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碾房纪事

2013-12-16 15:59 作者:偏刀水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碾房纪事

邱佑发

不知从何时起,故乡那座灰蒙蒙的碾房就像一个从童话中走来的灰姑娘,伫立在故乡的石梁河边,虽说显得有些破旧,但却让人不觉中生出许多往日生活的遐想。

石梁河不知何时起就从我家寨子面前静静的流过,站在河边碾房的屋檐下,闻听河水轻轻地吟唱着动听的曲子从四季里走来,往碾房下流过,惹得碾房里那古朴苍老的石磨也情不自禁吱吱呀呀地跟着哼唱起来,在蓝天下,那么幽深,那么脆响、那么凝重,在石磨的吟唱声中背负了乡亲们许多艰辛、许多期盼、许多奋斗和许多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暖花开时节,河水从数九寒天的隆里苏醒过来,在透明的三月天挂着逗人的笑脸,轻盈地走来。寨子里看碾房的三公便打开闸门,让河水冲走一冬的沉寂。每到开闸时节,三公总要站在寨子里那颗故柏树下,去敲响那开闸的古钟,告诉乡亲们开碾了。于是人们寨子里的人们便闪开架势,三三两两地挑了玉米谷子去了碾房,亦或挑了肥料种子下地去,人们一年的企盼全都在三公敲响的钟声里萌芽。

天到了,河道开始肥壮起来,河水涨了,那沟沟叉叉与河道相连处,总有好多鱼儿,寨子里的孩子们便拿了背篼,箩筐前去捕鱼。这时三公便会从碾房的窗口里伸出头来,慢声慢气地对捕鱼的孩子说:“那鱼儿是我用米糠喂的哟,谁叫你们给我捞了?还不快点把鱼给我拿来,要不我准要到学校老师那里告你们去。”孩子们因惧怕老师,便乖乖的把捕捞的鱼送进了碾房。这时三公便忙着招呼孩子们坐下,然后又是给孩子们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猴子捞月的龙门阵,又是讲下河捞鱼的危险,又是忙着淘米煮饭,菜自然是孩子们捞捕的鱼了。这时的碾房里便飞出了一串串孩子们的欢笑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公是寨子里的长辈,长期为生产队里看着碾房,所以他和三婆就把碾房当成了家。其实三公的家在寨子里,因为三公的三个女儿出嫁到了外地,他没有儿子,他的女儿们好几次都想把他和老伴接到家里去居住,但他与三婆都不愿意,去过几次,没有住多久后又回来了。以至于他们把为寨子里的乡亲们打米磨面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把家也搬到了碾房里。

秋天在一个到处飞满萤火虫的晚悄悄走进了碾房。秋天的日子里谁家都忙,队上的晒谷场上晒满了金黄色的谷子和玉米。这是的三公便趁了碾房的闲时到队上的晒谷场上当起了义务管理员,帮着翻翻谷,收收堆,撵撵那些到谷场里来偷吃玉米和谷子的鸡鸭和麻雀之类,刚刚包产到户那阵,秋天里谁家要是忙不过来了,只要说一声,他和三婆还代为给需要的人家做晌午饭,整个秋天三公都是在碾房和晒谷场之间度过的。

记得那年我要到外面去工作了,临走时我去碾房看三公,想跟他道个别,去时三公正坐在碾房里的大石磨前往磨眼里添麦子,见我去向他辞行,他执意要留我吃饭。席间他拉着我的手有些伤感却又暖暖地说,:“看,还是你们这些后孙有出息,转眼间长大了不说,这下还成了公家的人,去吃公家的饭了,我是不中用了,以前还可以给你们这些娃儿摆摆龙门阵,现在摆龙门阵也没人听咯。”从三公的话里我听得出他对我们这些小辈的期盼和对自己的无奈,我知道那是三公这种在那个时代里生活的人,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男孩的一种心理上的痛。听了三公的话,我忙拉着他的手诚诚的对三公说:“三公,今后我一定会来看你的,还会来听你给我摆龙门阵。”

离开故乡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故乡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之间我回去看望三公好多次,每次三公看见我都好高兴,总是给我讲我走后故乡的变化,一会说这家今年又立新房子了,一会又讲那家儿子又取新媳妇了,每次讲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讲完别人,他总是又感叹碾房的生意越来越少了,话语中无不透出几分伤感。后来随着故乡经济的发展,故乡的碾房渐渐的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了,要不是三公还住在里面,在生产队包产到户时就差一点被当着队上的公有财产给分产到户了。后来我们寨子里的变化更大了,乡亲们盼望了几代人的照明用电拉进了寨子,寨子里的人家开始有了电视机、收录机、电动打米机、磨面机等电器了,碾房便失去了他应有的作用,看碾房的三公显得更加苍老了,在那年看碾房的三公三婆相继离世,碾房成了三公人生的最后驿站。

后来再回故乡,发现碾房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有座苍老的大石磨,还裸露于天地的风之间,默默地斜躺着。问及乡亲,才知碾房在三公去世后被当作柴禾卖给了镇子上的一个包工头。只留下了那磴大石磨成了寨子里人们对碾房、对三公、对往日生活的怀想。

