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良周烈士家访记

2012-08-12 23:21 作者:一枝新筆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李良周烈士家访记

今年八月九日,我们一行八名战友驱车赶往我县在对越自卫反击中牺牲的战友李良周家中,去探望李良周烈士的父亲,一个79岁的老人。他是我县唯一一个健在的在一九七九年对越反击作战中牺牲的战友的父母

李良周烈士生前服役的部队是广州军区42军通信营电话连。在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九日对越反击战中光荣牺牲的。李良周是我县庆云镇陈家村人,从县城到陈家村有三十公里。一路上我们看到由于多日大,沿途地中的玉米和其它农作物全浸泡在水中了。大部分已东倒西歪,枝叶开始发黄。特别是临近庆云镇公路两旁的地里,灾情更加严重。灾年已成定局。

来到烈士家门口一问,李良周的父亲李保明老人不在家中,李良周的嫂子接待了我们。在等待老人的时间里,我们向嫂子问起了李良周生前的情况和李保明老人的近期生活情况。嫂子指着我问;‘你有多高’我说;‘一米七八’嫂子说;‘我弟比你只高不矮,长的特别清秀,高中没毕业就当兵去了,谁知没二个月就牺牲了。’嫂子哽咽着低下了头,我们赶忙安抚她几句。接着又问起李保明老人的情况。。

李保明老人今年79岁,原来身体很硬朗,近年来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光今年已经住了两次医院了。除了农村医疗报销,家中还是支付了很多医疗费。今年这个年成,地里的庄稼是指望不上了,唉……。嫂子的脸上布满了愁云,我们的心也随着紧缩起来。为李保明老人的生活和医病问题担忧起来。正说着李保明老人被孙子找了回来,从老人的步履来看,已经举步不健,一米七二·三的样子,略有驼背。身材在年轻的时候应该是威武的。眼睛里流露出深沈的目光,给人的感觉老人应该是一位有着生活历练的人。我们赶忙上前迎着老人,在向他说明来意之后,老人热情地把我们让进院子,院门是一个不高的老式门洞,进到院里,一幢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小土房呈现在我们眼前,门子是旧式的双扇门,里面带有门闩棍那种,四下进风。窗户是木棱格式的,上面贴着纱布,从上系着一块用化肥袋做成的防雨吊联子。

房顶是芦围编曲成的靶席,已经熏的很黑几乎看不清围条,两室的夹墙直接顶着檩条没有横梁。老人住的东屋一个土坑一个靠东墙桌,几把椅子,室内装饰很是简陋。墙上挂满了带有照片的镜子,我没有找到穿军装的李良周的照片,便偷偷的问嫂子是为什么?嫂子告诉我们弟弟牺牲后,奶奶便把家中弟弟的照片全烧了,怕看到伤心。现在只有姐姐家还有弟弟当年的照片。(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今年雨水多,进入八月大雨倾盆连日不断,老人住的房子多处漏雨,一下雨就大盆小盆的接着。屋内很是潮湿。坐稳后,我们急忙向老人候,老人满怀谢意地说到;‘谢谢你们大老远的来看我,我的身体还可以,只是去年老伴走了以后,住了两次医院,最近咳嗽的历害’。当我们问到家中的生活情况时老人向我们介绍;‘自从李良周牺牲以后,家里只有他哥哥和我是劳动力了,他哥哥老实巴交,又没有其它生活技能,只会种地靠农业吃饭,一家五六口人,年头好时还可以,象今年就不好办了。我们看得出老人一家人生活是比较清苦的。我握着老人粗糙的大手,感到粗糙的有些磨手,手背上暴露出清晰的老筋。说到激动时,老人的手快速的擅抖起来,看到我们这些和他儿子同时入伍的后辈围坐在他身边,问长问短,老人心中无比痛楚,也深深的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一个一米八多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当兵没有二个月,就牺牲在保卫国家的沙场上,再也没有回来看望一眼哺育他成人的妈妈。老人眼中充满了泪水,但老人很坚强,始终没有叫泪水流出。

我不行了,赶紧松开老人的手,跑到院中让眼中的泪水纵情的向外溢出。尽管来时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但此时此景我还是控制不自己情感,我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那种对晚辈炽热的疼和卷恋,我是深有感受的了。我的心上象是被压上了泰山一样沈重的大石头,喘不上气来。我们这些战争的幸存者,三十三年了才来看望他老人家,心中无比愧疚。想到李良周烈士躺在广西边境的山坡上那闭不上的双眼,我们觉得欠他很多很多。

许久,我回到屋中,又向老人问起如今国家给他的抚恤待遇情况,老人连声说好,在我们的细问之下,老人说;‘现在上面给我的抚恤金是每月500多点,节每年都有人来看我。一个年已八旬体弱多病的老人,除了吃饭还要医病。我们对老人目前的生活状况表现出担忧,可都老人说道;‘咱国家事多,不容易’。这句话,我好象在课本上,小说中看到多次,可今天从眼前这位为国家献出了年轻儿子的生命,又生活的如此艰辛的老人嘴中说出,我的心震憾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到处响着花天酒地的喧闹声,高楼大厦林立层出,各种高档汽车挤满公路,一身衣服一顿饭动辄上千元几千元,人们毫不怜惜。林林总总举不胜举。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每一个有责任使命的人,在这位高大的老人脚下,我们何处存身?我们又如何思考?如何作为呢?

我们给老人留下了电话,告诉他老人家,今后我们就是他的儿子,家中有什么困难,要及时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随叫随到。我们会经常来看望他老人家。老人都已经这把年纪了,我们就是天天来看他,又能来多少次呢?

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老人,汽车拐出了村子,可我的心还留在老人的身上。

2012年8月15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73555/

李良周烈士家访记的评论 (共 1 条)

  • 神雨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