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于学杰:《奇葩的皇帝与奇葩的城门》(话说北京系列节目之二十二)

2019-10-26 17:56 作者:随心所欲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作者:于学杰

北京作为具有八百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一砖一瓦都藏着历史,刻着故事

北京的城门是深藏在古城深处的历史印记。拱卫京城的城墙,其实是最有京味的要素。北京的古城墙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代至民国。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都在这里充分展现。

明代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正统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三位皇帝都为建设古城墙、城门,作出过卓越贡献,其中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皇帝中的奇葩人,是明代经历最奇特的一个皇帝。

(一)奇葩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创造了明代皇帝史甚至是中国皇帝史上的多个第一:

1.两次被囚,两次登基。特别是第一次被囚,是被外族瓦剌部活捉的。(在中国历史上,北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被外族俘虏,受尽折磨与屈辱,最后客死他乡。)而英宗仅仅被俘一年毫发无损,便被送回了京城。不能不说是奇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回到京城被已登基的亲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尊为太上皇,并被安置在皇宫外的南宫居住。名为太上皇,实为囚犯。既不能自由行动,也享受不到“太上皇”待遇,甚至缺衣少食,还要靠皇后纺纱、刺绣卖钱贴补生活。这和清朝的太上皇乾隆皇帝相比,真是天上人间。

2.决策定都北京,重建北京内九城,居功至伟: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北京的宫殿营建告成,次年首都就正式由南京迁到北京。不料,新皇宫启用未及百日,上朝办公的前三殿(奉天、华盖、谨身)遭火焚毁,朝中顿时议论纷纷,不少人要求停止迁都北京。朱棣力排众议,坚持定鼎北京,但未重修三大殿。英宗皇帝的祖父仁宗皇帝和父亲宣宗皇帝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完成迁都、定都的事业。

英宗朱祁镇继位的第一年(正统元年1436年)即命太监阮安及官员沈清、吴中督率数万军民兴建北京城门工程。这是继永乐皇帝之后对北京城的再次大规模重建,标志着英宗皇帝已决心解决定都问题。

英宗朱祁镇为了显示朝廷不仅有丰富财力修建京师(内)九门,同时也要表明自己作为少年天子有超人能力调动军民数万人同时修建京师(内)九门,因此将九门中的丽正门改为正阳门(即前门),文明门改为崇文门,顺承门改为宣武门,平则门改为阜城门,齐化门改为朝阳门。

英宗不满八岁登基,稍定之后,便立即将五座城门易名,不能不说寓有政治意义。例如朝阳门之“朝”,有专指臣见君之意,朝阳则有群臣朝拜皇帝之义,言外之意,即皇帝虽幼,但也不能君臣颠倒,可见其威严寓于其中。又如左崇文(门)、右宣武(门),则表示国家必须文治武安。

3.废除殉葬的“盛德仁义之举”:

大概由于幽囚的经历使英宗较能体会别人的苦难。他恻隐之心大动,不顾身边有人反对,下令释放被囚禁了55年的“建庶人”,说来可怜,这位被冤狱囚禁了一生的老翁重见天日时,竟不能分辨牛马。

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大年初十六,英宗临终前在遗诏中明令从自己开始废止宫妃的殉葬!这大慈大仁的嘉行懿德,在最后为英宗朱祁镇本不出色的形象添上了光彩的一笔!

还有英宗执政时期值得称颂的优老之政:65岁以上免服官府差役,70岁以上发放粮食钱帛。

(二)奇葩的城门:笔者在《北京的城门故事多》、《北京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城门》两篇文章中已略有介绍,主要是讲明英宗执政时期重建的内九城城门个个都有传奇,都有精彩的故事。搜搜《百度》便可得到满意的答案。

例如:正阳门是走“龙车”的,只有皇帝的轿子才能从此门通过。

比如西直门,是专走“水车”的。这“水车”是插上龙旗专到北京西郊玉泉山给皇宫拉甜水(山泉水)的。因为解放前,北京城里大部分是苦水井,皇帝及宫里的人是不能喝苦水的。

再如,阜城门是专走“煤车”的。从京西门头沟挖出来的煤要经过这道城门运到城里,这一景观又称“阜城梅花”。

北京的城门与城墙,与过去的历史有很深远的渊源,尽管它们在许多地方已经旧貌换新颜,但总的说来依然古旧,布滿着已逝岁月的痕迹和记录。

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忘记重温老北京城的味道!

2019年10月24日写于北京海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zeqbkqf.html

于学杰:《奇葩的皇帝与奇葩的城门》(话说北京系列节目之二十二)的评论 (共 6 条)

  • 浅月若寒
  • 残影
  • 听雨轩儿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