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闲话《鸿门宴》

2018-12-03 11:06 作者:陈宣章  | 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闲话《鸿门宴》

陈宣章

《鸿门宴》是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史记》中的一篇。此事距今2224年,但在今天,仍有非常鲜明的教育意义与认识价值。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史书的典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该书记载从上古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却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作者通过对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揭示项羽的悲剧性格: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他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在宴会上化险为夷。从“鸿门宴”可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鸿门宴》思想意义极其丰富,这是从秦朝崩溃到汉朝建立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片断;描绘刘、项两大集团势力的不同阵容,塑造两种不同类型的领军人物。它不只预示着项羽个人功业的重要转折,也是整个秦末历史变化的重要关键。(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全文三部分:一.第1-3段交代鸿门宴的背景与由来。刘、项两军的驻地及双方兵力,表明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斗争起因是曹无伤告密。项羽听说“沛公欲王关中”冒犯了他的尊严,当即决定进攻刘邦;他的谋士范增乘机揭露刘邦的野心,也力主进攻。两者认识的差异,预示着对刘邦的态度不同。战争迫在眉睫,却忽然出现转机:项伯为报私恩访张良,劝他逃走;张良反以“为韩王送沛公”为借口,将消息通知刘邦。于是,刘邦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于是产生鸿门宴上的斗争。二.第4-5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开始很平和,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节奏发展快,气氛变化快。范增蓄意杀死刘邦,始而“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继而命项庄舞剑,“因击沛公于坐,杀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气氛越来越紧张。张良出招樊哙保护刘邦。项羽得知樊哙身份,借赐酒缓和气氛。樊哙忍辱吃生彘肩,借项王“能复饮乎”慷慨陈词,项羽反而赐坐,气氛进一步缓和。这是宴会斗争中的高潮。三.第6-7段述会后余事: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鸿门宴》的寓意

一.项羽当年倔起江东,领导农民起义,扫平各地动乱。“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这是他的行为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灭除暴秦政权的愿望,受到群众拥护之故。当他“胜利”“成功”后,便妄自尊大,倒行逆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他被胜利冲昏头脑,被歌颂、崇拜、畏服的声音所淹没,蔽塞了他的理智与聪明;更因为他到处屠城杀戮,迅速丧失群众的拥戴。他处处用主观臆断客观,变得十分被动而愚蠢。

“鸿门宴”上,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竟被刘邦一套卑词厚币所欺哄,轻松放走自己送上门来的强大敌人。他经不起纷至沓来的谄言和谀语,容忍自己营垒内部的资敌臣僚,不听信忠诚而有远见的策谋劝告;甚至“率直”到把敌方为自己递送情报的人随口供出。刘邦的言行原有许多矛盾和漏洞,他却完全漠视,给自己埋下难于挽救的败亡种子。

二.不自觉的资敌行为最可怕也最可恨。项伯一系列不自觉的资敌行为,是内部的可怕利敌现象,削弱和分裂自己营垒并且切实帮助敌人。项伯凡事从封建贵族道德观念出发,以致不识真正的大体,客观上不自觉协助敌人。刘邦用各种手段利用项伯,项伯不但不觉察,还自以为处事深合“义”“礼”。这种思想行动最可怕,因为不只他自己不识是非,别人也往往受其左右而不以为怪,因之堕坏大事。

三.凡事必须依靠多数,和衷共济,步调整齐,才能成功。刘邦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因善于用人,处处依靠周围臣僚,上下团结一致、步调划一,互相辅助、互相支援,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相反,项羽却师心自用不纳善言,在严重关头扮演了颟顸失败的可悲角色。刘邦后来评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说到自己成功的原因,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四.凡属严重事情必须有胆有识,充分分析客观实际,依据其制定周详计划,在行动上要有严密的措置安排,才能突破艰难,获得胜利。刘邦在接到项羽要攻击他的消息时,虽显得有些慌乱,但他的心腹臣僚都有胆有识,能细致分析客观,进行周详计划和严密安排。《鸿门宴》雄辩地说明刘邦集团在处理这样一个严重事件时,是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有条有理,并且能顺理成章,因敌制胜,所有举措都符合客观实际,从而获得最后胜利。

