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根廷印象(之二)

2011-05-18 16:14 作者:Nicky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阿根廷印象之二:

潘帕斯草原上的农庄

骆海鹰

到阿根廷旅游,阿根廷接待方往往也会把旅游潘帕斯草原作为游览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潘帕斯草原是南美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自然风光外,还保留着几百年来阿根廷的历史和文化,了解阿根廷这些历史文化,也是游客所喜欢的。

潘帕斯草原位于南美洲南部,是阿根廷中、东部的亚热带型大草原。北连格连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亚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东达大西洋岸,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潘帕斯”源于印第安丘克亚语,意为“没有树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较独特的一种植被类型。就地带性和气候条件而论,这里适宜树木生长,实际上除沿河两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为无林草原,一般称潘帕斯群落。草类中占优势的是针茅属、三芒草属、臭草属等硬叶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种双子叶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该群落的一大特点,特有种也较贫乏。地势自西向东缓倾。温,年量1000~250毫米,由东北向西南递减。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称“干潘帕”,除禾本科草类外,西南边缘还生长着稀疏的旱生灌丛,发育有栗钙土、棕钙土,多盐沼和咸水河;东部称“湿润潘帕”,发育有肥沃的黑土。

潘帕斯草原大部分已开垦成农田和牧场,盛产小麦、玉米、饲料、蔬菜、水果、肉类、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农牧业区,并成为阿根廷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心脏地区。它集中了全国2/3的人口,4/5的工业生产和2/3以上的农业生产。以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铁路、公路呈辐射状伸向全国各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现在人们到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主要不是去看草地,而是去游览在草原上的古老农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庄园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有的是普通农家牧人的宅院,有些则是历史名人、富豪、将军甚至总统的私宅别墅。这些庄园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但仍旧保留着原有的历史特色,有的不仅保留着原有古色古香的陈设,就连生产设施、仓房、牛栏、酒吧,也依旧是当年旧貌,成为阿根廷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曾于2003年11月和2007年8月两次去过潘帕斯草原,游览了两个庄园,品味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庄园的历史气息。

第一次去潘帕斯草原,我们起了个早,乘旅游车向布宜诺斯艾利斯北面走去。出了市区,水泥公路慢慢变窄,车辆也少了。走在草原上,公路上几乎见不到汽车。是不是我们出来早的缘故?有人这样问。我忽然想起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早先告诉我的——“在潘帕斯草原行走,开车一小时不会遇到一辆汽车,你才会知道潘帕斯草原有多大”。坐在车里望外看,公路两旁是已开垦的农田,要么是广阔的牧民种植的草地,要么是刚翻犁的大批耕地,要么是一片片大豆,偶然会看到停在田野上的中型拖拉机。我以为会看到大片的牛马群,但公路附近几乎看不到牛马。

我们的目的地是离首都123公里的一个就叫埃斯坦西亚·拉·班巴的农庄。汽车从水泥公路向右拐,走了几百米的土路,大片古树林掩映中的一片低矮小屋就是农庄。停车场的左前方是一排整齐高大的古树,宽大而泥泞的一条大道向远方伸去。这不难使人想到这是一条古驿道。农庄的房屋外墙被刷成紫红色,因此,房屋显得很耀眼(图1)。房屋的南面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地,草地上有许多高大的树木。靠近房屋的几棵大树下摆有几张长木桌和木椅。这是给游客用餐的场所。我们一间一间参观农庄的房屋,看着屋内的古老陈设,听着专门聘请来为我们服务的一位阿根廷历史博士生导游的讲解,感受一、二百年前的阿根廷历史。

这个农庄占地200公顷,其中10公顷作为公园,始建于1830年,阿根廷第二任总统曾在此居住过。低矮的房屋很不起眼,但里面的家具却很高档。古老而精致的欧式家具,如床、梳妆台、椅子,墙上的老照片等,基本按当时第二任总统住时的格局摆放。走进室内就仿佛置身于百年以前的居所。

