记张老师都会全面检查,重点批改。铢积寸累,卓见成效。

1980年,吉安地区教研室主编的一本《中学生作文选》,张老师班一个叫徐小云写的悼念周恩来总理的作文——《红泪对着青山流》名列该书首篇。为这个乡村中学第一次争得了一次巨大的荣耀。同年7月,在升学考试中,张老师任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名列郊区中学第一,其中带的那个班,四十名考生中就有十二名尖子生被重点高中录取。同年10月,市教研室主任彭绍康慕名前来,全面检查了张丕声老师的教学情况后深感满意。接着,地区教研室也下来核查,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扎实有效,值得推广。在上级的鼓励和支持下,张老师根据自己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写了一篇《开卷有益,笔勤见功》的论文送到地区教研室。12月份,他被指定参加在永新召开的“吉安地区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在会上印发了他写的一篇《指导学生多读多写的几点做法》,并让这位老人作了大会发言。大会总结时,肖少德局长深情地说:“张丕声同志不顾多年来的政治压力,老当益壮,全力扑在教育事业上,作出了很大成绩,值得表扬。希望大家学习他这种精神,把我区的教育事业搞上去。”后来还刊印在1981年第二期的《教学参考》杂志上。1982年,《江西教育》第4期刊发了张老师写的一篇《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指导学生作文》教学论文。一个农村中学,一个花甲老人,竟有如此能耐!

四、孰是孰非,成绩背后是瘦骨嶙峋。

田径场上,扣人心弦的4×100米接力赛正在紧张进行,其中一组,前面的几棒都跑得差劲,而最后一棒,尽管那位运动员跑得飞快,但也追赶不上早已拉开的距离。这是看得见的体育竞技,,它需要每一个选手跑好每一段路程,齐心协力,共同完成。而在另一个竞争场上,在那每一次的升学考试中,由于第一炮打响,张丕声老师便被学校年年安排在毕业班任教。中途接毕业班,教学负担重,教学时间紧,教学压力大,教学工作也不便开展。一是老师不熟悉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难于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二是学生也难于一下子就改变习惯,接受新老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而这两点都需要时间让师生共同磨合,相互适应。因此教与学就相互抵触,大大增加了接班教师不必要的负担。而他,张丕声老师却连续接了四年,教了四届。四年来,课文内容没变,备课教案却届届变。他说:“我哪敢松一口气呀,老师不仅要备课本,更要备人。因人而异,才能因材施教哦。”因此,一届比一届教学负担更重,教学压力更大。逆来顺受,任劳任怨,是多年来张老师养成的癖性。从来是党教干啥就干啥。如果推让,如果不接,岂不是目中无领导,也丢一个军人本性。

年年教毕业班,年年瘦一身肉,成绩后面是瘦骨嶙峋。加上1983年9月,市教育局提拔他担任教导主任,这精力,这目光,这把老骨头就不仅仅是放在两个毕业班的教学上。要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教导主任可谓是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另外还有频繁的社会活动,一是民革成员,一是市政协委员,是在是公务缠身,身不由己。然而张老师从来都没又怠慢过,松懈过。他从事勤勤恳恳教书,扎扎实实工作。在他的个人年度工作总结里。我读到了这样的一段话:“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在党的关怀下,我有了政治地位,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前后判若两人。”诚然,政治上的精神负担消除了,前后判若两人,然而,工作上、生活上的精神负担呢?又哪里说就不存在!家住吉安市区,工资低微可怜。每次上下班,等车,搭上破罐子的公交车,住在政府分的水巷那间旧板房里,生活岂能轻松起来。1987年8月,当我从师专中文系毕业来到这里,两年多的朝夕相处,的确让我对这位老人感到无限敬仰。

