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灵魂的求乞

2013-05-03 16:03 作者:达舒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要去乞丐街?不能,不能,外国人禁止进去。”

一开始,兼任导游的司机举手加脑袋连连地摇着,拒绝得很干脆。可我们重返旧德里,就是为寻这条神秘的乞丐街,在再三恳求和金钱的诱惑下,司机的原则性还是比导游差些:“到那里,车不能停留,不能下车拍摄,否则就不能去!”拗不过我们,司机便来个约法三章。

印度街头,我们对这样的场景已习以为常,游客车还未停稳,乞丐们就纷纷从四下疾步蹿拥而上,争先恐后地伸手讨要,如见车窗关着,那些又黑又瘦的手便敲击车门,再指着自己的嘴示意着,厮声地喊着。在要不到钱物时,他们脸上那愤怒、怨恨的眼神,会让你心悸……。因而,这次出发前特意与司机调换好零钱。

哦,未想行此乞丐街,眼前这乞讨阵势的不同和壮观,完全出乎意外!

远远,就能看见街边的人行道上,排着一条长长的似蛇形般蜿蜒逶迤的乞讨队伍,一眼望不到边。

出世的寂静!这里几百人的队伍,竟没有任何声音。司机介绍这里每天一大早,乞丐们就会开始汇聚而来,他们静静地、自动地一个接一个呈单边“列道欢迎状”紧紧地挨着,有的坐着、有的蹲着、有的跪着。这里有耄耋老者,有黑瘦孩子,也不乏残疾人,但没有成年以上的女子女孩打扮的人;所有乞丐都默默地捧着碗钵,等待施主们往钵里投入钱币或食物。(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令人震撼的“安静”,仿佛更能打动乐善好施的心灵

“这里每天都会有不少有宗教信仰的富人,自发的、有规律的前来布施,很多都是专门开着车来的。”这位印度司机显然有点不安,本能的“国情结”,使他不愿把自己国家的另一面"真实"展示给外来人看,因而,虽然英语很蹩脚,却尽力地解释着。我沿着司机的指点看去,发现在乞丐队伍背后的街道上,除了停着不少豪华的私人轿车,大部分却是统一大小和颜色的中巴车。难道,这是有组织的统一行为?看来这些乞丐也是每天准时从各地坐着专车,被拉到这里来接受布施的。

布施者中多为身着华丽服饰的妇人,但令人特别感慨的,倒是我镜头中拍下的那个正在专注布施的年轻人,他穿着深蓝色上衣,神态高雅。我们到时正好看着他从停放在街头的高级轿车上走下来,手提着一个装满饼的大桶,沿着街道边,给乞丐们一个接个地发放着。

这样年轻的人,竟有这般慈悲心肠!这和2500年前在印度、在这片土地上所产生的那位创立佛教的年轻王子释迦牟尼,是一脉相承的吗?

苦行僧,又是我在印度街头感受到的另一道“风景线”

他们是最令人敬畏的“乞丐”。在印度随处可见,每每目睹他们神情超然地在眼前经过,总能让我肃然起敬,并引起我思悟万千。我没有去详细探究他们在追求什么,但形式上,肯定绝对是一种超乎肉体和物质的灵魂求乞。

这些苦行僧有的衣衫褴褛,有的着装鲜艳、有的甚至赤身裸体。听说他们为了修行而四海为家,偶尔也在寺庙里找些活干,但多数时候要靠乞讨或别人施舍为生。他们中有不少人属于突然看破红尘,于是将烦恼连同物欲一起抛开,一意求得自我心灵的平静,有的甚至是散尽万贯家财后,走上云游之路。

苦行僧的形象特别入镜,除了气质不凡、神态超俗,大部分全身着一色金黄色的衣服,赤裸双脚,眉间画一道长长的金红色。每当对着拍摄时,他们也都大大方方毫不回避。旅途中每次拍摄,导游都提醒我们别忘了要对他们予以尊敬的感谢,要给小费。

一次,我问一个乞讨到面前的“苦行僧”,他们与一般乞丐有什么区别,他坦然答道,“我们鄙视物质享受,乞讨,仅仅为了肉身的基本需要,填饱了肚子就不再索要财物和食品;街头乞丐则不同,不断乞讨,永无满足,即便超出生存需求,仍希望得到更多的物资和钱财。”

印度教文化不认为乞讨是件丢人的事,认为那是宗教哲学文化中社会自然现象的一部分,提倡施舍,认为施舍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认为富人有了可以施舍的对象,乃是成全他们通往天堂的桥梁。

噢,这是否告诉了一个我一直思之不解的答案:为什么贫富极端分化的印度,社会却依然和谐?是宗教文化平和了社会的这些矛盾,促成了印度这种奇特的乞讨现象?

古人曰:“食、色,性也。”乞食是一种人性本能。站在这样的角度分析,乞丐们仅是在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达到本能所需的目标,又有何不可?

品悟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在形形色色的乞讨过程中生存?

我们除了乞求获得生存的物质,还要乞求灵魂的升华。只不过乞丐、苦行僧表现为一种形式上的乞讨,并在乞讨中追求着满足;前者是生理上的求乞,后者是精神上的求乞。而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因环境和教育的不同,精神上所追逐的目标及层次也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乞讨方式,只是隐转了形式而已。

灵魂的求乞,是高于生存需求之上的,一种自我精神价值实现的求乞吧 ——

我想,今天在德里乞丐街上见到的那些布施的富人们,应是如此;在印度街头为了精神追求而四海为家的苦行僧们,是如此;2500年前释迦牟尼离开皇宫奢糜的生活,去悟道修行成佛,也是如此;中国唐玄奘历尽艰辛赴天竺取经,更是如此。

而不断乞讨,不断去占有超出需要的物质财富,似乎也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面对这些求乞的欲望,你的灵魂可有取舍?

(本文获《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征文大赛》一等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23829/

灵魂的求乞的评论 (共 7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