这庄园建筑规模并不大,最显眼的是参天古树和古驿道、老庄园和老式家具,几乎没有现代社会的气息。凭这一点,这农庄吸引了许多阿根廷电影在此拍摄。今天的游客不多,连我们共三批、十几个游客,所以,庄园显得较安静。

到农庄旅游,吃阿根廷烤牛排和当地的一种手工馅饼是一项重要内容,但这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倒是骑马给我们大家以极大的刺激和体验。

这个农庄有几十匹马,供游客跑马。农庄没有专门的跑马场,要跑马就直接到草原上去,上百公顷的草地尽你驰骋。我们这批人没有一个人骑过马,看着一望无边的草原,连我们的女市长和女翻译都踊跃参与了。

马夫是一个高乔人。高乔人是阿根廷特有的一个种族,是白人与印第安人通婚的后代,很是高大、剽悍,但地位低下,只能在农村、在草原干农活、养马。我跨上马,接过马夫递来的马缰绳,按照我们平时的做法,把左右两根缰绳合在一起,转个圆圈,打了个“活结”。我的这个自己认为很平常的“打结”法,却让马夫傻眼了。他看看了我,问我是不是高乔人?得到否定回答后,他又问我怎么会打他们的“活结”,又说我高个子、高鼻梁很像高乔人。其实,我们老家也常常以这种方法打绳结的。可见世界各民族有许多生活方式是一样的。

我们神情紧张地骑上马,在马夫的带领下向草地走去。这些马很温顺,不夹它的肚子,不会跑起来。来到广袤的草地上,大家不由得让马小跑起来。草原被分割成许多大块,用篱笆围起来,据说是轮休,这块的草被牛马吃短路,就换一块,让这块地长草。因此,这里的草原一片绿油油。順着草地上的马蹄印,我们跑跑、走走,兜了个大圈。在潘帕斯草地策马驰骋,很是刺激,特别对我们这帮第一次骑马的人来说,感觉真是好极了,尽管屁股有些酸痛。

有了这种感觉,第二次去阿根廷,我特意安排代表团游览庄园,让大家也感受一下潘帕斯草原的气息。我原想仍安排到埃斯坦西亚·拉·班巴农庄,可下车一看,发现不是原先的农庄,而是换了另一个。

这个农庄的房屋比埃斯坦西亚·拉·班巴农庄要多,规模要大,但房屋没有埃斯坦西亚·拉·班巴农庄的精致,属于真正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庄,屋里的陈列多是普通农庄主的生活用品。这个农庄旅游景点的特点很明显,一是旅客很多,我们去的这一天就有几百人。为了适应旅客多的需求,农庄把一个大仓库改成餐厅,一次可以提供三、四百人用餐,餐厅中部还搭了个舞台,旅客一边吃牛排、喝酒,一边还可以欣赏阿根廷的民间文艺节目。二是专门设有跑马道。这儿不象埃斯坦西亚·拉·班巴农庄跑马直接去草地,而是在一条土路上走马,顶多小跑几步。这里还提供坐马车的项目,让旅客坐上马车,由马夫赶马走上一圈。三是服务人员较多。旅客一下车,就有披着阿根廷高乔人传统披风(一种中间开有洞,把头钻进去,披在肩上的披风)的男男女女在迎接你,妇女们还提着小篮让你品尝点心(图2)。在主屋,一位披着紫红色披风、穿白色连衣裙的年轻美貌的少妇格外引人注目,导游介绍说她是位阿根廷高乔女。她站在那里,脸上始终挂着微笑,让旅游合拍照片。与她拍照的旅客还真不少。我提出让她站在门口拍特写,她也欣然同意了(图3)。

两次游览潘帕斯草原,使人感到潘帕斯草原游的确成了有阿根廷特色的一项旅游项目。潘帕斯草原上有许许多多的农庄,风格大同小异,但它门都在展示着阿根廷的历史文化,成了赚钱的旅游业。当时,我就想,人家尚可把普通的农庄做成有特色的旅游事业,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效仿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119180/

阿根廷印象(之二)的评论 (共 5 条)

  • 错爱
  • 叶子
  •  シ戋 夏
  • 兰花草
  • 伊若雪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