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一死谈何易,看得分明胜丈夫——桃花夫人息妫的传奇人生

2020-08-19 12:11 作者:龟山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古希腊神话中,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因争夺美女海伦而引发的,结果这场战争总共持续了十年。同样,在中国的秋时期,有三个诸侯国也竟因一个女人而发生了三次战争,结果直接导致其中两个诸侯国国君相继死亡,而这个女人也因此从一个国君的夫人被迫成为另一个国君的夫人。后来,她虽再次丧夫守寡,但巧妙平息了其小叔子篡权夺嫂的阴谋,并先后扶持了自己的两个幼子成功登上君王之位。她就是有着“桃花美人”之称的息妫。

尽管息妫在历史上的名气很大,但令人遗憾的是关于她的事迹记载却不够详实,如《左传》《吕氏春秋》《史记》《列女传》以及清华简《系年》等。其中,《左传》记载息妫的言行最为可靠,分别见于鲁庄公十年(前684年)、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以及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共有四处。在这四处总共不到四百字的描写中,我们仿佛不难想象,息妫这位美人是怎样度过她人生中最艰难也最难忘的二十余年时光,又是如何从一个纯真无邪的美丽少女逐渐蜕变成为一位练达老成的国君夫人。

一、“弗宾”之怨

庄公十年:“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曰:‘吾姨也。’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楚子从之。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左传》)

息妫的原名已经不可考。她原是陈国人。陈国先祖为舜的后裔,因为居于妫水之滨,“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史记·陈杞世家》)。后来,息妫嫁于息侯(息国国君),故称为“息妫”,也称为“息夫人”。按照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通婚惯例,若一国国君娶妻,一般要求配偶应该是另一国国君的女儿或者姊妹。因此,息妫很可能是陈国国君的女儿或姊妹,属于公主级别的人物。

鲁庄公十年(前684年),蔡哀侯先娶了息妫的姐姐,而后息侯娶了息妫。如果不出意外,息妫本来可以安心地过好她的国君夫人生活。但命运之神总是喜欢捉弄人。息妫在出嫁到息国的途中,须经过蔡国,结果蔡哀侯竟然堂而皇之地以姐夫的身份强行拦阻她,并请求与她相见,即《左传·庄公十年》所谓的“止而见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然而,按照当时的礼仪,贵族阶层的男女交往有着较为严格的礼制规定。《礼记·内则》:“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楚成王进入郑国接受享礼,享礼结束后,里郑文公夫人芈氏送楚成王到军营;当时的大臣叔詹就认为楚成王没有遵守男女有别的礼法,并据此断定楚成王不得善终。又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吴人攻入楚都,楚昭王带了他的妹妹季芈等逃走,半路遇险,差点丢掉性命。而他的侍卫钟建挺身而出,背着季芈,跟着楚昭王继续逃跑,及时把她救出来。后来楚昭王复国,要替季芈寻找夫婿,没想到季芈却谢绝道:“作为处女,应该远离男子的。钟建已背过我了!”楚昭王一点就通,于是就把季芈嫁给了钟建。由此可见,蔡哀侯这种“止而见之”的荒唐做法同样是不符合礼教的,显然无法被尚未过门的少女息妫所接受。

那么,蔡哀侯为什么要拦阻息妫呢?当然是出于想一睹小姨子的美貌。对于息妫的美貌,《左传》并没有进行正面的具体的描写,而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手法,如蔡哀侯想求见她乃至想占有她,息侯怒发冲冠而邀请楚文王攻打蔡哀侯,楚文王为得到息妫而消灭息侯,楚文王的弟弟令尹子元欲引诱她等方面,来塑造出息妫那倾城倾国的容颜。

据《左传·桓公十七年》记载,蔡哀侯在做国君前曾长期生活于陈国,因此他对貌若天仙的息妫应当早有所耳闻,乃至垂涎欲滴。而当蔡哀侯在成功拦阻息妫并亲眼目睹她的绝世美貌后,霎时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以致对她做出更加过分轻佻的言行,意图强行霸占她,抢她为妻,正如《左传·庄公十年》所谓的“弗宾”。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息妫甚美,则此所谓弗宾,盖有轻佻之行。”又,清华简《系年》第5章:“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资治通鉴》汉纪四十五:“妻略妇女。”胡三省注:“妻者,私他人之妇女,若己妻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清华简《系年》第5章所谓的“妻之”,与《左传·庄公十年》所谓的“弗宾”意思大体相近,是指蔡哀侯对息妫极端的不礼敬,意欲抢她为妻。