鸿门宴的饮食

有些人对鸿门宴上“吃什么?喝什么?”很有兴趣。但是,司马迁《鸿门宴》中笔墨极少:“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因此就有争议:

1.斗卮酒:“卮”是圆筒形饮酒器,单环形耳,多有三足。秦汉时饮酒器有耳杯、樽、盏、勺等,卮的容量最大,最多达两斗,相当于现今四升左右。“斗卮酒”约两升,樊哙“立而饮之”,可谓豪饮。当然,那时的酒是低度米酒。

2.生彘肩:彘肩即猪肘子,猪腿的最上部分。也有人解为“猪腿”,“一生彘肩”就成“一条生猪腿”。从宴席上“赐之彘肩”,当然不可能是去厨房拿“一条生猪腿”。

对于“生”字,历来有几种观点:⑴清•孙志祖认为是生猪腿。有人认为,这是给樊哙一个下马威。实际上,项羽一直在缓和气氛,赐酒赐彘肩就是其意。⑵清•梁玉绳等认为“生”字是“未加工”,即煮熟而没有进一步加工的彘肩。梁玉绳《史记志疑》:“‘生’字疑误。彘肩不可生食。且此物非进自庖人,即撤自席上,何以生邪?”既然是撤自席上,难道项羽、刘邦等也吃生猪肉?⑶有人认为,“生”字可能是“全”字误写,指整个彘肩。

这里涉及古人饮食方式。控制火提供热与光是人类早期的伟大成就之一。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的第一次实践。火的应用,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10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留下用火的痕迹。人类早就不吃生肉,但是早期人类吃肉,一般都是大块地放进鼎之类的大锅里白煮,不放盐和其他作料。捞出熟肉,切成小块,用“箸”(古代筷子,很细,两头尖)戳着(不是夹着)白煮肉蘸酱吃。蘸酱是用盐、醋、酱油等调料调制,另放于容器内。

宴席上,除了各人面前切好的白煮肉,还考虑食量大者,旁边放上刀和一大块没切的肉,想吃多少自己切。试想,鸿门宴历时五、六小时,准备的酒与白煮肉肯定很多。鸿门宴上“则与一生彘肩”是项羽指着席上的一大块没切的彘肩赏赐樊哙,并非没煮过的生猪腿。而樊哙也不客气,把彘肩放在盾上拿剑切着吃,调料都不蘸,很豪放,所以项羽才称其为“壮士”。

这种吃白煮肉的现象,清•乾隆47年也见过。这一年,《四库全书》修撰完毕,十五阿哥颙琰二儿子(后来的道光皇帝)出生,71岁的乾隆举办御宴,用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肥鸭1只、菜鸭3只、肥鸡3只、菜鸡3只、关东鹅5只、野鸡6只、鱼60斤、羊肉20斤、鹿肉15斤、鹿尾4个。而猪肉竟然是在坤宁宫白煮的,不放调料(称为福肉)。乾清宫当差想出一个办法:用酱油把草纸浸泡一昼夜。吃肉时,把草纸浸在肉汤中,把福肉浸在酱肉汤中吃。于是,太监们就利用这种酱油草纸发财:哪位大臣给小费,就在送福肉时悄悄给他酱油草纸。

3.有没有吃狗肉?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圈和南方楚文化圈吃狗肉很常见。《礼记》八珍里就有狗肉狼肉的菜谱。《楚辞》里就提到吃狗肉、豺肉。鸿门宴上有没有吃狗肉?还吃了什么肉?这与文章寓意关系不大。

4.鸿门宴主食是什么?有没有上主食?也与文章寓意关系也不大。

鸿门宴的背景

许多人对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存疑。这就要从战国时楚怀王熊槐被秦国的张仪骗到秦国,最终死于秦国,楚国灭亡说起。因秦王暴虐而很快走向末路,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叔侄、刘邦等人,纷纷举起反秦旗帜。因项梁相当有才能,项羽非常勇猛善战,很快成了领袖人物。民间流传“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

