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兰州,有位黄妈妈

2015-11-17 09:41 作者:沐你春风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1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风不度玉门关。

其实,玉门关后头的后头,还有座城,叫兰州,是有春风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兰州,大唐叫金城,染着黄河的颜色从远古走来,写意着西部黄土的巧夺天工,雕琢着丝绸之路的鬼斧神工。

黄河从这里穿城而过,没有壶口的波澜壮阔,于此,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把金城全部紧紧的揽入怀里,用她甘醇的乳汁喂养了历史,哺育了文明。

而菩萨般的黄河母亲意像,就在水岸,慈祥安宁,平和的斜卧,意满满的给身旁的孩子哺乳,神色圣洁安暖慧美。

或许,应验了黄河母亲的至善至真,兰州,就像一罇醉人的黄酒,甘洌香远,妙不可言。

2

美味。

一种源自穆斯林信礼的民族融和食韵。

大众巷,一条美味老街,百年中华老字号,名吃应有尽有。

其中,马子禄牛肉拉面,更是把文明全国的兰州牛肉拉面演绎得淋漓尽致,单看厨师拉面就是一种享受,那架势如花剑飘飞,太极吐呐,那境界如大师挥耗泼墨,龙飞凤舞,尽情写意。拉出来的面丝,细可穿针,粗的可长愈过丈,柔而不断,一碗拉面,汤清面白,加上牛肉,几块白萝卜,再漂几枚绿色的香菜,一清二白,翡翠点汤,若是佐以小菜,香辣美妙。热气腾腾中,食者额头微微渗汗,那份惬意,那份美味,那份酣畅淋漓,不言而喻。

香,从黄河来。

兰州牛肉面喂养了丝绸之路的后半生,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

从中原一路向西,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

兰州牛肉面,一路走过【舌尖上的中国】,隔屏,不管千山万水,似乎能闻到香味,勾得馋虫欲动。

美味,晕满黄河文化,在穆斯林的虔诚里万里飘香,走向国人餐桌,隔着民族不同信仰惊艳不减。

3

隔着喧嚣的红尘。

走过吊桥,就是走过了一段岁月,跨越了一段历史,这短短的吊桥,宛若是一段时光的分水岭,这头是现代文明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那头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一段长满青苔的古老时光。

黄河水车,拱起于苍穹的木轮,斡旋着岁月,有着神的深邃,带着佛的敬畏。

以虔诚的心,染一身刮板激扬的腥味,感受水车古老的文明,恍然看到黄河人,生生不息,水车灌溉下的农田绿意盎然,五谷丰登。

岁月有灵,公元1556年,段续借鉴云南通河的筒车灌溉技术,在兰州创制了适合于本地的水车。有了"水车园"。《重修皋兰县志》记载,是由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续里居时,创翻车,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船河农民皆仿效焉",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

或许简约,就是一种最高境界的伟大。

兰州水车,简单,古老,轮幅直径16.5米,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水车立于黄河南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20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这种通过水车转动,自动提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

抠取车轮湿苔上的光阴,溺水三千,肃然惊叹,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巍巍木轮,日月旋转,剥落了几重时光的旧。

浣积多少黄沙尘埃。

4

人间世间

有种烟,叫水烟。

或许,这喧嚣的尘世,已被人间烟火呛得泪眼婆娑,浮在雾里看花。

然而,却有一种烟火,点燃的是岁月的沧桑,沉淀的是一段时光,吐散的是人生百味。闻者,香满盈鼻,食者,通络酥骨,神清气爽,这,就是兰州水烟,一个,上面燃烧下面沸的水烟世界。“气味芬芳最宜茶余饭后,烟雾缭绕无限诗意文章”。

兰州水烟成于清代,盛于清代,《人物风俗制度丛谈~焚香与吸烟》记载“清代水烟中心为兰州,烟既行百年而水烟出也,既制必隔水吸之,入腹而后吐,醉人犹易。其器曰壶,其烟必瓷锡盛者,盖湿食也”。

这般,兰州水烟,水火能相容,相映成趣,食之,独一味。

而把水烟诗意描述的要数《金壶七墨记》“乾隆中,兰州特产烟种,铸铜为管,贮水吸之,谓之水烟,或称水烟瓶,吸食,管内之水嘟嘟作响,富有节奏感,而且烟味经水后,味润而不呛”。