五、人民教师,学为人师,身正为范

命运的轻舟把一个意气风发的我载到了这里。分在这样一个山旮旯的学校,三个年级九个班二十几位教师真是寒酸可见。红砖暗瓦,每人一间十个平方米的平房,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上摆着一盏戴玻璃罩的煤油灯,十年寒窗苦读镀上三年大学金,换来的就是这么一个铁饭碗,真是端着也叫冤。但遇到这么一位老人,遇到这么一位同行,上天给我的就只有大幸和大乐了。依然记得见张老师的第一印象,那是我第一次去听他的课时,坐在后排的一个空位置上,我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打量着你,精瘦瘦的,1米7几的块头还不足百斤。黝黑的脸上爬满无数的皱纹,不算饱满的天庭,纵横岁月流逝的痕迹,风蚀、霜蚀、冰蚀?上面,是雪色短发挺出一股硬性;下面,是条形脸蛋透出一股镇静。凸出的颧骨上,一双深陷的眼窝,架上一副老花眼镜,镜片里一双平静温和的眼睛,放射无限睿智和慈祥。一身退色的卡叽布中山装方显端庄和精悍,背景是斑驳的黑板。他伫立在讲台前侃侃而谈,语气是低沉短促的,清晰入耳。一篇《唐雎不辱使命》讲的是那个时期惊心动魄的一幕,让人聆听之后便历历在目。俯首低眉,注视课本,却是一页数行几百字硬邦邦的古文无声无息,经你一讲的确有如听评书,看电影,引人入胜,刻骨铭心。让我们听完一节课,既了解了唐雎不辱使命靠得是什么,又深深被唐雎的言行、气质、精神所感动。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些关键字词的含义和特殊句型的用法;欣然抬头,不算明亮的黑板上清楚地呈现出工整端庄的楷体粉笔字。由上而下,字词注释一块,特殊句型一块,人物分析一块,多像我父亲种的那块菜地,丰富而葱郁,顿显勃勃生机。一节课下来,只写下一黑板字,偷懒乎,偷工乎,突出重点,精益求精乎?只见你一节课下来,仪态还是那么端庄,神态还是那么从容,言谈举止还是那么不慌不忙,而枯燥无味的一篇文言文却变得那么津津有味了。同学们齐声朗诵,响遏行云,震撼心灵

由于住房紧张(当年和我一起分到青原山中学的师专生就有4位,第二年更分来了八位),老师们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办公。张老师虽身为教导主任,也和我们一样在房间里办公。他除了上课,就基本上泡在那个简陋、狭小、潮湿的房间了。上班时间不说,八小时以外,他也总是泡在走廊北面那个阴暗潮湿的房间,或备课,或改作业,或写文章。全然不理我们这些年轻人授课之余的喧闹和游戏,甩牌,摸麻将,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也不像我们上山捡松菇,摘毛栗,下田抓泥鳅,黄鳝,到水库里游泳、摸鱼。他喜欢默默地呆在属于他的那个小天地里,点上一根烟,静静地做着他的那些好像永远也做不完的事情。他睡得很少,他说:“人老了,睡意也老得消失了,不好好干,寂寞就会铺天盖地袭来。”他回家也很少。两年四个学期,他总是我们中出勤率最高的。家住市区,其他老师都是一周两三趟,家住农村的几乎天天回去。而他除了公差回家外,一般都是一周一趟。有时周日补课,周六就干脆一个人呆在学校。以校为家,是把耽搁的时间补回来,还是把美好的晚年奉献给这贫穷的山区,孤独的校园。我却不得而知。

六、茶话会上,蓦然回首,发现少了点什么;留下些遗憾,他正微笑着默默离开

时间:1989年7月5日,星期三上午, 地点:青原山中学初三(1)班教室

人物:全体教职工 事件:张丕声教师退休茶话会

主持人:彭声涌校长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室,环形摆着一些普普通通的课桌。中间腾出一块空地也摆着两张旧课桌,上面放着一包茶叶,几斤糖果,几斤瓜子,下面摆着一桶热开水。这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送别会,没有红纸装饰,没有黑字点缀。连对称的两块黑板也干干净净,不着一个雪白的粉笔字。会,是宴会;话,是送别;人,是朝夕相处的同事。借这么一个放暑假的机会,先把成绩单发给学生,作业布置好,把这些四面八方来的农家子弟放走。我们——青原山中学全体教职工32人凑在一起,聚在一起,借青原山清凉的山风叙叙情,说说话,挥挥手。为他,为这个十一年来,在这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工作的老同事——张丕声老师。