秦二世元年,项梁用范增计,“乃求楚怀王孙(熊)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后楚怀王),从民所望也。”这是当时唯一的“楚”政权,项梁是实际的执政者,自称“武信君”。不久,项梁因轻敌被秦军章邯击败而死,刘邦、项羽、吕臣等义军纷纷投靠怀王,集中力量对付秦军。因秦军将注意力转移到河北的赵国,无暇顾及楚国,楚怀王和各方势力谋划灭秦事宜,并与大家誓约“先入关中者为王”。一轮新的争夺又开始了。

当时,“楚”政权中还有陈婴、吕青、吕臣、蒲将军、英布等人,都属于项梁系统之外的独立势力;而项羽、刘邦则是项梁旗下两支独立的偏师。项梁死前说:“悔不该不听宋义的话。”楚怀王便封宋义为上将军(统帅),项羽为次将(又拉拢项羽封为鲁公,任二把手),范增为末将(任三把手),蒲将军、英布皆为将军。反将陈婴、吕臣以中央高职“挂起”。在援救赵国时,宋义统率各将,被称为“卿子冠军”。楚怀王这种安排是为了自己掌控兵权。

许多人以为,项羽是继承项梁的政治地位,其实不然。《桃溪项氏宗谱》记载,项燕三子:项超(项羽、项庄之父,早亡),项梁(项里之父),项伯(项猷之父)。

秦汉法律的继承顺序:子男-父-母-寡妻-女-孙-耳孙(远孙,玄孙的曾孙,自自己向下八代)-祖父-祖母-同产子(侄子)。《史记•项羽本纪》仅写“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连项羽之父项荣(别名项渠、项超、项仲、项英、项婴等说法不一)也未交代。《史记》还记载了一群项家人:项伯、项它、项声、项庄等等,却没有提项梁之子项里。所以,项羽在项家没有天然继承权,在项家不是凌驾于一群叔伯兄弟之上的“主子”。

秦二世二年九月,宋义领五万楚军救赵国时,项羽任他的副将。十月楚军到安阳(今山东曹县)。章邯有秦军20万,又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加上王离的长城军,这是几十万军马打一个巨鹿。项羽与宋义发生分歧,项羽暴力发难并杀死宋义,这完全是个人冒险。项羽列举宋义三大罪状:1.延误军机。赵国危在旦夕,宋义竟然在安阳停留46天。2.错判形势,秦强赵弱,秦国肯定要胜。3.宋义每天喝酒庆祝,还派儿子到齐国去做相国,摆盛宴欢送儿子。项羽一生不搞政治手腕,这次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说谎:“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遗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这样,项羽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实力强大,达60万人。

但是,当时项羽面临两个困难:诸侯联军内部冲突和缺粮问题。等到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时,刘邦已依靠张良的神机妙算成功入主咸阳“灭秦”。这就是鸿门宴的背景。

鸿门宴的实质

在这种形势下,项羽王图霸业并不甘心,想建立宰割天下的“新秩序”有两种选择:1.臣服刘邦这个唯一一支游离于诸侯联军的“非六国后势力”。刘邦的军功和王位主要得自楚怀王。2.消灭刘邦。因为曹无伤告密,项羽起先决定进攻刘邦。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刘邦拉拢项伯,以谎言为自己辩护。项伯同意调停,并嘱咐刘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于是,鸿门宴上的斗争就有了两种可能。

项羽的性格自矜功伐。因秦的主力被他击败,各路诸侯都听命于他,承认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关后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立即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等待他来处理,便放弃了进攻打算;更因自矜功伐,项羽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甚至对樊哙格外宽容:1.樊哙没有资格与会,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哙的心情,反而赐酒赐肉。2.樊哙陈词,虽有指责,但又把他看得比怀王更高,有“求赏”之意,合乎他自矜功伐的心理,内心有愧而“未有以应”,于是优礼有加,赐樊哙坐。所以,项羽的“鸿门宴”便成为“政治秀”,目的:只要让刘邦放弃“先入关中者为王”的誓约,臣服于自己。

