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名山与杠子

2012-07-26 17:12 作者:方程式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前不久去了趟九华山,在感受浓厚佛教文化熏陶的同时,在向所有峰顶景点攀登的过程中,引起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挑夫滑竿、扁担杠子。回到家里以后,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景点似乎很快就淡去了,而思前想后更多的却是杠子,挑起深刻迷思的是那些很不起眼的扁担。

那天正午过后,我们几个朋友在山上爬得有些累,就在一处比较大的平台上坐下来小憩。不一会,一位40开外的汉子缓缓稳步登上台阶,歇下肩上的黄沙担子,然后静静地用毛巾擦汗,在拧毛巾时,只见他手下大串水珠往下落,我们都听见了水线落地的滴哒声。这一不经意的细小动静,引起我们一阵强烈震撼:是啊,劳动着是可敬的。

不一会,我拿出一瓶原装矿泉水,上前递给汉子,算是打个招呼,我接过扁担说试试,他用惊恐怀疑的眼光打量了我一下说你挑不动。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站稳步子弓开双膝,正了正身,随着自己一声吆喝,竟然稳稳地挑了起来,然后随着担子的晃悠,慢慢移动了十几步,再一咬牙,又登了几个台阶。放下担子,我兴奋得几乎不能自己,扬起双手望着天,口里直喊嘿…嘿,怎么样,怎么样?骄傲得自我陶醉了好一阵子。二个朋友上前比试,只见大脸怔得通红,那担子一如铁狮子,就是不离地分毫。

问这一担多重,汉子说215斤,我们说不会吧,汉子说这是过了磅的,按斤算,一斤五毛,挑一次十块多钱,一天十趟。问多远,汉子指向半山腰一堆黄沙,我们估计两头距离有600米,除去缓坡,台阶至少有上千级。超大体力支出,一天区区一百块,这付出与所获很不成比例,跟款爷们比,就更不要谈比不比这档子事了。

也许是受刚才汉子的影响,也或许是对佛文化更虔诚了,下山途中,朋友们每碰到一个挑夫都有所表示,而几个女同胞把刚换到手的很多20块纸钞都发完了。至于坐在滑竿上是一种什么感觉,而坐的与抬的之间的反差等等,一路闲来无事,作为谈资,我们顺便胡乱也作了些神侃,则另当别论了。到底是多年没用肩膀挑重担子了,晚上看肩头,上面整出了几道血红血红的杠杠。

多情应笑我,只怪张某过去与担子打交道多了些,每当扁担杠子滑竿从眼前晃过,似乎就从那沉甸甸的节奏里,找回自己历史深处的影子。我九岁开始帮家里抬水,十岁挑水;十三岁开始在长江边挑货,爬坡登台阶装船卸船,贴补家用;再往后可挑起一对大榨菜坛子、或者扛二袋水泥,爬一整天河坡;在农村,一连个把月,每天挑一百斤棉花,不歇脚一口气跑八里地,二人抬起近600斤的抽水机,在田埂上给它移位,出苕力时,单手将碾谷的石磙大头抄得立起来;在修井队,180斤的油管,抄起一头,自己给自个甩上肩,然后向油管中间找平衡,忽悠忽悠扛着就跑。伊呀呀,那是曾经。不过,知天命之年,已经不嫩的骨头还能支撑200来斤,也可谓是对当年的一丝慰籍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们旅游大多奔名山大川而去。名山之所以出名,正是这些山会寻奇异的地盘拔地冲天,它们不是居险而生就是以奇制胜,不是高耸入云就是幽幻莫测,加上又有名寺、高僧、香供在那静静迎候众生,无不使名山更具得天独厚的人文底气。

作为旅游者来说,到名山或是顶礼模拜,或是烧香拜佛,也或是观光神游,拟或是看热闹放松心情等等。只是所有的山寺大殿、那砖沙水泥、粗檀重石、金瓦宝顶是如何上得山来的,难得有人为这码子事去想那么多了。却原来,名山的热闹也好繁荣也罢,那辉煌那昌盛是滑竿扁担杠子不断磨损打底给垫出来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66857/

名山与杠子的评论 (共 3 条)

  • 梦天之蓝
  • 风语
  • 无不为之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