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小根蒜的性味、功用说起

2013-01-09 20:43 作者:劲草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提起小根蒜,大多数的人(尤其在农村居住过的人),都知道,都认识,甚至都吃过;每逢早三月,挺多人都愿意到地里、到山上去挖小根蒜,拿回家用水冲洗净,尝个新鲜;早春三月的小根蒜,新鲜、嫩绿、微辣,吃到嘴里,爽口,醒神,竟然有心情舒畅、催人奋进的感觉。

小根蒜不仅可以当作食品来食用,也可以当做中药来药用;小根蒜的中药名称叫薤白;小根蒜(以后称薤白)性温味辛,能行气、导滞、通阳;前人的实践证明,薤白可以治疗胸痹、胃肠病,还是治痢疾的特效药(虽然用中医的性味理论无法解释,但实践证明很有效)。

我们回顾一下薤白由野生到食用、药用的可能的过程:

一开始,薤白应当是不为人知的野生植物;后来,人类认识了薤白,少数人吃了薤白,觉得好吃;经少数人的示范和介绍,大多数人吃了薤白,不断的品味薤白、认识薤白,积累了关于薤白的丰富的经验;例如,有人吃了薤白后,消除了了胸闷、胸痛、心慌、气短等症状,治好了胸痹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胸痹这种疾病;薤白消除的这些症状,就是胸痹症的临床表现);又例如,有的人吃了薤白后,消除了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治好了胃病(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胃病;薤白消除的这些症状,就是胃病的临床表现),等等;古人发现薤白治好了不少疾病,就把薤白当做一种药材来应用。

古人在无数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当中,通过无数的个性的实践认识产生了上升为理论的共性的认识:发现薤白能够治疗寒性疾病,在药性上就把薤白归类到温热性药物(温热可以散寒);发现薤白能够治疗气机阻滞的疾病,在药味上就把薤白归类到辛味药(辛味药能行能散、能疏通气滞);发现薤白能够治疗气机阻滞、阳气不通的疾病,就把薤白功用归纳为为行气、导滞、回阳。

这样就产生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薤白的性味、功用理论,用于指导医疗实践,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被人们奉为至宝;并且在古人的不断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升华;甚至被人奉为完善的不可侵犯的理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后来,古人在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当中又发现:薤白是治疗湿热痢疾和热毒痢疾的特效药;按理论分析,湿热痢疾和热毒痢疾属湿热、热毒为患的疾病,应当用寒性的药物去治疗;用温热性的薤白去治疗湿热痢疾和热毒性痢疾,无异于抱薪救火,使病情加重;而医疗实践却证明,薤白是治疗湿热痢疾和至热毒痢疾的良药。

怎样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才算合情合理呢?

古人的不同阶段的关于薤白的性味、功用理论,无论如何尽善尽美,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科技条件、人类认识能力、世界观和方法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都只能是对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薤白的不同程度的片面的认识,都只能是对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薤白的带有阶段性的认识;所以,人类对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薤白的认识,只能是不同阶段的一部分,只能不断深入、不断全面,没有终极。

由此可见,我们对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薤白的认识,不要仅仅局限于前人的实践和理论,不要素服于前人的实践和理论;要大胆的实践,大胆的认识,大胆的幻想;不但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实践和理论,而且要注重自己的实践,尊重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实践结果;提出来,与大家共同钻研,共同进步。

我认为,我们应当这样看待薤白治疗湿热痢疾和热毒痢疾的问题:

人类对薤白的认识,还太片面,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薤白治疗湿热痢疾和热毒痢疾,就是一个前人遇到的不合中药性味理论又被实践证明有效的例证,是薤白的不为人知的功用;薤白极有可能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性能和功用;人们要尊重前人又不拘泥于前人,要勇敢地去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研究和发现薤白的新的功用。

从以上的薤白的性味、功用的剖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

任何自然的社会的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阶段性、片面性,都不完善,都只认识到了事物的一部分;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人类需要不断的深入认识和扩大认识;人类需要学习前人又不拘泥前人、迷信前人,要提高自信心,勇于实践,注重自己的实践。

我认为,全中国人民,要在如今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大潮中,掀起全民的研究热潮;多思考,多实践,多提金点子;争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取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44454/

从小根蒜的性味、功用说起的评论 (共 8 条)

  • 风语
  • 晓梦芳菲
  • 着墨
  • 今生依梦
  • 朱发忠
  • 听雨轩儿
  • 那转身后的落寞
  • 乐之云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