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土锅情

2019-12-01 10:04 作者:项文辉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前不久,回了一趟老家,在楼上看见那口闲置多年的土锅,勾起了无尽的回忆

从记事起,这口土锅就是我们一家人的主要家当,烧水煮菜大都靠它。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家里穷,“此物最相思”的红豆成了隔天不隔顿的主菜,红豆不好煮,既费柴火又费时间,那时候,用的是老虎灶,灶口大,灶窝空而宽敞,那灶洞就像难以装满的大象肚,父亲一天辛苦扛来的五六捆柴就只够烧两三天。为了统筹利用,他就在灶上抠一个洞,妈妈煮饭的时候,就把土锅支上去,等饭煮熟了,土锅也开始冒着诱人的清香。

我的父母很勤快,平时是很难跟我们兄弟姊妹一起吃中午饭,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煮饭,父亲早早把农具准备好,饭熟后随便吃点,留下我们的份,带着多余的饭菜就上山了,一去就是一整天,渴了喝点冷水,饿了嚼嚼冷饭。我们每天中午放学,喂完鸡猪后,自然地在灶窝里把那口土锅轻轻抬出来,里面有父母留给我们热乎乎的饭菜。

最使我难忘的是,有时候,父母把剩菜吃完,会重新煮一锅香喷喷的红豆等我们。这段情这段事,是父母对儿女至深的呵护和关。母亲在上山做活之前,在土锅里放上洗干净的红豆和适量的水,再用一个土碗盖好锅口,有时候还会放点腊肉,舀些水盖圆碗缘,然后支在灶窝里,用那些辣烘烘的火炭和灰把土锅严严捂住,只留锅口。待我们放学回来,把土锅抬出,轻轻揭开小碗,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口水直流。

每天放学回家后,我们兄弟姊妹几个作好分工,有的找柴,有的喂猪,有的煮饭。那些年,我们一家最常吃的就是红豆下青菜下白菜。只要在土锅里加点水,待汤涨后把菜洗净放去进煮熟就行。这样的菜虽简单,不是什么大酒大肉,但加上一碗手冲辣椒蘸水,还是很下饭的。

季时节,遇到天气转阴,父亲会把房前屋后的垃圾扫拢,中间放上几个火炭,待火旺的时候,母亲就把土锅放进去煮红豆。我们兄弟姊妹会围着火堆烤火。我们兄弟几个有的做作业,有的烧玉米,姐姐和妹子,经常就是学习绣花。等土锅“噗噗噗”冒出清香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在火里笑”这个百猜不厌的谜语,会让我们笑得前俯后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着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慢慢长大,一土锅的菜已经不够一家人吃,父亲到县城买了一口大锑锅,平常煮菜就用它,土锅就专门用来煮红豆。看着那口大锑锅在亮堂堂的火塘里欢笑,土锅犹如一位失落的矮个子老头,蹲在一边默默沉思。

进入九十年代,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大锅小锅、烧锅炒锅都不缺少,土锅自然很少有机会露面了,我们也渐渐把它淡忘,平时很少想起它来。我参加工作后,大酒大肉吃多了,遇见城市人情淡薄的次数多了,反倒留恋一家人围着一口土锅转,那种其情浓浓其乐融融的日子,至纯至真至爱,是我今生今世永远难以抹灭的乡愁。

母亲还健在的时候,我每次回家,她都要拖着佝偻的身躯用土锅煮腊肉煮红豆,用石磨推豆腐做连渣捞,每每看到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一边跟我温情叙旧一边唠叨,用高压锅煮出来的红豆没有用土锅煮出来的好吃。我会一边吃一边答,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了,年轻人都忙着去做事,为了方便嘛,哪个还有时间用土锅、石磨来磨时间。每当母亲听到我这样的解释,脸上总是浮现丝丝茫然。

随着父母亲的过世,我家的土锅也慢慢淡出视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那让我魂牵绕的老屋,住着老兄弟一家人,现在,都置有电饭煲、电炒锅、电磁炉、取暖器、高压锅、电冰箱等什物,四五捆柴就够烧一年半载,哪像我们小时候,如果遇到个把星期天或阴天,房前屋后的树木疙瘩都被搜干刮尽。现在,要煮饭煮菜,只要电一插就解决了。

看着这口静静地躺在楼上的土锅,满身尘埃,就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书籍,它的故事,不仅仅是我们一家人的生活缩影,也是时代变化的历史见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gvibkqf.html

土锅情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