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芳姑

2016-04-28 14:08 作者:阳光轻碎  | 2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芳上次给我打电话打了两个小时,直到最后我的手机没电关机了,才停止。这个芳啊,也不知道咋知道我的电话号,她现在可真能说。”二姑跟母亲谈话,忽然提到了芳姑。她是大爷的女儿,小时候对她很熟知,觉得她以前不怎么被家人待见,生活比一般女孩较为不易。自从芳姑成家过日子后,跟我们因为不常见面不怎么走动而变得生疏了。想起芳姑,在我心里还是有点感情的。

“你俩还挺有话说啊,电话里说了一两个小时,都聊些啥呀?经常这样联络着?”母亲听到芳姑,也来了兴致。“主要就是些家务事呗,聊大娘的病情和晚年生活,说大娘的情绪很不稳定,时而糊涂时而哭诉,两个儿子、儿媳不上跟前,根本指望不上,其他三个姐姐借口离家远,都不愿回去看一眼老母亲。都是芳照料着大娘,因为没法面面俱到而饱受煎熬……”二姑提到的大娘,就是芳姑的母亲我的大奶。看来芳姑心里郁积了太多的忧愁,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满腹心酸,像找到了发泄口,就开始滔滔不绝、大倒苦水了。而二姑只是听着芳姑的诉说,除了安慰劝说一两句,只能无奈。通过二姑的讲述,我才依稀了解了芳姑的现在。

原来这几年芳姑的母亲生病后,起初兄弟姐妹几个还象征性地常回家探望母亲,出钱、看病、照顾,随着年复一年、病情时轻时重地耗着,子女们也变得疲乏了,能够听之任之了。渐渐地,大家又开始各忙各的,继续各自的生活,两个儿子均在外打工,儿媳就别提了。芳姑的大姐说离娘家远,家里事情多,还得照看孙子,实在抽不开空回去陪母亲;二姐的女儿嫁到了云南,二姐一家也去云南长住了,几年不回家,电话里总说自己因为不识字,一个人回不了家如何如何;三姐在街上,离家不远不近的,在前年又生了一对双胞胎,本来家境就不好,再抚养三个孩子,压力可想而知,总之也是说自己没空没空之类的。那么,最小的女儿芳姑离娘家是最近的,大概几里地。所以照料、陪同母亲的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芳姑身上。事实证明,芳姑确实是众姊妹中最顺最尽心的一个。

芳姑隔三差五地回娘家,有时直接把母亲接到自己家小住,以便照顾。母亲有时一个人到处走,芳姑就一次次地出去找。母亲因为一点小事就痛哭流涕,于是芳姑从不大声跟母亲说话,像对待孩子似的,又是哄又是劝的,通常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尽量照着她的意思来。返老还童,大概是说人老了,就变孩子脾性了吧。母亲想吃肉,说馋到要命,想吃肥肉想到流口水。芳姑说,医生说了不能吃肥肉,不能吃油腻,一吃病情就加重,咱就弄点瘦肉吃吧。母亲就哭,说芳姑虐待她,不愿意花钱给她买吃的。芳姑左右为难,给母亲吃肉又担心病情,不给又不忍母亲难过。芳姑对母亲说话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再惹到母亲。母亲要回家,芳姑不忍母亲晚年凄凉,于是给另外几个姐姐兄弟打电话,说母亲很想念大家,希望他们抽空能看看母亲,或哪个有空就帮忙照看一段时间。可是往往电话打过,那边就没了下文了。

对于芳姑来说,自己花点钱花点精力,倒没什么,照顾病人这份长期而艰辛的工作,加上要不时安抚母亲的情绪,芳姑实在忙的焦头烂额,而又心力交悴。还好芳姑的老公也是个实称人,没有让芳姑和母亲感到难堪。作为姊妹一家,芳姑对他们生气但又无法指责。二姑跟母亲感概,人事无常,人一老一病怎么就连亲子女也嫌弃了?子女一中用怎么连老妈都不要了?