项羽想要篡夺楚怀王的王位,起初想让楚怀王封他为王,但楚怀王没有答应,项羽便向各位将领说楚怀王是他拥立的,他有权力让楚怀王做什么,灭秦楚怀王没有出力,所有的战功都是他和他手下的功劳。于是,项羽靠自己打出来的地位与威望,自立“西楚霸王”,并分封十八路诸侯。项羽夺取怀王的土地,迁怀王于郴(今湖南郴县),群臣恋故乡不肯快速地迁都到郴,项羽大怒,暗中命人将楚怀王熊心刺杀。项羽自以为这样就可以王图霸业。但是,项羽并不建立全国政权,而且他自己不分封在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中原,也不分封在原秦国老家关中巴蜀,把自己分封在原秋吴国和越国旧地,无险可守,最终失败。

《鸿门宴》的文学技巧

司马迁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司马迁评论:“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鸿门宴》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项羽听了曹无伤告密之后的反应和听了项伯劝解之后的反应,形成两个极端,把项羽毫无主见,不辨忠奸,既易冲动又易受骗的性格勾画得十分鲜明。项羽在鸿门宴上“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 处处表现出项羽的优柔寡断。

司马迁对刘邦形象描写得也很生动:去鸿门“谢罪”,虽有项伯居中调停,实质是身入虎穴,命运难卜,但非如此不足以平项羽之怒,故仍如约而往;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可看出刘邦坚决果断;刘邦一向待人傲慢,这一回“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对项羽谦词卑礼,惟恐有所不至;宴会上屈居下座,刘邦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表现刘邦能屈能伸的性格。至于他的狡诈多端、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得很明显。

这一切不仅使项羽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最终导致“乌江自刎”。相比之下,刘邦则复杂得多: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

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极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人为自己效劳。

《鸿门宴》既再现历史真实,又有高度文学技巧。再如写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是极大的勇敢。但入帐后种种行动有礼有节,先“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吃生彘肩;借机讥讽项王,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羽之意,这又说明他粗中有细。

《鸿门宴》把刘邦、项羽放在具体历史事件中进行描绘,憎倾向十分明确。对项羽主要是同情和赞颂;对刘邦主要是鄙夷和贬斥。刘邦是卑鄙狡诈而又极其机变的所谓成功人物;项羽则是粗豪自恃、浅听轻信的所谓失败英雄。

司马迁极其出色地活用虚词。他凭借表情作用很强的虚词运用表现人物情态,例如: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樊哙曰:“臣死且不避,酒安足辞!”等等。

《鸿门宴》的文学技巧,在整个《史记》中具有代表性。郭嵩焘说它“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不仅达到“叙事真而描写切”、“语调整齐,字句锤炼”的境地;也达到神采辞章双跻峰顶,思想清新、文字精美、内容充实、组织周密。

《鸿门宴》的异议

《鸿门宴》的历来评价极高,很少有异议。但仔细思考,仍可发现问题。有人说:

1.项羽不值得同情和赞颂。项羽的本性是以欺诈而兴起:侍奉“义帝”楚怀王而杀怀王;属宋义部下而杀宋义;刘邦入关灭秦当称王关中,他却改封其为汉中王……在用人方面,与项羽有姻亲关系的卑微小人都被项羽委以重任,执掌大权;这样怎能不埋没有识之士呢?

他的一切所作所为,使他总感到仇敌就在身边而不敢一刻放松;只有自己的兄弟和亲戚可信赖。实际上,季父项伯却告密刘邦;其弟项庄不识时机;老友吕马童逼其自刭……

刘邦兵起汉中后使用反间计,项羽开始怀疑自己军中的将领,开始肆意地对自己怀疑的人进行杀戮。范增对此愤怒地离开,不久就被项羽气死。

2.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后,却把大部分地盘封给别人而不是建立全国政权。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分封在包括河南、河北、山东的中原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其次把自己分在原秦国老家,关中巴蜀一带。但项羽只把自己分封在原春秋吴国和越国旧地,无险可守,经济没有北方发达。项羽封地九郡地缘最差,属于对当时的经济地理和地缘政治不懂,结果输了。

