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河伸长

2012-09-01 20:30 作者:心静如水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小的时候家住在新生,门前不到500米就是国堤,翻过那道坝就是水面宽阔鱼跃翔的辽河(原名双台子河)——-咱家乡母亲河。那时的辽河是一条生机勃勃的大河,滩平沙净,水流浩荡,小鱼小虾在河边戏水,大雁、野鸭在河中游弋,河两岸林深草密,野鸡、野兔、狐狸等动物自由出没其间,绝对是一幅莽莽苍苍的天然生态景象。孩提时代的我时常坐在高高的岸上,呆呆地望着河水哗哗地向西南方向流去。于是就懵懂无知地去问大人,河水到哪儿去了?远方有多远?大海有多大?于是便下定决心长大后也要去“远方”!

快乐的事就是坐着父亲骑的那辆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自行车进城,在高高的河堤上向东行10多公里就到了盘山县城的南大桥,坐在自行车的后架上虽然很颠簸很不舒服,但放眼望去一边是郁郁葱葱的千亩粮田,还有错落有致的一排排“采油树”融入其中,一边是波浪滚滚的大河,对岸是一望无垠的芦苇荡,绝对会流连忘返心旷神怡。最最关键的是每次进城父亲都要带我去下馆子解馋,能够吃到肉包子西红柿炒鸡蛋溜豆腐芹菜炒粉等,运气好了还能吃到清炒肉溜肉段(那时饭店里的鱼、肉是不富裕的)。父亲办完事还要为母亲和弟弟妹妹们买些什么,我们就原路返回,如果时间早,还会要去大河里洗个澡,冲去“旅途”的疲劳,清清爽爽痛痛快快。

那时大河的水是清澄的,水面宽阔。初,开河了,巨大的冰排挤撞着拥上河岸,人们用锤子砸下一块块晶亮的冰块,摆在家里,想起来便含上一块,大人们说可以清心败火、四季无恙。盛孩子们几乎整天泡在河里,有的在河中游泳、打水仗,有的在岸边掏螃蟹、捞鱼虾,渴了就喝上几口清凉甘甜的大河水,饿了就钻进岸边的高粱地里打乌米,乌米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吃了解渴又解饿。夕阳西下,河水沐浴着晚霞缓缓地流淌,河面上波光粼粼、流光溢彩,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在平静的河面漾起一圈又一圈涟漪……

那是一条神奇的河。夏天,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和父亲一起去大河钓鱼,那时钓鱼的用具十分简单,就是用一根百十来米长的尼龙线,一头拴上铅砣和几个鱼钩,一头拴在有个小铃铛的竹条上,并将那竹条牢牢地插在地上,相当于现在的“海杆”了,所谓铃铛就是用两个瓶盖合成里面放上几粒沙石,鱼饵是小泥鳅、绿树虫子和面砣,钓的鱼主要是鲶鱼鲤鱼和鲈鱼,垂钓者一般都要下上十几把杆。父亲下完钩后,就打开折叠小凳子,很惬意地点上一袋“蛤蟆赖”,静静地等待着铃声后的收获,一旦有大鱼上钩父亲就一边溜鱼一边喊:“快拿网抄来!”,当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降服,父亲就会冲着我露出得意的微笑。要是幸运钓上一条“大怀子”鱼,晚上一准要叫上徒弟们喝上两杯“盘锦老白干”。那“大怀子”的形状与鲶鱼极其相似,只是个头比鲶鱼大许多,一般都在四五斤以上,另外“大怀子”有四根须子,而鲇鱼只有两根,有一次,父亲钓上一条有一米长的“大怀子”,鱼头比小孩的脑袋还大,到家一称重达20多斤,以后每每提起,父亲都兴奋不已。那时,小鱼小虾在沟沟渠渠里随处可见,只要拿着渔具出去半天,晚上就会添上一盘香喷喷的干炒虾或小鱼炸辣椒酱。至于河蟹和时下在许多宾馆被列为高档菜肴的黄嘎鱼,不过是最普通的家常菜,招待客人都上不了桌面。到了天,捕鱼者就用冰穿子在大河上打一溜冰眼,用细绳拴一串鱼勾顺着冰眼放进水里(人称滚勾),鱼顺流游就会碰上勾子,鱼儿被勾疼了就乱动,结果是越动身上就会被几把鱼钩钩住。滚钩钩住的鱼多是十几斤以上的大鱼、底鱼,一旦有收获,绝对惊喜刺激。

