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达 尼――旅美散记(二)

2011-09-16 11:28 作者:hxl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达尼是我们进入美国专门替我们旅行团开车的第一位大巴司机,23个人坐一辆有69个座位且车尾附有厕所的大巴。达尼善始善终,从布法罗开到纽约,从纽约开到华盛顿,从华盛顿开到费城,又从费城送我们到华盛顿的里根机场,才与我们依依不舍挥手告别。

达尼,也是我平生结交的第一位美国朋友,我们有缘,一碰面,就面熟,有话想说,只是我这点“洋景滨”的英语,根本无法做深度交流,只是见面抛个“哈罗”,早上投个“猫宁!”后来,送他一幅我写的书法作品(一首唐诗),交换了名片后,他更是视我如亲人,上下车,给予更多的关。分手那天,拉我在林肯像前跟他一起合影,还推我到他的驾驶座上,示意我把好他的方向盘,给我拍照。此后,当他料到会有更多的中国朋友跟他合影,还特地去商店买了一身全新的衣衫。接着,跟我老伴照,跟老赵照,跟老王照,一个接一个地照过去,照过去,其景其情,久久难忘……

达尼,一个纯粹的美国黑人,但不属于浑身黑得发亮的那种。他笑起来,很憨厚,很腼腆;抓一把国内带的南瓜籽给他,接去就往嘴里送,不疑,不推,大方,洒脱;他很敬业,那么多的行李,他一个人装卸,活干得快捷利落,还绝不允旁人插手,把客人送到景点,就顾自爬上爬下,拚命擦车,维护自己开的车上每一颗螺丝都铮光发亮;他总是随呼随到,从不延误时间,处处替客人着想,为客人提供方便。听导游说,达尼很富有,但没有派头,没有架子,丝毫看不出他和其他人有多大的区别。在国内我读过一篇文章,说:在美国,富有的人,都不摆架子;同样地,出卖劳动力的人地位也不低。因为美国的劳动力实在太贵,请一个钟点工到家里打扫一天卫生要付400美金的工资,干更累的活付更多的钱。在美国,富人照样劳动,大家都是劳动人民,大家自然平等起来。看看,达尼便是一例。

美国人很有礼貌,达尼着意买一身新衣跟中国朋友拍照,就是一种礼貌;但又好像很不礼貌,自相识起,达尼一直都随口“何”、“何”的叫我,他明知我是教师,可他就是不叫我“何老师”。导游说,美国人的称谓其实相当简单,原先也只有AUNT和UNCLE,没有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的区别。可是到了现在,美国人除了父母祖父母外,其他的什么叔叔、阿姨、姑姑、舅舅都已经直呼其名了,称谓简化了,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年龄界限,见了上司和长辈就没有了拘谨和紧张感,没有了架子可摆,平等也就体现得更加透彻了,美国文化生机盎然,在不断演变进化中。

餐前饭后,导游常常坐在达尼和我中间当翻译,说到现任总统奥巴马,他也是黑人,他父亲是肯尼亚人,但他母亲却是美国白人,还是一位人类学家。他在白人家庭里长大,还随母亲一起在印度尼西亚等地生活过。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让他得到美国黑人的支持,也得到白人的支持。导游说,当初达尼投的也是奥巴马的票,他跟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很关心政治。达尼怕希拉里上台后,又回到克林顿的时代。他也认为克林顿是一位很不错的总统,在他任期内美国无论经济还是政治的情况都非常良好,象达尼这一类美国人不喜欢墨守成规而向往创造性,都希望美国的未来能有所改变。而奥巴马年轻,有活力,还有黑人的背景,代表了一种新鲜感、新力量。导游告诉我,一般美国人很忌讳问别人的政治倾向,比如竞选总统时,你投了谁的票,这好像是一种隐私,也是一种个人权利,一般是不会轻易向别人打听的,达尼例外。

返家后,按着名片上的邮箱,给达尼发去了我们的照片,屈指算算也该有回音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73203/

达 尼――旅美散记(二)的评论 (共 9 条)

  • 尔承
  • 兰儿
  • 剑客
  • 寒烟冷月
  • 疯狂侠客88
  • 梅花雪
  • 尘世
  • 慕容雪
  • 心的颜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