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永和九年暮春的那场派对

2014-04-29 17:02 作者:真水无香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永和九年暮的那场派对

张新浩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处,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俢稧事也……”这篇书圣王羲之书写的28行,324字的散文,经过我十几年熬油点灯的反复临习,早已烂熟于心,倒背如流了。

二十八年前,给我教书法的李锷老先生带我走进书法的门槛。他教给我正确的练书习字的方法,纠正了我们好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让我们知道学书必须从楷书入门,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等,要循序渐进,未学会走路就先跑必然会跌倒。并且要求我们多读帖,仔细揣摩,领会书家笔意。指导我们认真临帖,告诉我们“字无百日功”,只要锲而不舍,方法对路,时间不长,就就会有明显进步。他给我们推荐了临习的帖子,让我们自己根据个人的喜好去选。但他要求我们一旦选定,就要心无旁骛,专心如一地下功夫好好临习,直到掌握贯通。他说选帖就像谈恋,一旦选定了对象,就不能朝三暮四。

行书推荐的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他告诉我们这是行书第一法帖。在临习了几年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后,我便开始临习《兰亭序》。

刚开始看冯承素的神龙本《兰亭序》的时候,感觉得它很平常,没有传说中说的那么神乎其神。但临了几年下来,自己写的不要说神似,光从外型上看也与原帖相距甚远。那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字,仔细一看每一个都飘逸灵动,神采飞扬,不可捉摸,这时我才知道这“天下第一行书”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历经岁月的磨砺,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传世精品。我为自己原来的浅陋无知感到羞愧。面对写了一叠叠的毛边纸,看到临写的那些糟糕的字,我有些知难而退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重拾兰亭,是在年过不惑之后。这么多年里,我走了很多地方,看过了历朝历代的著名的行书法帖和好多现代书家的作品,感觉那些东西和兰亭序相比,高下立断,判若云泥。现在临习,少了当年那些急躁和功利,多了些平静与淡然。过去临写,只是沉迷于对每个字的笔法、结构、姿态的玩味,对文章的内容倒真的忽视了。只模糊记得好像是记述一帮文人墨客一场聚会的应景之作罢了。我现在试着走进王羲之,了解他的情感世界,揣摩他写这篇作品时大时代背景,他当时的心境和所思所想。我想,我原来之所以没能临习好兰亭,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读懂王羲之,读懂《兰亭序》……

时光倒流1600多年,东晋永和九年的农历三月初三的上巳之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著名文人和他的爱子四十一人,在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修禊”盛会,会上每人应景赋诗,会后整理成册,王羲之应邀为这本诗集题写序文。文中描写了春和景明的阳春美景和兰亭周边优美的自然风景,抒发了他怡然自得的欢乐之情,和他对好景不长,人生苦短的感慨。

《兰亭序》之所以天下闻名,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相当关系。这位王羲之的铁杆粉丝对《兰亭序》爱的如醉如痴,据说他千方百计把《兰亭序》搞到手后爱不释手,形影不离。让当时的冯承素、赵模、韩道政、诸葛贞等人临摹,分赐近臣,在印刷不发达的年代,为这部作品做很好的宣传推广。死后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这种与爱帖生死相依的做法受到后人的诟病。存世唐摹墨迹公认以冯承素的神龙本”为是最好的摹本。

永和九年,因那场著名的派对载入了历史,兰亭,因《兰亭序》而成为历代文人朝圣之地和江南第一园林,《兰亭序》,这篇普通的序文因王羲之开一代之风气,树百代之楷模的的神来之笔得以千古流传。

写罢此文,已是色阑珊。掩卷起身,漫步于庭。周杰伦的那首《兰亭序》如泣如诉的歌声,随着我指尖的轻点在这寂静的春夜如行云流水般弥漫开来: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2014-4- 于传薪书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6455/

永和九年暮春的那场派对的评论 (共 12 条)

  • 雪灵
  • 荷塘月色
  • 晓晓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纤纤柳絮
  • 秋实
  • 婉约
  • 聿铭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赞!问候作者,欢迎来我空间踩踩!
  • 海虹

    海虹几年前,和战友们一起去过绍兴兰亭,踏访了曲径流觞之地,了解了《兰亭序》的产生经过,发了点思古之幽情。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