3.秦二世二年四月,项梁灭景驹,兵力达到十余万众。六月,立熊心为(后)楚怀王,据《史记•项羽本纪》:陈婴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将楚怀王与第二大势力陈婴扔在了盱眙,而作为楚国最高执政的位置也扔给了陈婴。项梁死,本部离散殆尽,项羽和刘邦两偏师将领回师。而楚怀王借机而起,实现楚国军政一统。

巨鹿之战后,项羽势力逐渐壮大,成为最大的农民军首领。进入函谷关后,联军数量为40万人左右,而在洛阳附近坑杀秦军20万前,整个联军有60多万人。

项羽势力包括:1.项氏集团控制的核心武力,占1/7左右。2.楚国带出的外系武力,占1/20。3.诸侯救赵军,占1/2弱。4.投降的20多万秦军,占1/3强。

项羽杀楚怀王后,必然着眼战后格局。以他对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人持续礼遇来看,他并不是对关中没有兴趣,但是,联军内部日益爆发出的秦人与诸侯人的冲突,让他担心建立统治的困难。另外,改变力量对比的同时,缺粮问题愈演愈烈,也是迫在眉睫的选择。

连规模远比项羽要小的刘邦集团,从汉中杀回关中后,也面临缺粮问题。《汉书•高帝纪》:(汉二年六月)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

所以,项羽必须对联军内部整合,尤其是“秦国的这些降兵人数多,且怀有二心,如果到了关中,突然发难,反戈一击,那我们岂不是很危险吗?”项羽在新安(今湖南省义马市)坑杀20万秦军。次日,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位仅存的将领闻讯而来,捶胸顿足泪如下。

等到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刘邦已完成“灭秦”伟业。项羽手握重兵,心有王图霸业,现实的政治需要,要完成自己更大的布局,与范增的初衷和立场完全不同,即要对刘邦这个唯一一个游离于他的系统之外的“非六国后势力”进行一次政治压迫,目的是让刘邦臣服居下。唯有刘邦确定臣服后,才可以开始他的宰割天下的“新秩序”建设。所以,项羽在鸿门宴上进行的是一场“政治秀”,必须对刘邦“网开一面”。

4.项羽到底为什么分封诸侯时把地缘最差的地盘留给自己?

要知道,项羽整合“六国后”的救赵军,已把六国旧贵族称王的国家抽成了空壳,唯一的变数就是刘邦。项羽用“威名”吓唬住没有随行的六国后诸侯,用封王的厚利诱惑诸侯救赵军的将领,又用人数远远超过楚军的外系军队来恐吓和牵制自己内部的楚臣和项氏宗族,形成牵制性的平衡,自己高踞其上。当他完成分封六国旧臣后,原本的“六国后”诸王变成空架子。他自己的九郡封地连成一片,最大特点是完全用“内河水运”贯穿。

仅从项羽的分封诸侯疆域来看,其地缘政治水平绝非凡品,考虑极为充分。项羽的九郡看似“地缘差”,是因还没有拿下赵地和齐地这两个特殊的文化区和经济区。齐国人口和物质力量在战争中损失极小,所以项羽分封后的主要战争对象就是齐国。而在诸侯军罢归后,首先挑起战乱的是赵国。齐、赵是项羽“新政权”预留的“用武之地”。一旦征服齐、赵,则整个关东地区全部纳入“西楚”的版图。

所以,地缘最差的九郡恰恰是最适合“进攻进取”的统一全国的根基。此后的战争,本质上和刘邦称帝后剪灭诸侯王的战争是一样的,都为了“统一”。项羽占据1/5天下,无力一口气拿下全国,对于天下诸侯,只能分封拉拢,又拉又打。垓下之战后的刘邦,占据2/3天下,所以可入齐王韩信军营,夺其军,入赵王张敖宫中任意恣肆。这是实力对比导致的区别,而不是什么项羽短视,要恢复封建制度。

如果项羽在咸阳城中没有分封十八路诸侯,诸侯将们会散去、刘邦会散去、楚将们会散去,50万大军散去43万,项氏宗族又会如何对待项羽?“统一全国”仅剩空话。2018.12.3.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anwen/vxkxskqf.html

闲话《鸿门宴》的评论 (共 2 条)

  • 雪儿
  • 心静如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