想来,吸食水烟即是一种享受,观之,亦是一种享受,如赏书画,如饮茗香,一种铜制半弓形吸管,阴阳烟锅,贮水的底壶,再陪剔挑签条,合成吸食神器,名曰,水烟瓶,吸食者,不管在茶余饭后,还是劳累小憩,不论富人穷人,手握一方水烟瓶,一盏油灯,轻扣黄色烟丝于烟锅,引火点燃,屏息一气吸食完毕,壶内水节奏出声,似沸,然后食者慢慢长吐烟气,看似如痴如醉,洗心革魂,惬意至极。

在北方,上了年纪的人,大抵都吸食过,或看父辈以上的老者吸食,那种境界,那种享受,妙不可言,观之,极具诱惑,蠢蠢欲动,香味满满,有些戏侃者,吐烟味于妇女儿童,虽呛的只打喷嚏,却似有享受之意。戏言,饭后一锅烟,赛似活神仙儿。

这次第,早在《行香子》里了,“渠是相思草,莫问吞多咽少,钓诗杆何妨饥咬,天台云气接苍梧”。

这般看来,兰州水烟和茶一样,都是水中沉淀过滤的一种文化,都是水中食饮的一种人生。

5

兰州百合

以白莲的姿势转世

拖生成百枚莲瓣,簇拥百年好合

那一世,从所罗门圣殿走出神坛

受尽人间劫难,尝遍世上百味,修过几世轮回

终得一身红艳,一味独甜

在北纬35一枝独秀,天下名扬

换了人间,不再默默芬芳,从山崖的孤独,走上色香味的星光大道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以玉的圆润,莲的洁白,凤鸡的清脆

养了眼,甘了舌

或许,百合带着禅心诗意一路走来,暗香盈字。“洁白如玉笑相依,百年好合虽远,但凭人间凄凄”。陆放翁于乱世的颠沛流离中“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其实,兰州百合也有过席慕蓉“与人无争,静静的开放,一朵芬芳的山百合,静静地开放在我心里。。。”

可是,这么禅意诗心的花,苦度世间,终在丝绸之路上以菩萨的驿站落户兰州。

这般山丹红颜,130多年了,据《皋兰县志》记载,兰州百合系七里河区黄峪沟农民扬万贵(世称扬百合)于1858年(清咸丰八年)从陕西长武、彬县引种,1863年(清同治二年)试种成功,到1883年(清光绪九年)由于当时陕甘总督谭钟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百合得以大力发展。

而盖论兰州百合者,孔宪武教授“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兰州百合一路苦修,终成正果。

百合,爱情的神,从被赶出伊甸园的娃的眼泪里复活。

化成圣经里玛利亚圣像。

高贵在路易九世的皇室。

凝香埃及法王。

赋予灵魂曰香水。

染着神明,享着日本的三枝祭。

情有独钟的泱泱华夏。

安祐,百年好合,白事如意。

而,兰州百合。

更是一袭甜蜜合意的霓裳。

以百合花语。

许爱情事业。

一身芬芳的祝福

6

或许, 岁月,像是一程深切的了悟,黄河化解兰州城的千千结。

一座城,半城山,半城水。

人生,可以是一杯香茶,一卷佛经,一壶烈酒,一帧花信。黄河远上的飞天,反弹着琵琶,丹霞就是一段风月静美的故事,雅丹就是一世与之偕老的承诺,黄河石林就是岁月成就的黄粱梦,只是到最后,当丝绸之路上的,深念老于人情世故,温情止于人间烟火,名利泊在梦醒时分。谁还曾记起西部敦煌散尽韶华的模样,谁还能捻起黄河梦想最初的豪情,谁还会想起兰州城,是谁走过谁的城。

7

若有轮回

黄河就是兰州城的前世今生。

在丝绸之路上,一路进化。

从母系社会的农耕文明走向现代文明,黄河更像一位母亲,始终没有抛弃兰州,无论岁月如何蹉跎 ,无论世事如何无常,爱若骄子,母仪天下,成就未来。

或许,母亲都想成就孩子,可是谁来如何成就母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7354/

兰州,有位黄妈妈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