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山一城一文豪

2017-04-18 11:56 作者:拂尘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自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原以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它落地生根,传播弘扬的痕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和盛行,一座座体态各异,规格不同的石刻佛像遍布全国各地。位于三江流域的古嘉州,也自然成为佛教文化重要的传播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凌云山不高不险,因佛而名。发源于青海玉树境内大渡河做为岷江最大支流,在凌云山下汇聚岷江、青衣江,自西而东最终汇入滚滚长江。山水相依,钟灵毓秀,云游四方的海通法师从贵州来到此地。他穿林过木,攀岩登峰,来到翠绿叠嶂的凌云山。

站在山下,绿树红岩,崖陡壁峭;置身山中,草木葱茏,鸣深涧。登上山巅,碧空万里,江水滔滔。遥望峨嵋,云雾飘渺,近揽嘉州,城郭分明。江中渔舟晚唱,空星河灿烂。他博大而仁厚的佛心似乎已经找到了理想中的归宿。于是他结茅而居,诵经说法,开始了弘扬佛法的历程。从此凌云山上梵音绕空,暮鼓晨钟,僧侣踏来,香客纷纷。

往,寒暑易节,滚滚东流的三江水迎来送往无数个南来北往的过客。但每逢汛期,往日平静的江面却暗流汹涌,舟楫飘摇。静心修行的海通法师亲眼目睹了无数次因江中水流湍急而导致船毁人亡的惨剧。当地的民众面对这自然灾难,也只能是望水兴叹,无可奈何,此情此景令他心痛不已。他日夜沉思,坚毅而睿智的目光落在山下浪花翻涌的水面上。终有一日,他心中佛光一闪,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决定在凌云山栖鸾峰下开凿一座大佛,降妖镇魔,消除水患。

自此以后,海通法师出山云游,遍行大江南北,游走江淮两湖,募化钱财,以建大佛。公元713年,他经过前期的筹备,召集能工巧匠和物资材料,开始了在凌云山修凿大佛的浩大工程。但他没有想到,为了雕凿这尊通高71米的摩崖石刻造像,不仅他本人失去了宝贵的双目,耗费了余生,而且前后竟经历了90年的漫长时光!在这90年间,造像工程因为财资不足几度停滞,又数度复工。在后任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的资助和努力下,大佛最终完工。雕落的巨石填平了江底,矗立的大佛吸引了船工的精力,终于使咆哮的江水改变了狰狞的面目,化害为利,造福后人。

“生不愿封万户侯,也不愿识韩荆州。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大佛建成三百多年以后,生长在眉山的宋代文豪苏东波顺江而下,来到凌云山上。面对此情此景,他亦留恋往返。他在山中禅院夜读,也曾在山顶亭台散步,更少不了在山下载酒荡舟,酣醉江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凌云山,曾经迎来过多少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唯有苏东坡和它水乳交融,不离不弃。东坡楼,清音厅,洗墨池,钓鱼台……这些与苏东坡有关或无关的景物都被打上了苏氏的烙印,没有人会责备它的牵强附会,也没有人在意它的前世渊源,似乎这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

嘉州城,与凌云山隔水相望。关于它的传说依旧和苏东坡摆脱不了干系。故事的主人公自然是苏东坡,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学生。这位学生的来历是龙王的太子。苏东坡在凌云山读书时,门下收得一个少年,他态度谦恭,聪明好学。每天夜里掌灯准时前来,三更以后离去,风无阻。 其后得知,这位少年原非人间凡人,乃东海龙王之子。某晚,他告诉先生,五更一到三江猛涨,嘉州城将被洪水吞没,从此沉没水底。苏东坡听罢大惊失色,怜悯全城百姓苍生,诚然相求,向龙王借菜园以救嘉州。龙王念苏公教化其子,答应他暂借嘉州,在城里打五更前收回。 少年离去,苏东坡随即叫醒凌云禅院主持觉圆和尚,让他立即派人冒雨下山渡江,通告嘉州百姓连夜提防,并且记住,千万不能敲响五更。 当日,龙王没有听见五更响起,嘉州方才避免沉没之难,从此再也不打五更了。对于这个传说细节版本不一,无从考究,但对于嘉州人来说,苏东坡的眷顾无疑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雅致和神秘。

或许因为距离上一江之隔,或许因为行程中步履匆忙,对大多数的游人来说,登过凌云山,未必寻过嘉州城,它的秘密似乎永远典藏在滔滔而逝的江水里。乐山,给了苏东坡无尽的遐想;苏东坡,赋予乐山更多的灵性。

千年以来,凌云山和嘉州城隔江相守,相依相望,阅尽人间春色,历经风云变幻,续写着一座山和一座城的古今传奇。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足,旷荡造平川。”不论是《初发嘉州》的万丈豪情,还是宦海浮沉的坎坷人生,苏东坡的一生,在平凡中挖掘哲理,思考中见证旷达。

他22岁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步入仕途。后因政见不和,诬陷乌台,身入囹圄。6年后东山再起,晚年流落儋州。不论在何时何地,不论荣辱成败,都没有动摇他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对于苦难的傲视和对生活的热,使他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他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集诗文书画为一身,筑堤办学惠万民,向世人诠释了一位文人仕士在遭受坎坷之时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仁者山水同乐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910464/

一山一城一文豪的评论 (共 7 条)

  • 鲁振中
  • 沧海一笑
  • 芙蓉秋水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泥土的花香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