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三味”

2014-02-10 14:59 作者:武宝荣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武宝荣/文

读书是一种高级化妆,最地道的体现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一场盛宴,君不听“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使人懒惰,可以“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使人全能,可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读书能笑傲江湖,“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能净化心灵,“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读书这么好,应该好读书,尽量读好书,体会书好读,在此,我有一点小小体会,不敢班门弄斧,权当直抒胸臆,那就是,三个阶段,三种味道——

第一阶段,“苦味”。这个阶段,读书的人多属被动,目的在于升学、考试、改变命运,进而养家糊口、成家立业,高兴得读,不高兴也得读,必须练三伏、练三九,古时候的“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凿壁偷光”之事,我想主人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个中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因此这个阶段的读书,就和吃饭一样,纯属生存需要,不读无以解决温饱问题,不读无以安身立命,不读无以“优则仕”,因此只有拼着吃奶的劲儿发奋的读,别无选择。熬过这个阶段的人,很快会柳暗花明,熬不过去的人,兴许这辈子都谈“读”色变。在这个过程中,读书的人也许不大懂得读的方法,对于书中的东西,就是个猛“吸”,存放在有限的大脑空间里,只读有字书,只为读而读,头上压得像泰山,胸中憋着一股气,一门心思指望跳龙门,闯江湖,以至于毕业那天,恨不得将所有书本撕碎、抛洒,当做结束这场“苦”差的加冕礼。

第二阶段,“甜味”。这个阶段,在赢得了第一起跑线的冲刺后,多数人已经尝到了读书的甜头,小小的成绩有了,自信也有了,自然而然地对读书萌发出了一股好感,由此内心也滋生了主动读的动力,渐渐地视读书如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读书就闷得慌,不读书就心痒痒,简直成了生活的需要。读书人的目的,上升为解决被需要、被尊重、被认可的高度,盼望着定期不定期地与书本约会,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互诉衷肠。在读书的方法上,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知道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该如何读,心里有了谱,能分辨是非,对书中的东西开始“挑”,并且不再满足于只读有字书,还开始涉猎无字书,谋划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说,这个阶段也算是“苦”尽“甘”来。

第三阶段,“无味”。到了这个阶段,读书完全成了一种嗜好,和抽烟喝酒、唱歌跳舞、打麻将摆龙门阵没什么区别,读书的人不会将读书看做是学习,而是娱乐、休闲和找乐子的一种渠道,成为了生命的一个部分,完全不计较读书可以带来什么,因此能失去什么,很简单,因为爱所以爱;读书人的状态就像是瘾君子,根本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或者内在的动力,读起书来,也没有了什么酸甜苦辣之味,可以忽略为“无味”,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虽然无色无味,人却须臾离开不得,所谓“大味必淡”,而且这时候读书的效果也出奇的好,大概是应了古人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吧。这个阶段,读书是为了服务于人的内心需要,解决的是价值追求,完全将读书溶入人的躯体之内、血液之中,享受并且快乐着。因此这个时候,也就到了“甘”“乐”相随的时候,读书的人能将第一阶段“吸”进来的和第二阶段“挑”进来的东西,进行高效归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根据自己摸索的方法整合创新,形成新的东西“输”送出来,变成供他人读的内容。尽管如此,这个阶段的读书人总觉得值得读的太多、读过的太少,自己渺小得宛如茫茫书海中的一粟,欠缺感十足,越发的谦卑,于是下定决心要“活到老、读到老”,恰恰这种滋味,就是读书最美的滋味,如饥似渴,永无止境。

如此这般,由苦到甜,由甜到无,三种味道,循序渐进,由表及里,渗入心田,渗入骨髓。故此,读书的人,常读,常乐,乐在读中,乐在活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9426/

读书“三味”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