我想,如果芳姑的父亲──大爷如果还在世的话,看到现在的芳姑,会不会对这个小女儿有所愧疚?芳姑的母亲如今会不会有所悔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因为父母平时从不在我面前聊别人的家务事,道别人长短是非,对老家很多不常见面的人,我基本不得知别人的近况。对于芳姑的了解,多是小时候的往事回忆。其实那时候,还是蛮喜欢芳姑的,只因漫长的时光里,她曾陪我说话玩耍,觉得她亲切,小孩子对一个人的喜欢就是那么简单,或者仅仅因为他会讲故事,或者因为喜欢听她说话。

后来大一点的时候,我不怎么接近芳姑了。是因为有很多关于芳姑的传闻,孩子们无形中把芳姑当成了“危险勿近”的另类。听说芳姑有一种病,好像是精神病,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得的什么时候得的。听说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犯病了,犯病期间就精神失常了,胡乱说话,行为举动异于常人。好像芳姑的父母也没给她医治过,就迷信地以为是中了什么邪,芳姑母亲就去求助于一些神婆大仙之类的,烧香拜神,但却没有根治。

其实芳姑大多数时候都是好好的,大概也就几个月犯次病,有时就一阵子,有时好几天或一段时间,后自行好转。芳姑一生病期间,父母就很烦,不让她出去,想办法把她控制在家里。不知是因为这个事情,还是什么,总之芳姑作为最小的女儿,不但没被宠,反而被父母认为是怪胎,是麻烦精。芳姑不像其他几个姐姐能说会道,讨父母喜欢。几个姐姐都相继出嫁后,芳姑父母更是嫌她多余,生活中的不顺心,父母一有怨气,芳姑就成了出气筒。

有一年天,芳姑家门外的一棵树被雷电劈倒了,于是,一出迷信的传奇故事又被人们绘声绘色地描绘出来了,当然把有病的芳姑跟故事联系到了一块儿。人们认为雷电是专门打妖精怪物的,所以芳姑家的树一定有问题,而芳姑的病,一定是被鬼怪附了身。越说越邪乎越吓人。于是很多人认为芳姑是被鬼魂附体了,有人添油加醋地说,经过芳姑家门口的时候,看到芳姑古怪的举动很害怕,弄得大家经过芳姑家门口,都想远远地绕道而行,生怕被鬼魂上身一样。

被雷劈倒的树后来被砍了烧了,芳姑父母找来了阴阳仙儿,烧香磕头,对芳姑念念有词,驱妖招魂。神奇的是,芳姑好像不怎么再犯病了,后来关于芳姑的传闻也渐渐烟消云散了,她又变回了人们眼里的正常人了。只是,好象芳姑比起其他几个姐姐,还是不被父母待见。

芳姑从小逆来顺受,早早辍学,里里外外的活计任劳任怨地干,母亲稍不顺意就骂她,饭做的不好吃了,衣服没洗干净了,芳姑也不吱声,更默默无闻地干活做事。父亲干活回来,芳姑解下围裙,递上茶水,盛好饭菜,父亲又说茶太烫,面条煮的太烂没了味道,笨头笨脑的饭都做不好,干脆自己也别吃饭了。母亲就在一旁随声附和,说芳姑是故意偷懒,成心气人,说着就把随手的一瓢热水泼到了芳姑身上。芳姑依然不吱声,只是眼圈红着,泪含在眼里,她已经习惯了这种低眉顺眼的生活。

芳姑没主见,没出去打过工,没谈过恋爱,婚姻等事自然也是听从父母安排。由于芳姑之前的病情,好像没什么人来上门提亲。后来有人说了一门稍远一点的亲,基本芳姑不参与,都是父母长辈说和,不温不火地持续了一年多,最后不知何因对方还是断了关系。

