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炮轰英语热”

2013-03-20 09:23 作者:陈宣章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炮轰英语热”

陈宣章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张树华向“英语热”开炮。这个问题争论激烈。我认为:1.30多年前兴起的“英语热”贻害无穷。2.向“英语热”开炮好得很,而且开炮晚了。3.不过,亡羊补牢,应该清醒了。

首先研究“为什么学习英语?”1.绝大多数人为了语言交流。2.少数人为了科学研究查阅资料。3.极少数人为了英语语言学研究、英语直接翻译、英语文学翻译或者其他。

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毫无用处:他们既无出国的可能,又无接触英语交流的机会。而且,的确“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深受其害,荒废正常的学业,使整个中国的教育质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汉语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君不见,中国媒体上错别字天天不断,病语满篇贻笑大方。有些文章的标题也狗屁不通。我曾经与《新闻晨报》网上互动,指出报纸是的文字错误。回答是:“时间太紧顾不上。”这是什么话?专门搞文字的作者、编辑竟然如此态度?而竟然有人大谈“中国人的英语在世界上属于较差水平”。是否应该问一问:“中国人的汉语在世界上属于什么水平?”

汉语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言语。中国的谜语、对联、诗词、成语、书法……有什么外语可以相比?现今的大学生,汉语水平之低令人汗颜,写字更不用说了。大学生不会写信者太多了,却在那里搞什么“火星文”。有个杂志《咬文嚼字》专门炮轰学者名人的病语。CCTV同样如此,只要脸蛋不要中国人的面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英语教学,但是只需要少数人和极少数人学习,而不是全民普及和“英语热”。日本国的文学翻译、科技翻译有庞大的队伍,而且效率极高:常常是外国原著还没有出版,日语译本已经问世。一般的科技人员、文学工作者可以直接阅读,不需要浪费时间自己翻译。一般的科技人员、文学工作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刀口上。所以,应该培养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的队伍,而不是在职称晋升时考什么外语。职称晋升的标准应该是作品真实水平,而参考资料是不是原版无关紧要。

对于语言交流,更不用全民普及和“英语热”。现今世界上,“袖珍同步翻译机”就可以让两个互不通语言者进行语言交流。连《英语900句》也不用学。再说。世界上还有其他许多种外语,语言交流也可以用“袖珍同步翻译机”解决,不需要精通多种外语。

中国人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搞了30多年“英语热”,不但是“得不偿失”,而且有损国格。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的说法不是“有些夸张”,而是完全正确。为什么不用教育资源开发“袖珍同步翻译机”,而是折腾中小学生?把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课就是错上加错。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在将近一个世纪中,它被长期选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最后一课》作为“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的真正含义,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我们不应该忘记:当年的伪满洲国就不准学汉语,学校里只准教日语。现今在法国,即使是懂得英语的法国人也不在公共场所说英语(除非工作需要)。他们认为:“这就是爱国!”这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这是民族气节。当然,对那些在国内捞足油水而移民外国者,我们无话可说。注意:它们(不是“他们”)与出国谋生、工作、发展的老百姓不可同日而语。

再说一说英语学习方法。英语国家的儿童,从小接触英语环境,所谓的“单词”早已知道,只不过不会“写”;就像中国的儿童,入幼儿园前已经会汉语,只不过不会“写”。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方法离不开语言环境。中国的外语学院毕业生,到国外去听不懂外语,因为外语也有土音。一个上海人到广东,就听不懂粤语。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解决了。

一对英国青年到法国,他们不去学校学习法语,而是租一个小卖部与法国人直接打交道。半年后,他们的法语对答如流(却不认识法文)。北京的使馆区中,各国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多种语言。孩子们吵架时,大人们(都是外交家)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这些孩子只会听、说,不会读、写。中国人耗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搞了30多年“英语热”,为什么中国人的英语在世界上属于较差的水平?就是因为“高射炮打蚊子”;就是因为把英语视作一项“素质”而投入过多,实际作用近似于0。不根据实际需要普及英语,搞了30多年“英语热”,不想一想:是不是每个中国人需要“英语听说读写样样精通”?所以,学习外语必须根据自身需要,用最省事的途径,而不是“一刀切”。现在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确实是“劳民伤财”。

英语国家的人“素质”就那么高?有人指责中国人“素质低”。我不想比较中国人与外国人的“素质高低”,只想说两点:1.美国“校园枪声”不断,“素质高”吗?2.中国的贪官拿了绿卡移民外国,“素质高”吗?

有人质问:“中国人学英语,真是学得太多了吗?”他们根据托福考试、雅思考试成绩来作唯一标准。这就像现在中国经济学家用GDP(戴旭称之为“狗的屁”),而不用人均GDP衡量经济发展水平一样。

有本事让世界各国到中国来考“中国托福”、“中国雅思”!关键是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不是领先?中国的生活环境是不是优良,吸引外国人来定居?

再说中小学生负担重的问题。其中,普及英语与“英语热”就是罪魁祸首。英语字母、句法、语法对汉语学习确实是极大的干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的确是不必要的负担。由于错误地把英语作为“素质”标准,要求太高,而师资力量欠缺、语言环境缺乏,导致比起其他科目,学习英语的效率要低很多。“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中小学生一定要亲自学习英语吗?难道学习世界历史一定要懂所有的语言?

有人说:“中高级职称必须有外语阅读能力;研究生更加需要外语阅读能力。”听起来有理,因为我国科技资料翻译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需要。让绝大多数科技人员把精力浪费在外语阅读能力上,也是“事倍功半”的。这里还有一个“圈子”问题:科技“圈子”里的“权威”常常是外语较好,当然就偏重于外语阅读能力。许多教授一辈子没有真正的科研成果,他们的思维方法就是模仿西方,照搬照抄 “填补国内空白”,以窃取荣誉、维持“圈子”里的“权威”地位。所以,“外语阅读能力+照搬外国方法”是最省力的途径。为什么科技历史上真正突破而创造新理论的是年轻人,而“圈子”里的“权威”常常是主要阻力?

更有笑话之事:考古汉语的考生与考国际关系的考生共用一份外语考卷。最让人遗憾的是:年年都有许多在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考生因为英语不过线被迫“一刀切”落榜,同样也有人专业课平庸却因外语过了线而高中。

日本人讲英语“发音太差”。这是日本人自己也承认的问题。但是,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对多数人来说,用处并不大,因为人们与本国人交流的机会总是比外国人要多得多。日本人一直把英语定位为“工具”。“日本人翻译外国文史科学著作之快、多、全,都显出日本的英语水平是高的”。这是翻译队伍的事,而不是普及英语和“英语热”。

把“阅读国际前沿的学科文献”交给翻译队伍;而科技人员专心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也是日本科学家论文数量超过中国、日本诞生了18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原因。日本人只把英语当作“工具”,而不是当作一种“素质”。

中国人学英语很苦,完全围绕着考试,结果却产生了极大的厌恶感。如果有朝一日,中国人能卸下英语考试的负担,仅仅将英语视作一项有用的工具,以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追逐的话,你可能会发现,大量的教育资源不用耗费,而需要使用英语以自己的方式各得其所。

在“英语热”中,不乏借机发财之人。据说,北京某个英语学校老板已经敛财几亿。还有许多以引导移民、引导出国留学而敛财的中介,这是题外之话。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724835/

闲话“炮轰英语热”的评论 (共 11 条)

  • 王鹏
  • 雪儿
  • 听雨轩儿
  • 婉约
  • 八度天空
  • 落寞吴姬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陈华冑
  • 梦天之蓝
  • 剑客
  • 黄瑞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