那是一条古老的河。相传在北国,内蒙古高原向东一直到渤海,是辽阔的草原、丘陵、平原。亿万斯年,斗转星移,旧霜新,草枯了又荣,树绿了又黄。生灵在此生息繁衍,世世代代,一生复一生,冥冥中,上苍晓得,这块土地过于寂寥、落寞了,怎么办?那就给她注入一条河流吧。于是,辽河诞生了。“辽河全长1394公里,流经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四省。辽河干流河谷开阔,河道迂回曲折,沿途分别接纳了招苏台河、清河、秀水河,经新民至辽中县的六间房附近改向西流,经双台子河,在盘山湾入海……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营口金牛山人、本溪庙后山人就成为中国大陆与东北亚,甚至美洲大陆文化传播的使者。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阜新查海人、沈阳新乐人,创造了中国最早的玉器文化,特别是查海遗址出土的玉龙和大型龙形石堆塑被称为‘中华第一龙’,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考古寻根提供了线索。红山文化坛、庙、冢及女神头像的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引自刘长青《辽河在这里入海》)。由此可见,辽河为中国龙文化的起源。

那是一条英雄的河。盘锦有“九河下梢,十年九涝”之称,历史上有过多次洪涝灾害。1985年8月,咱盘锦建市后的第一年就遭遇了一次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特大洪涝灾害,辽河中下游发生了多次大和暴雨洪水,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洪水次数多,总量大,辽河堤防多处出现溃决,形势日趋严重,那时,我是工厂的一名“基干民兵”,当然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加入到百万抗洪大军之中,参与了惊心动魄的“盘锦保卫战”——-那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为了“保卫盘山、保卫辽化”,政府不得不采取炸坝分流,“舍小家为大家!”,人们相互搀扶着含泪离开如此眷恋的家园,我们家正处在泄洪区的中游,父亲因为身体不好,带着年幼的弟弟妹妹们随着“灾民”被转移,据说当时盘锦共有15万人分别被转移到沈阳、锦州、辽阳、鞍山等地。居住了十几年的房子几乎全部被淹没了,房顶上父亲辛辛苦苦饲养的十几只貂被关在笼子里摇摇欲坠……当一个月后我们重新回到家时,已经看不到一点“家”的样子:所有的玻璃都碎了,屋里的淤泥有半米多厚,来不急转移的家具都损坏了,东倒西歪面目皆非,但大家都没有伤心流泪,因为咱年轻的盘锦终于保住了!盘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个时年22岁的朝鲜族通信兵班长李秀海在抗洪抢险中,由于几天连续架线,过度疲劳,在背线泅渡柳河时,被大浪吞没,壮烈牺牲……“盘锦抗洪精神”——-成为咱家乡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基石。1995年8月,洪涝再次“光顾”盘锦,那时,我作为交通战线上的一名宣传报道员,就在溢洪区河南检查站被封堵的道口,和同事们一起坚守了整整12个日日夜,亲眼目睹真情记录了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一连在各家新闻媒体发稿30余篇,还因此荣立交通系统抗洪抢险三等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岁月无声,流年似水。在盘锦生活风风雨雨五十载,真真切切地喝着大河的水一路走来,盘锦就是我第二故乡,太多太多的想与期待,太多太多的感慨与无奈,孜孜以求无怨无悔……闲暇之余,最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漫步在大河堤上,遥望清澈的天空和两岸林立的高楼,走进那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尽情地享受改革开放现代文明带给我们的实实在在的美好,就会为自己是一名盘锦人而由衷地感到骄傲自豪。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每当听到这熟悉的弦律,自然而然就会别有一番思绪在心头——-我们历经沧桑的母亲河啊,您是那样的无私无畏,那样的淳朴美丽,又是那样的宽厚伸长!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盘锦人血管中流淌着的都是您奔腾的血液,生生不息。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2121/

大河伸长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