眼看着芳姑也快到了大龄剩女的年纪,父母长辈急于把她打发出去,芳姑自己也没了主张。又经人说和介绍了一个附近的大龄男,也就是芳姑后来的老公。此男也没怎么听父母提起过,因为我不常在家,故不了解人如何,只知长相憨厚老实,地地道道的农民,根据从小的印象,总觉得这个姑父有点傻气有点笨,有时远远见到,看到他脸上露出憨憨的笑,我也不愿跟他打声招呼,而远远地躲开。也许是双方条件都不太好,都有点自身的缺陷,为了成家过日子,两个人就这样凑和着到一块儿了。

芳姑以后的日子,像众多寻常夫妇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柴米油盐波澜不惊,芳姑安稳,姑父踏实,后有一儿一女。不定什么时候,芳姑又要“病”一场,疯癫几日,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很多人都出去打工的当下,芳姑、姑父一直在家,以种田地为生,日子倒也平静。

后来芳姑父亲病逝,其他几个姐姐一进家门都是嚎啕大哭,捶胸顿足,一个比一个嗓门高,一个比一个动作大,而芳姑只是默默流泪。姐姐嫂子们哭一阵,陪前来吊孝的客人寒暄一阵,然后各自吃饭、谈笑,商量丧葬之事。只剩芳姑被冷落在一边,自始至终几乎无人问津无人搭理,两口子在一边扯孝布、折黄纸、粘白旗,还被众姐妹指点,瞧这狠心的孩子,一点不悲伤,真是白养活她了。

后来芳姑母亲又年老欠安,其他几个闺女,这个回去买件衣服,那个买点吃的,芳姑两夫妇只会时不时给母亲点钱。母亲总是见人就说,这件衣服是谁买的,这些东西是谁送的,然后又叹气说芳姑就是个赔钱货,养大了出嫁了,娘家就成了外人了。

平时,大姐回娘家,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二姐回娘家,母亲止不住笑;三姐回娘家,母亲满面光,年轻了几岁;若三个姐姐一起回去,母亲几乎杀鸡宰鹅举家庆祝,精神得走路都像在跳舞。要是芳姑回去,母亲就开始呻吟这不舒服,那里难受,芳姑又是给钱,又是帮母亲去医病,在家打扫收拾事无巨细。

近几年来,母亲的病情每况愈下,已经做过两次手术,住院看病,每次都是芳姑陪同,大的费用则几姊妹平摊,姐姐们总是说,芳离家近,平日就多来照顾吧,芳姑欣然应允。久病床前无孝子,母亲的病情加重了,大脑有时也有点模糊了,姐姐们回家的次数少了,到关心的少了,再到电话的次数也少了。母亲起初独自住,芳姑常常不离左右。姐姐哥哥们在外打工的打工,在家忙碌的忙碌,回家少了,跟芳姑的关系变得亲热了。芳姑也已熟络他们的套路了,电话里总是先跟芳姑说一些姐妹亲情挂念惦记的虚情话,然后再问及母亲,然后再诉自己如何如何不容易。好像欠母亲的不是她们,而是芳姑。芳姑从沉默到冷笑,不知是笑自己的顺从,还是笑那些把母亲弃于一边、充耳不闻的所谓姐妹们。

母亲成了孩子,芳姑又是哄又是照料的。其他几个姐姐却再也盼不回来了。之后,大家商量,母亲由两个儿子轮流管,一个儿子家住一个月。在儿媳面前,母亲不再装疯卖傻地闹腾了,多数时候却像被囚禁的孤家寡人。

芳姑还会抽空看望母亲,只是不在哥嫂家吃饭。嫂子的脸沉的像乌云,丝毫不影响芳姑扶母亲下楼晒太阳、散步。芳姑早已经练就了在杀死人的眼光和冰死人的面孔前,视若无睹。

有人说,看人不能只看表面。有人说,有些事就是因果报应。

以前大家都觉得傻里傻气的芳姑,和多数人一样,也脱贫致富了,也善于与人攀谈了。人们再提起,无不夸她贤惠能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4831/

芳姑的评论 (共 2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