应该说,在春秋时期,蔡哀侯这种欲抢娶小姨子息妫的想法本不足为奇。根据周礼的媵婚制度,古人嫁女往往让姪娣陪嫁为妾。如狄国国君把两姐妹季隗、叔隗嫁给晋文公,但晋文公毕竟不是蔡哀侯,他并没有全部收纳,而是懂得分享,将叔隗送给了赵衰。据《左传·庄公十年》记载,蔡哀侯在强行阻拦求见之前,即呼“息妫”为“吾姨”,其本意正如俞樾《群经平议》所谓“盖谓是(息妫)本吾娣媵之属耳”。但问题是此时的息妫并非在家待嫁的处子,而是已被确定出嫁给息侯的夫人。因此,蔡哀侯这种“弗宾”的想法和做法就违反了人伦,其结果自然会引起息妫的怨愤之情。此时的息妫毕竟年轻气盛,未能做到忍辱负重,故将自己在蔡国所遭受的羞辱向息侯控告。不料,息侯竟义愤填膺,怒发冲冠,大耍“借刀杀人”的阴谋诡计,主动请求楚文王假装讨伐自己,以引诱蔡哀侯出于同姓和姻亲之理而来救援自己,从而导致蔡哀侯被楚文王羞辱,俘虏至楚国。

二、“未言”之悲

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左传》)

息侯为保护自己被欺负的女人,蔡哀侯欲血洗自己被俘虏的耻辱,两人皆求助于楚文王。对于他们的请求,楚文王都顺水推舟,欣然同意,一来让息国欠个人情,二来教训一下蔡国,三来抢娶美人息妫,四来扩大楚国版图,五来立威诸侯,一箭多雕,何乐而不为?据清华简《系年》第5章记载,鲁庄公十年(前684年),蔡哀侯由于息侯的诱骗而被俘虏,故他对息侯怀恨在心,并在楚文王面前极力赞美息妫的容貌;大约在鲁庄公十一年(前683年),楚文王因贪恋息妫的美貌,便借口到息国设宴招待息侯,趁机袭杀息侯,并如愿以偿地带走息妫。但《左传》把楚文王消灭息国的史实放在“鲁庄公十四年”一节中写,应该是属于补写的手法。

据《左传·庄公十四年》记载,息妫面对楚文王时,始终未展欢颜,沉默不言。女人能忘记肉体上的伤痛,却永远无法忘记精神上的羞辱。对于息妫而言,自己被迫改嫁楚文王就是精神上的羞辱,因此她见楚文王时始终“未言”,以此表示抗议。她,或许后悔自己当年没能沉住气,一股脑儿地把蔡哀侯调戏自己的事情全部告诉了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的息侯;或许懊悔自己当时没有随息侯死去,无奈接受改嫁楚文王而苟活于世。因此,当楚文王不断追问她为何一直不愿主动与他讲话时,她不禁失声痛哭道:“我一个女人,伺候了两个丈夫,纵使不能去死,又能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息妫那句“吾一妇人”的话语,向楚文王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手无寸铁、身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却一下子抓住了楚文王的心。因此,楚文王在获悉息妫的“未言”之悲后,其内心自然五味杂陈,既对息妫的不幸遭际产生同情和愧疚之情,又对息妫的贞洁观念生起欣赏和敬佩之意,并由此推断出息侯的死亡以及息妫的痛苦皆由蔡哀侯一人导致。于是,楚文王就把心中的怒气转嫁到蔡哀侯身上,决定出兵攻打蔡国,意图借此来打消息妫的怨气,进而赢得息妫的欢心。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七月,楚军攻入蔡国,再次俘虏了蔡哀侯,蔡哀侯自此再也无法踏足蔡国,一直到死都被拘禁在楚国。

从自己出嫁到丈夫去世,息妫与息侯共同生活不到两年,似乎也没有给息侯生下一男半女,其间她或许也曾埋怨过息侯自取灭亡的愚蠢行径。但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楚文王当年带她回到楚国后,对她宠有加;直到鲁庄公十四年(前680年),她在楚国大约生活了三年,竟然为楚文王先后生下两个儿子:楚堵敖和楚成王。由此可见,息妫对楚文王还是有感情的。

鲁庄公十九年(前675年),楚文王抵御巴国入侵不利,率军返回,掌管城门的鬻拳认为败军之君无脸回国,故拒绝楚文王入城。楚文王被迫率军转战黄国,但在战胜回国途中却不幸因病去世。历史经常会重演。楚文王的父亲楚武王也是在率军亲征途中死去,但楚文王的母亲邓曼却认为只要军队不受损失,国君即使死于征途中,那也是国家之福。因此,楚文王也算是一位为国捐躯的深明大义的国君。至此,息妫与楚文王大概共同生活了八年。其间,她时常伴随着楚文王南征北战,自然见识到楚文王文韬武略绝非息侯所可企及,于是就慢慢发现楚文王才是自己的如意郎君。而楚文王对她也是万般宠爱,以至于自己去世时还非常信任地把整个楚国托付给她。

三、“未亡人”之叹

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御人以告子元。子元曰:‘妇人不忘袭雠,我反忘之!’秋,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左传》)

庄公三十年:“楚公子元归自伐郑,而处王宫。斗射师谏,则执而梏之。秋,申公斗班杀子元,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左传》)

