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访徐悲鸿故居

2014-03-21 19:48 作者:独步全球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河岸玉兰柳上开,塘水芬香人自来,三月江南轩窗悲,鸿马落满亭台墨。

三月,杨柳依依;分,花草萋萋。谁在三月玉兰花盛开时,许下一生的誓言,从此天涯执手,相扶远去。

芳香四溢的季节里,羞涩的告白,灿烂着一世动人的情缘,海棠盛开,朵朵争艳,朵朵醉意浓,醉了辗转的倾慕,醉了难忘的邂逅。

等不及了,既然春分已到,快出门踏青吧。背上单反,走上田野,走上吐着新绿的麦田,此时看农家炊烟渺渺,看农户的土狗像马一样在一路小跑,追随着主人奔向田野,感觉如此美妙、如此亲切,就像一副江南早春的农家快乐图画,那样舒适、那样温馨。那种浓郁平和的生活气息时时感染着踏青者,寻找一份心灵纯净和闲适。

宜兴,屺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享有“书香之地”的美誉,培养出了众多著名文人学者。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就诞生在屺亭镇上。

徐悲鸿故居位于屺亭桥塘河西侧,为砖木结构3开间阁楼房屋,占地518平方米,建筑面积115平方米。故居包括徐悲鸿原生活起居间、弟妹生活间、徐父授书房及一个天井。2000年经重新修建后已正式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瞻仰和参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徐悲鸿(1895.7-1953.9),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1914年习画于震旦大学,1917年留学日本,1923年入法国巴黎国立美术学校,擅长中国画、油画、素描。曾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出版有《素描集》、《徐悲鸿画集》等多种专集。

徐悲鸿,中国著名国画家、油画家,画“马”名家,是中国现代写实主义艺术奠基人,其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自成一派,一生热中国绘画与美术教育事业,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国画改革先驱者,被誉为“现代中国绘画之父”。曾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是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2年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徐悲鸿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6])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徐悲鸿在作画栩栩如生。

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发现和团结了众多的美术界著名人士。他培养的学生中人材辈出,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中坚骨干。他对中国美术队伍的建设和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无与伦比,影响深远。1953年9月26日, 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的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扁额。

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原名徐寿康,6岁时便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17岁就先后在家乡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师。有一次,徐悲鸿到一个亲友家去吃喜酒,许多有钱的子弟都穿着绸缎,徐悲鸿却穿了一件布大褂,因而遭到别人的奚落。从此他愤世嫉俗,立志不穿绸衣。为了在社会上谋生立足,他想进洋学堂读书,但父亲拿不出钱。他向别人借钱,可是谁也看不起这个穷小子。这使他深感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此后他一直以哀鸿自诩,并发奋绘画,终于成了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江苏省宜兴市内有条河叫塘河,河上有座石拱桥名屺亭桥。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塘河,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是一个整体,塘河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级,就像人类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塘河只有长到海洋那么强壮时才算成熟,塘河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过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塘河的精神内核,也是徐悲鸿画的精神所在。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塘河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塘河启发徐悲鸿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只学会了流浪的形式而非实质,他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爱情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问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塘河,塘河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感谢塘河,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就像徐悲鸿的马一样,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那才是我永恒故乡

春分江南,春暖花开。爱花,写花;爱春,写春;爱马,写马。至诚的文字,一字一句勾勒春的花絮,一章一节写意春的美丽,一季短暂的时光,浓缩了多少用文字写下的情怀。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草会记得一场的滋润,人会记得一季春的花红么?或许,春是希望,是万物复苏的开始,又有谁会错过这样的伊始呢。

期待,期待一片一片的颜色变成绿;期待,塘河一声一声的气笛变成墨;期待,悲鸿一笔一笔的水墨变成爱,等一声雷响,花开璀璨。

春分季节,花香飘逸,在充满温馨的苍穹里,盘旋着春天的情话,在写满相思的花笺上,积攒着月夜牵挂。几行诗句,为三月穿上美丽的修饰,为你停留永恒的思念,不敢奢望,你能把三月烟雨江南读懂,把水墨画的情节看破,但至少,你不能把我忘却,倘若,思念被时光变得卑微,我愿,今生醉在争艳的春花下,静静的把你眺望,岁月流失,你的容颜,在孤单的心里,依旧是春花掩面,娇艳绝伦,清新脱俗的气质,和优雅的款款莲步,醉了日夜萦绕在心间的等待

徐悲鸿故居,古墙、花窗、长门、铜锁;墨香、画逸、灯笼、塘河......我忍不住,翘首凝眸,把偎红倚翠的春看够,折断一枝玉兰花,剪下一段三月的时光,在红尘里,为你种植永恒的春天。

《独步全球》2014·3·21(春分) 江南·扶风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2384/

访徐悲鸿故居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