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陈铭龙:婚姻的最后底线

2010-08-23 01:22 作者:陈铭龙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受封建传统婚姻的影响,老夫少妻的婚姻搭配似乎一直是中国式婚姻所追逐的经典潮流。

在男性的想法出发,情况是怎样的呢?有一个笑话曾经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25岁-80岁的男性都会青睐20岁左右的女性,觉得配偶年龄比自己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事实也证明,男人更乐于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交往,再加上一些功利思想的误导,“汽车、洋房、娇妻(小妻)”似乎也成了成功男人的三大重要标志,让男性得以在社交圈子中赚足面子,坦坦然以成功人士自居。

而在女性自身观念看来,找到一位比自己年长,而且事业有成的男人共建家庭,常常被作为幸福的充要条件来对交往对象加以筛选。以知性和独立著称的杨澜就曾经说过,“男人的帅不在于脸,而在于经过岁月沉淀后的睿智和淡定”,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一个现象的存在——女人们都乐于去寻找更加成熟稳重的男人,在她们看来,这才是更“靠谱”的选择。

于是老夫少妻之风盛行,一双双一对对迫不及待的步入神圣的婚礼殿堂。然而在一时幸福的背后,他们似乎忘记了些至关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可能会遭遇的晚景凄凉。

当英雄老矣、美人迟暮,我们看见的场景通常不是两人搀扶着白头偕老、共享天年。反倒通常是男性急急辞世,留下结发妻在风烛残年的境地中,却还要忍受难熬的孤独。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年守寡者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她们不仅在身体上遭受老年疾病的折磨,更要在精神上饱受寂寞的煎熬。中国人常说一句话——“老来才是伴”,然而此刻却是“孤藤老树昏鸦……遗孀人在天涯”,她们没有了平日里的枕边人嘘寒问暖,仅仅凭借忙里抽闲的子女远水难救近火的些许陪伴,生活状态绝对难以与“幸福”二字沾上星点的关系。这种情况一方面非常值得同情,也同时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孤单守世的往往是女人?为什么他们不能真正的幸福到老?

我在大学做研究的时候,曾经看到一份报告,全世界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5年左右,再加上老夫少妻潮流的误导,女性晚年守寡的几率就会变得相当的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如此这般,我们也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必须让更多的男性收敛对年轻女性的青睐目光,转而去寻找比自己年长5岁左右的女性作为终身伴侣。

情是神圣而伟大的,它在乎的是两个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终通过婚姻的方式构建家庭,达到身心的双向结合。用科学的目光去看待配偶的选择方式似乎有些不够人性化,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一旦在两人之间建立了婚姻关系,那么感情的另外一个解读条件就变成了婚姻双方是否共同完成了对道德与责任的坚守。单纯的追求老夫少妻,这种缺乏基本道德水准和责任感的婚姻,绝对是对配偶的残忍和对美好爱情的亵渎,是对整个婚姻体制的无知践踏。

男性,作为多数爱情和婚姻的发动者与主导者,必须要在爱情开始的时候就严格恪守道德的底线,要在年轻的时候就为配偶的将来考虑周全。不能因为一时的追求青貌美而将爱人的未来置于一个极其不利的地位。如果你爱她,如果那是真爱,又如何能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安然辞世,恨不与结发妻子一起安享天年。如果你爱她,如果那是真爱,怎能眼睁睁看着她一个人已然老态龙钟,却要在病痛与思念中孤独的回忆曾经的爱人,在痛苦与哀怨中度过晚年。这无疑是对一个女人完美爱情观的扼杀与心灵的摧残!

所以,男人们!请抛弃那些世俗的眼光和不成熟的娇妻吧!寻求那些年龄稍长的成熟女性结为伉俪,真真正正的把男人的责任感和担当展现出来,让她得到真实的安全感,把“遮风挡”和“避风港”之类的承诺必用关键词在她需要保护的时候变成现实。用道德的准绳约束自己的选择与追求,用责任的框架来保护爱、呵护爱,做她生命中真正伟岸的男人,幸福的港湾。

当然,女性也必须对爱情的未来做长远考虑,去接受那些可以给予你真正幸福的“小男人”,这才是对婚姻负责的标准态度。

夕阳西下,两人满头华发亦笑语盈盈,相互依偎着、搀扶着,缓步向前一同步入饱含温情却又余晖脉脉的晚年,我想,这才是婚姻双方心目中最终的幸福画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63981/

陈铭龙:婚姻的最后底线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