邱佑发

不知从何时起,故乡那座灰蒙蒙的碾房就像一个从童话中走来的灰姑娘,伫立在故乡的石梁河边,虽说显得有些破旧,但却让人不觉中生出许多往日生活的遐想。

石梁河不知何时起就从我家寨子面前静静的流过,站在河边碾房的屋檐下,闻听河水轻轻地吟唱着动听的曲子从四季里走来,往碾房下流过,惹得碾房里那古朴苍老的石磨也情不自禁吱吱呀呀地跟着哼唱起来,在蓝天下,那么幽深,那么脆响、那么凝重,在石磨的吟唱声中背负了乡亲们许多艰辛、许多期盼、许多奋斗和许多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春暖花开时节,河水从数九寒天的隆冬里苏醒过来,在透明的三月天挂着逗人的笑脸,轻盈地走来。寨子里看碾房的三公便打开闸门,让河水冲走一冬的沉寂。每到开闸时节,三公总要站在寨子里那颗故柏树下,去敲响那开闸的古钟,告诉乡亲们开碾了。于是人们寨子里的人们便闪开架势,三三两两地挑了玉米谷子去了碾房,亦或挑了肥料种子下地去,人们一年的企盼全都在三公敲响的钟声里萌芽。

夏天到了,河道开始肥壮起来,河水涨了,那沟沟叉叉与河道相连处,总有好多鱼儿,寨子里的孩子们便拿了背篼,箩筐前去捕鱼。这时三公便会从碾房的窗口里伸出头来,慢声慢气地对捕鱼的孩子说:“那鱼儿是我用米糠喂的哟,谁叫你们给我捞了?还不快点把鱼给我拿来,要不我准要到学校老师那里告你们去。”孩子们因惧怕老师,便乖乖的把捕捞的鱼送进了碾房。这时三公便忙着招呼孩子们坐下,然后又是给孩子们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猴子捞月的龙门阵,又是讲下河捞鱼的危险,又是忙着淘米煮饭,菜自然是孩子们捞捕的鱼了。这时的碾房里便飞出了一串串孩子们的欢笑声。

三公是寨子里的长辈,长期为生产队里看着碾房,所以他和三婆就把碾房当成了家。其实三公的家在寨子里,因为三公的三个女儿出嫁到了外地,他没有儿子,他的女儿们好几次都想把他和老伴接到家里去居住,但他与三婆都不愿意,去过几次,没有住多久后又回来了。以至于他们把为寨子里的乡亲们打米磨面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把家也搬到了碾房里。

秋天在一个到处飞满萤火虫的夜晚悄悄走进了碾房。秋天的日子里谁家都忙,队上的晒谷场上晒满了金黄色的谷子和玉米。这是的三公便趁了碾房的闲时到队上的晒谷场上当起了义务管理员,帮着翻翻谷,收收堆,撵撵那些到谷场里来偷吃玉米和谷子的鸡鸭和麻雀之类,刚刚包产到户那阵,秋天里谁家要是忙不过来了,只要说一声,他和三婆还代为给需要的人家做晌午饭,整个秋天三公都是在碾房和晒谷场之间度过的。

记得那年我要到外面去工作了,临走时我去碾房看三公,想跟他道个别,去时三公正坐在碾房里的大石磨前往磨眼里添麦子,见我去向他辞行,他执意要留我吃饭。席间他拉着我的手有些伤感却又暖暖地说,:“看,还是你们这些后孙有出息,转眼间长大了不说,这下还成了公家的人,去吃公家的饭了,我是不中用了,以前还可以给你们这些娃儿摆摆龙门阵,现在摆龙门阵也没人爱听咯。”从三公的话里我听得出他对我们这些小辈的期盼和对自己的无奈,我知道那是三公这种在那个时代里生活的人,从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男孩的一种心理上的痛。听了三公的话,我忙拉着他的手诚诚的对三公说:“三公,今后我一定会来看你的,还会来听你给我摆龙门阵。”

离开故乡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了,故乡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之间我回去看望三公好多次,每次三公看见我都好高兴,总是给我讲我走后故乡的变化,一会说这家今年又立新房子了,一会又讲那家儿子又取新媳妇了,每次讲起来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讲完别人,他总是又感叹碾房的生意越来越少了,话语中无不透出几分伤感。后来随着故乡经济的发展,故乡的碾房渐渐的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了,要不是三公还住在里面,在生产队包产到户时就差一点被当着队上的公有财产给分产到户了。后来我们寨子里的变化更大了,乡亲们盼望了几代人的照明用电拉进了寨子,寨子里的人家开始有了电视机、收录机、电动打米机、磨面机等电器了,碾房便失去了他应有的作用,看碾房的三公显得更加苍老了,在那年看碾房的三公三婆相继离世,碾房成了三公人生的最后驿站。

后来再回故乡,发现碾房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留下的只有座苍老的大石磨,还裸露于天地的风雨之间,默默地斜躺着。问及乡亲,才知碾房在三公去世后被当作柴禾卖给了镇子上的一个包工头。只留下了那磴大石磨成了寨子里人们对碾房、对三公、对往日生活的怀想。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5864/

碾房纪事的评论 (共 7 条)

  • 一滴墨香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晓晓
  • 上官语柔
  • 烟雨斜阳
  • 晓雨润林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