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时尚魅力和传统底蕴

2013-05-08 09:32 作者:香生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京都作為日本最大的觀光都市,在被誉为“天空之城的”京都艺术车站落成后,便把它作为自己的客厅,向外界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团,几乎没有不把它纳入参观景点的。

其实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从外表看它并不显著。站前广场也很小,更主要的是初来乍到的人,根本想不到在这么拥挤的中心地带会藏了这么大一个交通枢纽。

跨进大门,的确令人有些感觉错愕。一座中空的巨大内厅,两端开敞,以阶梯式电梯逐渐升高。呈一两端高,中间低的梭斗形长条谷地。顶部覆以曲面的金属网架和玻璃。进入大厅,首先会感到明亮的天空,给人一种深远和舒服的感觉。显然它并非是以高、大取胜,而是以科学的整合、利用和营销空间出彩,起到了真正的城市大客厅作用。让这看似一个整体,没有分层感觉的大厅,随地面向东西两翼不断升高,并在各个层面高度上与各层的使用空间都形成回路,使得位于不同层面的使用空间都融入大厅,而且在中间还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空中基盘。为未来发展需要的多层线路立交,预留下空中地面层。像这样集交通枢纽、城市形象、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于一体,又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本身就成了传统城市空间的延伸,消除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心理障碍。称为天空之城也非过誉,算为京都增添了一抹重彩。

还有说法把它的成功归就为,巧妙的利用了自然资源的设计。据说它向东向西的两个巨大端口,呈弧形伸向半空,引入清凉的罡风。利用半圆弧导引形的巨大玻璃天蓬,将两股强劲的风导入,汇合于厅内,加上南北两侧设置合理对流,使庞大的站厅温度适宜、空气通畅。据说季车站内凉爽舒适,整个大厅无需安装空调,节省了能源。我有些怀疑这种说法,“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吹东风和西风吧?”“天呢……?”尽管我这不合时宜的提问,当时很让有些人扫兴。

相对于艺术车站的时尚、尖端,清水寺街和八阪神社则表现出守旧和简陋。对于依山泉而建,因流水清冽,终年不断而得名的清水寺。我也不想多谈,“自古名山僧占多”这句话,普适信仰佛教的各国。其实风景也只平平,到是上香的人很多。以至在上山的路上,顺坡形成了清水寺老街。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艺伎、和尚、市民和游客擦肩而过,热闹非凡。不但有各类日用杂品、吃食百货、僧侣、神道、艺伎和他们一些特殊行业的行头,更有旅游纪念、民间工艺及各种低廉,难分真伪的玉石、翡翠、玛瑙、珍珠、珊瑚、水晶、各种宝石。较之奈良全面多了,最有意思的是,在街边见到了正在化缘的小和尚,想起记忆深处的一休哥。

真正能够让人领略到东瀛传统文化、民族宗教和特性的所在,无疑首推八阪神社。它隐身圓山公園内,这是日本最平民化的地方。据说供奉的主神是专管消灾解厄,生意兴隆的地区守护神牛魔王。当然在这里早已升级成牛头天王。其它的小神社,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挤挤挨挨、不知有多少。供的也不一定是人,或一盆美容水、或一砣怪石、或一种植物,花样百出。园内也有日式茶屋和高級餐馆,还有彩灯。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日式小吃摊,烧烤等,也有卖艺、卖画的,生意都很好。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逛隆昌的文庙坝、城皇庙那一带的情景,真是个民间神怪、百艺的汇集场所。(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值得一提的是,八阪神社有一座朱红色的西楼门,是现存最大的石牌坊居,这独特的神社标志建筑,高踞京都繁华的市街路口,正好俯视着日本祇园社的总本社。“光脚美女老灵额”传说中的艺伎就生活在这里。有人曾说,如果京都是整个日本的浓缩,那么祗园就是京都的浓缩,来京都不可不去祗园。在这个并不太大的街区,沿着主干道两侧都是商店,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无数条小街、小巷与之垂直交错,静静的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小巷之间常有小型运河相隔。从他们尊为歌舞伎始祖阿国开始,这种古老的职业,已不知传了多少代,岁月像流水一样地过去,而祗园的莺歌燕舞、灯红酒绿,依然如旧。这里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无缘,最多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充实其内涵而已。

好这一口的总津津乐道,这些身着彩衣和服、厚脂高髻、满插花饰的艺伎,如何秀美柔顺,如何具有内敛低调、摄人心魄的东方式性感。更强调其非妓女,卖艺不卖身,很受本地人羡慕的。我想在这或许是一种光彩职业,但并不认为和旧时秦淮河,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终是以色相歌舞、在筵前宴后,取悦那些酒足饭饱、一掷千金,寻欢买的男人。不必说得太高尚,有如二战时征召到前线劳军,入战地慰安妇营的艺伎又岂在少数?当然这扯得太远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25873/

时尚魅力和传统底蕴的评论 (共 7 条)

  • 剑客
  • 着墨
  • 雪儿
  • 岁月如歌
  • 浅笔抒写
  • 婉约
  • 王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