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拟问伊人在何方

2016-05-24 22:48 作者:二毛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读《蒹葭》,犹饮仙露琼浆。此文我在读初中时成诵,那时囫囵吞枣,不得其意,尤其诗的意境,仅得皮毛。如今人到中年,执教《蒹葭》,如故友重逢,得它情趣,甚觉有味。

首先,诗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落笔,点明是秋季内容,而且是深秋。秋季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大多是感伤的。柳永诗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故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也这么说。那么《蒹葭》中的秋又是如何呢?在诗人的笔下,秋天的蒹葭、白露富有变化。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不仅仅是气温的冷,更重要的是心冷。“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诗人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待到太阳东升。试想,他独自一 人久久徘徊在清冷索寞的旷野,面对茫茫秋水,等人不见,寻人不着,其心情该是何等焦急和惆怅!

诗歌通过这些意象,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清冷 、孤寂 、凄美 、迷离的氛围。

深秋时节,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 这时,主人公出现了,他时而痴痴凝望,时而上下追寻,飘飘的芦苇丛中伊人身影若隐若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伊人的位置可谓变幻无穷;“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诗人追寻的道路可谓崎岖坎坷,险阻重重!

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难阻意重重,一片痴心,一份执著,主人公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过。也许他会继续“从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许他会愁肠百结,“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许他终于得见伊人面,抱得美人归,然而无论结果怎样,我们更看重的是主人公追寻的过程以及在那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著无悔,那是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人性。

诗人执着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一定是内外兼美吧?面若桃花,身姿绰约,气质高雅,温婉动人 。然而诗歌没有直接描写,这是诗的含蓄。我们感觉出来的是主人公的炽热执著的追求,那“伊人”必然是内外皆美;诗中的秋水白露晓雾朦胧,这些美丽的意象,侧面烘托了诗的意境美,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伊人”是美丽的,然而这种美又是朦胧的,在主人公的视线中若隐若现,时有时无,似水中月,雾中花,这种美是怎样产生的呢?是距离,距离产生了美。所以 印度诗人泰戈尔这样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

我就仿照泰戈尔这首诗,可以这样说:

世界上最美的距离

不是紧紧相依

而是那盈盈一水间的

脉脉不语。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和死

而是你就站在那里

我却永远追不到你。

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都是相同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伊人”的这个形象深深的根植于国人的潜意识中,她遥远而又美丽,可望而不可即,构成人们心灵中一个永远怅惘的情结,而距离和朦胧正是意境美的动人之处。

凝结为霜的朝露,葱茂蓊郁的芦苇,漫长弯曲的水路,若隐若现的伊人,执着追求的少年。有景物,有人物,有画面。情景交融,意境朦胧凄美。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天,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蒹葭》这首爱情绝唱,宛如一朵奇葩,灿烂着我们的生活,芳香着我们的魂灵。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吟诵这优美文字,传唱这古老歌谣。我相信我们都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41295/

拟问伊人在何方的评论 (共 4 条)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它开阔......
  • 杨国鹏
    杨国鹏 推荐阅读并说 学习经典,喜欢《诗经》,推荐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