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与外界交往

2013-08-23 17:25 作者:持觞问月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今天私欲横流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社会里,如何与外界交往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已经上升到一种专门的学科了。有谁敢真正地说谁是谁的真正朋友?谁又能真正的做到对朋友的彻底坦诚?恐怕事实总是不断的教训着我们,善良的付出也需要高度的警戒和设防。而这种警戒和设防是任何交往中所必须具有的。有朋友曾对我这样的说法提出异议,甚至说我缺乏对朋友的信任,我没有正面的回答他们,只是举了简单的例子,譬如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面对各种严格的财经制度一样,警戒和设防并不意味着对哪一位财务人员的不信任,而是在一定原则制度的规范下,你可以渗透到被允许深透的那一部位。但假如有一天你放弃了这样的戒备和规则,善良和真诚的付出就意味着将要用惨痛来作为代价了。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很明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这只是说明了民间在为人处事方面,总结出来的一种谨慎态度,但还不足以概括我们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否则不作具体甄别和划分的话,那真就有缺乏诚意之嫌了。

那么到底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与外界包括与我们的朋友们交往呢?我觉得与其说把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概括成一门艺术或技巧,倒不如把它看作是一种哲学。

中国的一位伟人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看看伟人是怎么看待交往的?都上升到革命的首要问题了。因此善良和真诚首先是有范围限制的。也就是说善良和真诚是讲究对象的,虽然现在我们心里没有具体敌人的概念,但有些人值得,有些人却不值得,起码这些应该还是要先搞清楚的。而犹太哲人也曾这样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倒是提醒了我们,任何事物都会发生变化,于是在洞察这种变化的时候,我们又不禁疑虑起来,曾经的朋友缘何又成为了敌对关系了呢?可能引用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的话便可以说明这种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了,那就是: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友谊。虽然那位政治家讲这句话的背景是论述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但细细想来,我们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利益驱动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程度和深度,利益也决定了人们之间的疏远关系。这是目前现实社会广为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于是就出现了交往的手段和技巧,在这种情形之下,难怪有人会耍尽圆滑之道,与人假面貌以亲近交往,最终为了利益堂而皇之或冷不防的去伤害别人,与其说这种人可能会一时得逞,但却无法永远如此,毕竟口碑的作用还是蛮强大的。我敢断定,大凡是只知耍手段和单纯注重交往技巧之人,一般都是没有思想的短见之人。有些人对此说法很不以为然,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解释为这是一种智慧和策略,殊不知所有的智慧和策略都是有其哲学成分蕴藏在里面的。就拿怎样理解永远的利益来作一下分析,我估计很多人恐怕眼里只剩下利益二字,却偏偏省略了永远。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做到永远,恐怕不会是靠伤害或以自我为中心来维系的吧?

中国儒学讲究的中庸之道曾经被很多人片面的误解,但正是这种中庸学说把一个个领会其要领的睿智者推向了人生的巅峰。在现代经营学中,以巧取豪夺的强霸行为或者说残酷盘剥等代表的奸诈行径早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取而代之的是温文而雅的绅士风度,以及“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双赢或多赢局面。这样的结果才是蕴藏着大智慧的长远利益。我经常把那些奸诈成性的所谓强人,讥讽为一枚残缺的铜钱,因为这类人总自诩为有铜钱外表那种绝顶高明的圆滑,但却没有铜钱内方的品质。真正的铜钱精神,的确也在外表的为人处世方面表现了极大的智谋和策略,甚至给人以圆滑的感觉,但其内心方正,决不会贪眼前之小利而出卖长远利益和大义原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品质,而指导造就这种品质的却是哲学思想,也就是过去常提起的世界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上个世纪初,哲学家们曾提出这样的一种观念,它既排除了大公无私,也排出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而是把这两种对立的思想进行了异化,或者说是调和。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曾把这种哲学称之为庸俗的现实主义哲学,甚至大加批判。然而,社会的发展似乎和我们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我们认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终于以变革的身份仓促的走到了我们面前。过去的信仰没有了,世界观免谈了,似乎所有的品质也伴随着原有的观念一起消失了。但人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总要让灵魂有所依托吧?因此,我倒是觉得不妨在现阶段,用“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哲学思想,指导我们与外界交往和为人处世,本着这样的哲学态度,就可以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以这一原则为中心,以中庸的共赢和铜钱精神为基本点,一切策略和智慧围绕着这些展开,我想会使更多的人具有更多的利益和机会,也会有更和谐愉快的合作局面。

记得中国还有句俗话:傻人有傻福气。我理解这个“傻”字恰恰反映了“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大智若愚的哲学思想,也证实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中庸共赢,更把那种“铜钱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

常言道“舍得舍得”,不舍不得。不论我们做真“傻子”,还是做假“傻子”一定要有付出。当你本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并用哲学中充满智慧的思维方式,用温和的中庸儒学宽容心态,把握“铜钱精神”要义原则,最终每个人都会发现,其实我们与外界的交往并不是手段和方法,而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哲学。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0239/

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与外界交往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