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金融学会,请告诉我外逃贪官究竟有多少?

2011-06-19 09:18 作者:沧海心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今天在报上看到了两条很有意味的报道,说穿了,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报道:一是6月16日《现代快报》载,央行网站刊发名为《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的报告精简版本,报告引用中国社科院的调研资料披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外逃党政干部,公安、司法干部和国家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驻外中资机构外逃、失踪人员数目高达至人,携带款项达8000亿元人民币;另一个是6月18日《新华网》载,中国金融学会第九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及调研报告评审委员会声明:中国金融学会第九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及调研报告评选拟获奖文章对外公示期间,一些读者反映,《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一文引用的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有误。经查,该数据来源于网上未经确认的不实消息。近日,有媒体将该文引用的错误数据摘编为新闻刊发,并被多家媒体引用转载,以讹传讹,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此,《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作者向公众诚恳致歉并郑重声明,文中有关外逃贪官、金额的数据严重失实,希望媒体及公众勿要采信。

显然,中国金融学会的矛头直指《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一文,并明确指出该文引用的数据有误。其实,对于广大受众而言,如果有一组数据出现在眼前或许可以相信它的真实性,问题是当两组数据“打架”时,还真的分不出谁是真猴王、谁是假猴王。其实,关于贪官外逃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2004年第4期《反贪工作指导》载:“目前,我国至少有4000名涉嫌职务犯罪及其他犯罪的嫌疑人在逃,有一些已经潜逃到境外,而他们所携带的赃款总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2010年1月12日,新华网公布:近30年我国外逃官员达4000人,人均卷走1亿元。而眼下,《我国腐败分子向境外转移资产的途径及监测方法研究》又爆出来新的“冷门”。

中国金融学会言之切切指责对方所说的“严重失实”吗?究竟谁孰是孰非,依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国金融学会拿出一套有说服力的数据来,亮亮家底,摆在桌面上,这样才能让大家信服,否则,你的喊叫像打雷一般响,也弄不下一个点来。

中国金融学会,你能告诉我中国的外逃贪官究竟有多少吗?如果不能,最好闭嘴。

事实上,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始贪官外逃、资金外逃便成为一种现象,并有蔓延之势,由于媒体的一致哑然,人们鲜有知晓其中勾当,见诸媒体的有原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三任负责人许国俊、余振东、许超凡,浙江省建设厅原副厅长杨秀珠,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河南省漯河市原市委书记程三昌等几十人。

为何有关方面对贪官外逃情况讳莫如深、进而遮遮掩掩呢?窃以为,一是某些当权者抱有“家丑不可外扬”心态,结果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引起百姓猜疑和不满;二是有些人担心一旦把贪官外逃情况揭了底,便会损害当前改革开放“一片大好”形势。其实,这种想法谬矣,将贪官外逃情况披露,天塌不下来,相反,世人还能看到国家严惩腐败的决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眼下,重要的是研究如何遏制贪官外逃、资金外逃策略和方法,找找原因,堵堵漏洞。因为大量贪官和资金外逃,早已暴露出制度上的严重缺陷,这种缺陷集中体现在遏制乏术,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来,如对官员外事活动、资金移动、家庭成员出境等方面均失之监督,且没能形成信息资源,几个部门都可能插手“过问”,结果是那个部门也糊里糊涂过去了,等到发现贪官跑到国外当寓公去了,才想起放“马后炮”;其二,现行调查制度,限制了限制司法机关的调查权,一直以来,司法机关不能对一个“没有劣迹”的官员启动包括银行存款、资金转移、出境等情况的调查,而且,即使获知某官员的疑似之迹,如果达不到立案,也很难通过限制出境来“圈住”嫌疑官员,何况有些官员在地方大多有着“权力圈”罩着;再就是财产申报制度形同虚设,没人能够知道那个官员藏金几何,官员只需要动动脑筋,便会把脏钱转到境外去。

如今,在异国他乡,众多老赖们正乐不思蜀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26751/

中国金融学会,请告诉我外逃贪官究竟有多少?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