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于学杰:《紫禁城记忆(之五).故宫“门海”之谜》

2020-05-11 10:30 作者:随心所欲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紫禁城记忆(之五).故宫“门海”之谜》

(话说北京系列节目之四十六)

作者:于学杰

故宫(紫禁城)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宫殿群。自1420年建成六百年来,故宫以它特有的魅力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故事,一砖一瓦都很精彩。

紫禁城以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露天陈列的珍贵文物也十分惹人瞩目。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的宫殿前放置的金属大缸。

故宫内殿宇楼阁,鳞次栉比。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极易着火,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将会使这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化为灰烬。紫禁城的设计者们,建设之初就考虑了防火问题,并为预防火灾,而设置了一系列的防火设施。古人在宫殿前设置这些金属大缸,称之为“门海”。即门前“大海”也。门前有了“大海”,砖木结构的殿宇楼阁,就不怕火灾了。因此,这些大缸也被称之为吉祥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那时这些大缸是用来灭火用的,每囗缸可贮存水约3000多升,如同一座小水池。根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内曾有大缸308囗,由于历史变迁,现仅剩200余口。这些大缸在清代归十多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杂役从井内汲水,一担一担把缸灌满,天保证缸内水质干净,不腐不臭;天保证缸内水不结冻,除了在缸口加盖之外,还在缸外套上一层厚厚的棉外套,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石圈内点炭火,昼不熄,使缸水不冻,直至大地回。一旦失火,这些大缸内的清水,即时可取,所以说,对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有一定的防火价值。

紫禁城里的大缸按质量分为三类。最珍贵的是铜鎏金吉祥缸。这种缸明代铸造的数量较少,到了清代多起来。在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乾清门的两侧,都陈列着这种鎏金大铜缸。

如今乾清门前仍放置着五对鎏金大铜缸。每只高约1.2米,直径约1.65米,缸上部表面均铭刻着双钩阴文楷书“大清乾隆年造”六字款。大缸两侧都饰兽面纹铺首环耳。

在鎏金大铜缸上有累累刀痕,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大肆掠夺,铜缸上的鎏金也沒能逃脱厄运。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摧残我国古代文物的历史见证。

其中有一种称为“烧古”的青铜缸,它们大都是清代制造的,其外表如涂上了一层黑漆似的,乌黑油亮极为雅观。景运门和隆宗门前各有一对烧古大缸。每只高约1.2米,直径约1.8米,缸上部表面均铭刻双钩阴文楷书“大清乾隆年造”。

另外有一种铁铸的大缸,是明代制造的,均比较粗糙。缸上侈下敛,两旁安有素耳铁环,古朴素雅。

据清代档案记载,当年铸造大缸,耗费了相当数量的铜。直径五尺(清尺,约1.6米)的,重3392公斤。每口缸的制造费用约合白银500多两。何处陈设多大的缸和数量多少,当时都有一定的规定。前三殿等重要场所,放置最大的鎏金大铜缸,东西六宫等处,放置较小的青铜缸和铁缸。

这些大缸,在大火面前究竟能起多大的作用呢?一旦烈焰冲天而起,几只高不过几尺的吉祥缸,又如同杯水车薪。解放后,故宫配备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并制定了各种安全防火措施与制度,这些昔日的“门海”就变成了真正的陈列文物了。

(资料来源《故宫历史档案》2020年5月11日写于北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wmhbkqf.html

于学杰:《紫禁城记忆(之五).故宫“门海”之谜》的评论 (共 2 条)

  • 浪子狐
  • 清眸流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