当几位女老师把茶点分好,把开水泡好。此刻,我看到坐在彭校长身边的张老,正默默注视着走进来落座的每一位教师。就要和同志们分别了,心里免不了生出一些感慨。话也就有了。张老首先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更谢谢大家对他工作布置的理解。他说:“人世沧桑,几度浮沉。如今,弹指一挥,又一个十一年过去了。期间,我做了些事,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缺点。比如:教导工作中创新的精神不够,领导教学改革的步子不快,方法太少,计划性不强。又比如:带这一届学生时,由于中途接班,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谁知道他们考的怎样?还要等些时间。呵,欣逢盛世,报国恨晚!记忆力衰退,精力一天比一天差,真是‘时光只解催人老’呀!现在退下休来,怕还会惦记着这里,惦记着你们。”

接着彭校长讲话。他说:“张老,张丕声老师是我们的老前辈,是学校的中流砥柱。他不顾年仅古稀,在退休报告早就批下来之后,在婉言谢绝了多方面的高薪聘请后,还依然带完这一届初三毕业班,这种对青原山中学的眷恋之情,热之心,同他那全心全意教书育人的忘我精神是分不开的,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他简单总结了张老十一年来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具体成绩,尤其是详细披露了他担任校长后,张老协助他做好的各项工作。彭校长的讲话措词诚恳而充满谢意,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惋惜和忧伤。他说:“如今,张老光荣退休,我就像失去了一条臂膀,借此,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表示我们最崇高的谢意。谢谢您,张老!”

简陋的教室里掌声如雷,张老站起来点头致谢。接着,大家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在一杯茶,一根烟的氛围里。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回顾了张老教学上的大师风范,工作中的吃苦耐劳,生活里的为人师表。更有为他人解忧排难的热心和热情。与他同龄的临时工老曹也说:“每到放寒假,张丕声写的对联就够他忙了。本来放假前的几天,教导处就有很多事要做。可是,他总是利用中午休息,或者晚饭以后,端半碗墨,拿一支笔,在没装玻璃窗的会议室,为所有的职工,还有一些老师,写上几十副对联。有一次,我看到他的手抖得厉害,就准备从厨房里端来炉盆,叫他考暖一下手再写,可他总是说不冷,不冷,一写,手就不冷不抖了,不要去端。他硬是坚持写了十几副。其实,我晓得他是怕麻烦我;还有,这方圆几个村庄,不管做起红、白事来,他们的对联、挽联都是请他写的,他可从来没推辞过。何况还有学校了的各种宣传标语。这些年来,光是写的墨,就够你来挑。”此时,我才知道张老能写一手很盖帽的字。不论毛笔、粉笔,钢笔、刻笔(刻试卷用),一律正楷。字迹端庄稳重,秀气间透出一股凛然正气。听说年青时,更见飘逸遒劲。

不知不觉,茶话会就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炎炎酷暑正在逼近,但教室里依然正欢。巍巍青原山,似乎也在倾耳聆听我们的畅谈。

2010-04-:32

(作者简介:—1990在青原山中学任教,现任教吉安五中。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民革成员。这是应青原山中学校庆70周年而作的一篇约稿。网名:蝶庄周。活跃在中国美文网、新散文网、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中。拥有蝶梦庄周博客和蝶梦庄周2009的空间。近作:《谁还能坚守在最后阵地》、《当榕树站成码头》、《永远的诗人》)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85111/

青山巍巍,颂教书育人新篇的评论 (共 14 条)

  • 雪儿
  • 雪灵
  • 晓晓
  • 龙行天下
  • 残留的回忆
  • 心静如水
  • 老党
  • 春暖花开
  • 剑客
  • 沉沦
  • 醉成记忆
  • 醉死了算球
    醉死了算球 审核通过并说 不知不觉,茶话会就过去了两个多小时。炎炎酷暑正在逼近,但教室里依然正欢。巍巍青原山,似乎也在倾耳聆听我们的畅谈。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问好作者!
  • 雪山飞鸿
    雪山飞鸿 推荐阅读并说 金色的阳光款款普照,爽爽的秋风吹拂着这个只剩一身骨头的老头 欣赏先生的佳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