可以说,息妫早已死心塌地爱上楚文王,因此她在楚文王去世后就不可能会再接纳其他男人。况且,她跟同其他寡妇不同,她要在接下来残酷的政治权谋斗争中,把家计和国事安排得稳稳妥妥,为死去的丈夫守护好楚国的江山,并扶持幼子顺利登上君王之位。

楚文王死后,息妫的长子堵敖继位。鲁庄公二十二年(前672年),堵敖因担心弟弟熊恽威胁到自己的王位,欲杀害熊恽。因事机不密,熊恽出逃到随国,随即在随从的帮助下,和随军一起反攻,袭杀堵敖而自立为楚王,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成王。据《左传》记载来推算,此时的楚成王大概只有八九岁,羽翼未丰,还无法独自应对纷繁复杂的乱局。由此可知,站在楚成王背后操持着楚国权柄的应该还是他的母亲息妫。为了得到楚国贵族的支持,在息妫的指示下,楚成王任命他的叔叔子元为令尹。

然而,令息妫没有料到的是,小叔子令尹子元并不满足于权利的攫取,反而日益垂涎于她的美色。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某一天,贼心不死的令尹子元居然明目张胆地在息妫的寝宫旁加盖馆舍,演奏万舞来向息妫传递求爱之意。面对小叔子无礼的挑逗和引诱,息妫泣不成声,当着她身边下人的面,忍不住地哀叹道:“先君楚文王是用这种万舞来操练军队,备战打战。现在令尹不把这种万舞用于讨伐仇敌,反而在我这个未亡人(寡妇自称)的身旁演奏,不也很荒唐、很奇怪吗?”在这里,息妫自称“未亡人”,向令尹子元委婉地传达了三层意思:一是说明自己是身份高贵的国君遗孀,你令尹子元不能欺负一个国君遗孀;二是举出亡夫楚文王为国捐躯的事例,来反衬你令尹子元贪图美色的不齿行为;三是表明自己是待死之妇人,将对丈夫楚文王守节,不再有改嫁他人之心。侍奉息妫的下人立马心领神会,把息妫的这番话报告给令尹子元。令尹子元听后顿生惭愧之情、爱怜之心,不禁感叹道:“妇人尚且不忘记攻打仇敌,我倒反而忘记了!”

鲁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秋天,在息妫一番言语的刺激之下,令尹子元亲自率军攻打郑国,一举攻入郑国国都郊门,继而进入外郭大门。正当楚军准备攻打郑国国都内城时,却发现内城的城门并没有关闭,且市场交易如常。见此情况诡异,令尹子元惊疑万分,对楚军将士说道:“郑国应该有能人在组织防守。”于是,楚军不敢入内城,只好驻扎城外。稍后,楚军探知郑国求救于中原诸侯,而以齐国为首的其他诸侯国正前来救援郑国,于是楚军便连夜遁逃回楚国。而实际上,楚军撤退之时,郑国人自知不敌,胆战心惊,早已准备逃亡到桐丘。不料,郑国人逃亡之前,自己的谍探来报告楚军留下的帐幕上有乌鸦停在上面,方才知道楚军已经先逃了。于是,郑国人打消了逃亡到桐丘的计划。楚军也因此错失了一次伐灭郑国的极好机会。

伐郑逃归后,令尹子元却不知反省,没有为国励精图治,反而满脑子惦记着息妫,企图霸占息妫。面对小叔子无休无止的觊觎,息妫自然厌倦万分,坚决抵制,但自知幼子楚成王尚无与他对抗的实力,只好顾全大局,忍气吞声。鲁庄公三十年(前664年),令尹子元竟然目中无人,擅自住进王宫内,意欲直接与息妫同居,实施篡权夺嫂之逆谋。当时息妫大概三十五六岁,正如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大夫斗射师冒死相谏,试图劝说令尹子元终止乱伦行径,结果却被关入大牢。这年秋天,在息妫以及楚成王的支持下,忠于楚王室的楚国贵族斗榖於菟、斗班父子主动攻打令尹子元,最终斗班亲手杀死令尹子元。至此,息妫为楚成王去除了政局的毒瘤,扫清了前进的障碍,并正式还政于楚成王,为楚成王奠定了日后称雄中原的基础。

对于息妫这样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女人,后人评价不一,有同情,有赞叹,但也有嘲讽,有责难,莫衷一是。但从《左传》记载来看,息妫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她除了天姿绝色外,并没有向不幸的命运低头,而是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智慧和顽强的精神走完了一生,从而表现出可贵的隐忍品格,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显示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风姿,最终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女人,让人赞叹。

(作者:仲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novel/vmfbbkqf.html

人生一死谈何易,看得分明胜丈夫——桃花夫人息妫的传奇人生的评论 (共 4 条)

  • 水墨残荷
  • 老夫子(熊自洲)
  • 浪子狐
  • 淡了红颜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