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灵谷钟声

2015-10-04 14:35 作者:三耳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地铁2号线到钟灵街站下,由中山路再拐到灵谷寺路,沿着浓荫遮蔽的灵谷寺路走上约20几分钟便到了灵谷景区,现在去灵谷寺是非常的便捷了。想起第一次去灵谷寺还是十二年前的事了,约了两个高中好友从樱驼村爬上紫金山,再从山后小道步行数小时绕到了灵谷寺,当时竟也不觉得疲惫,四处游玩了一番,还兴奋的爬上了一块无字的龟趺石碑合影留念,想想那时真是精力旺盛。今天,当年的合影依然在相册里存放着,渐渐泛黄的相片上青恣意的笑容被永久定格。而两个当年的好友,一个在外地从政,还时有联系;另一个则已远赴国外定居,许久杳无音讯。十几年的人世沧桑,独自故地重游时难免些许的感怀。

灵谷寺最早建于南朝天监十三年(514年),据记载,当时梁武帝为埋葬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乾符年间,改“开善寺”名为宝公院。宋开宝年间,又易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十方禅院”。宋大中祥符年间,改寺名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初被称为“蒋山寺”。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因原寺塔距宫阙太近,同时准备建明陵,明太祖朱元璋把寺庙迁到钟山东南麓,合为一寺,并赐“第一禅林”,称为“灵谷寺”,沿用至今。

时值假末秋初时节,景区的游人很少,踏入标有“林谷景区”的牌门后更显清冷。紧邻着牌门后面的迎驾桥有一片水塘,水塘四周被层层的睡莲覆盖,一些晚开的莲花在水中悄悄的绽放,惬意享受着这初秋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塘水清可见底,塘底叠加着厚厚的腐叶,银色肚皮的小鱼在腐叶和枯枝间穿梭,寻觅可口的美食。不经意间还看到了一只红彤彤的大龙虾,半隐在水底枯叶下,伸着骇人的大钳子一动不动的在守候着什么,或许是在等着一顿美食送到嘴边?可惜它今天的运气似乎不太好。水塘上方有一颗高大的栗子树,几粒成熟的栗子从树上崩裂掉落到池塘里,发出“噗通”、“噗通”的巨大响声,大龙虾被吓得屁滚尿流,弓起身子“哧溜”一下,瞬间跑没了影。佛门净地,终是见不得杀戮的。

然而,这里却又是让所有人不得不面对杀戮和反思杀戮的地方。步入灵谷寺红墙山门后,是一条百米长的砖石通道,道旁满是苍松翠柏,石道尽头是一段不高的台阶,台阶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玉石牌坊,上书四个字:大仁大义,再往上嵌着一个青天白日徽章。这是为了纪念牺牲在北伐路上的国民革命军将士所筑。牌坊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无梁殿”,今天已作为“辛亥革命蜡像馆”,同样,是为了纪念那些参加过国民革命的前辈和英烈们。

相对而言,成长在新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下的我们,对于一百多年前的那段国民革命史的了解其实是极其模糊和缺失的,更不用说对其深层次影响和意义的思考。然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之后的国民革命,对于中国这个千年的东方古国来说实在是件翻天覆地的大事。自那以后“朝廷”成为了“国家”,“百姓”成为了“国民”,民主的意识广为传播,延续了千年的“君臣”和“家族”体系开始逐步崩塌。

这样一种思想的巨变和震动对中华大地而言是更古未有的,人们开始从全新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价值,思考自己和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一个手拿武器的人不再是为了穿衣吃饭而去打仗杀人,而是为了某种仁道和正义的信仰,他的人生价值也就彻底改变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曾经看到过无数次的厮杀、战斗,那些千千万万的小卒如同草芥般死去,能够留下姓名的只有一些当权的官僚和将领,所谓“一将功成,万骨皆枯”,国民革命,第一次赋予了那些千万个“小卒”们以生的价值和死的意义,甚至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还能满怀敬畏的在他们的陵墓前缅怀和悼念他们,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将留名青史。其实“留名”或者“无名”对于逝者来说并无什么意义,真正影响的是后来之人,如同懵懂的暗之中突然照进了一束民主的光芒,它使后世之人看到了活的希望感到了生的温暖。(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追逐自由和美好,从来都是人类或者说是所有生灵的终极目标。而,地球数亿年的演化史也告诉我们,这种追逐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杀戮和血腥。在中国,博大精深的儒家学说教会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却从没告诉我们如何舔舐伤口,消弭血腥。于是,佛陀出现了。

出无梁殿右转,走不远,下一个小坡就是灵谷寺。寺庙不大,红梁黄墙的亭台殿阁错落相连,紧凑而精致。或许是远离市区隐匿深山的缘故,寺庙的香火并不旺盛,庙门很窄,三扇庙门只开了一扇。寺内院落共有三重,西首为大雄宝殿,宝殿正中是释迦牟尼塑像,左右为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殿两侧排列十八尊罗汉,东首院落原为观音殿,现改为玄奘法师纪念堂,供奉玄奘头顶舍利。

每天,灵谷寺内都会定时响起钟鼓之声,为生者求愿,为逝者祈福。整个灵谷景区内虽到处埋有革命者的遗骸,却并无让人恐惧的肃杀、血腥之气,代之的是一片祥和、安宁的景象。

佛教,源自印度,经丝绸之路于魏晋时传入中国。对于中国已经延续数个世纪的传统文化而言,它本是个应该排斥的异教,然而智慧的中国人看到了它强大的力量,包容并接纳了它,进而转化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反哺欧亚诸国。从小学时候,我们就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还有中国。前三者都已作古,初期的文明早已中断或者毁灭,唯一延续至今的只有中国。数千年来,中国文明之所以从未毁灭或者中断就在于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能量,在于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无穷的勇气和智慧。过去如此,未来同样如此。守住我们文化的根,兼并外来的那些关于自由的美好思想,中国的未来就不再是个美丽的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7138/

灵谷钟声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灵
  • 老党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沐子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雪儿
  • 孤独中°绝不掉泪
  • 寒江蓑笠翁
  • yojean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