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素雅纯洁倾国倾城的花

2015-04-12 16:36 作者:阳春白雪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清明时,大哥看了我的一篇文章,是关于新疆民族历史的,我们共同谈起文中提到的两千多年前为了大汉朝联合西域诸国制衡匈奴战略而奉命与乌孙国昆莫和亲的细君和解忧公主;两位公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终身幸福,完成历史赋予自己的艰巨使命,最终葬身于异国他乡的土地,千载以下,至今尤令人感慨万千!

大哥又提起了素花,说起这位我们锡伯族的伟大女子,她的坟冢至今仍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孤身葬在异域他乡,不仅使我陷入深深的伤感之中;为此女子的命运,为此女子的无暇的高贵品质,为此女子为自己民族做出的牺牲而唏嘘感慨!

说起素花,不是别人,实际上就是我们锡伯族安氏的祖先,锡伯族著名诗人何叶尔•柏林在其《素花曲》(序)中写道“素华安氏女,家锡伯曼五牛录,自幼岐嶷,不同凡响,及长,才华绝俗,德容超群。年十七,遭同治回乱,回酋苏尔坦汗,强聘为妃,女誓节拒之。”在《素花曲》中,何叶尔•柏林更是以古体诗题材详细描述了素花超凡脱俗的品貌;

吾乡有女貌如花,

惊才绝艳字素华,

明珠十斛聘不得,(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琴趣诗思是生涯。

艳如桃花冷如冰,

气挟风雷目凝星,

岭上梅花拟品格,

水中莲藕比聪明。

事情要回溯到1865年,整整一百五十年前的伊犁,那场充满血腥风、苦难而不堪回首的岁月;1864年,陕甘两省爆发回民起义,中国西北陷入持久战乱。同年七月,在新疆库车,一部分维吾尔、回民响应关内起义发起暴动,杀死官吏和监工。暴动被地主、宗教上层和民族主义者利用,很快演变成针对非穆斯林民族的民族仇杀,变成以分裂国家为目的暴动。暴动很快席卷南北疆,波及伊犁。时任伊犁将军的常清组织军队镇压,但暴动持续发酵,常清因节节失利,被清政府革职,改由明绪接任伊犁将军,此时伊犁各地的暴动已一发不可收拾,伊犁将军府惠远城被敌军持续围困,双

方的战事呈现胶着状态。

为攻破惠远城,敌军选择了伊犁河南岸的锡伯营为突破口,数万重兵围攻锡伯营;在寨牛录,战事十分激烈,由于敌众我寡,实力十分悬殊,关键时刻,锡伯营老人、妇女儿童同时上阵拒敌,箭镞已尽,用石块御敌、石块用尽,敌兵攻势依旧,锡伯族人无奈在城上熬南瓜粥,从城头浇下,致使攻城之敌焦头烂额,但敌军以麦草捆顶在头上继续攀爬,锡伯营官兵又以鸡蛋内装燃硫磺扔下,麦草顿时点燃,攻城企图连连失利。然而锡伯营八个牛录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持续围攻,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八个牛录道路不通、水源断绝,形势十分危急。在敌众我寡,实力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为保全整个民族,当时的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亦为安氏先祖),经书信请示伊犁将军明绪,得到允许后决定与敌人有条件议和;一、不改变锡伯营的现行体制,不皈依伊斯兰教。二、锡伯营各级官员照旧例行公事,不受他族管制。三、锡伯营官兵不帮助别人打仗。来犯者头领全答应了三个条件。

然而1866年1月22日,农历节,敌军挖掘地道至惠远城下,以火药轰塌城墙,攻入城内,伊犁将军明绪自杀,被革职的前任伊犁将军常清被俘。惠远城内数万满汉军民惨遭屠杀,惠远城被放火焚烧、烈焰冲天。火光之大,远在数十里外的锡伯营中都可看到,锡伯营老少看到此景,皆放声痛哭!敌军接着攻陷霍尔果斯、绥定、清水河、芦草沟等地,数千军民惨遭屠杀。清政府在伊犁的统治暂时被推翻,暴乱者在伊犁建立起苏丹汗国。此时灾难才刚刚开始。

何叶尔•柏林在《素花曲》(序)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时全疆沦陷,烽火遍地,毒焰熏天,数十万佛教徒,猿鹤沙虫,同罹浩劫。”由于战争中被大量征调粮食,大批庄稼又被敌人焚烧和劫掠,锡伯营粮食严重不足,1866年发生饥荒,死亡大批人。同时,锡伯族人还要承担各种苦役;被迫修路、建宫殿、伐木,运输,青壮男子都被征调,致使各牛录多年不见青年,人口锐减。锡伯人生活困苦到极点,无隔宿之粮,无遮体之衣。虽与敌人议和,但苏丹汗国许多人因对锡伯族不皈依伊斯兰教心怀不满,时刻准备消灭锡伯营,整个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为了保持同“苏丹汗”的往来,保护本民族的利益,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在为自己的长子完婚时,邀请了“苏丹汗国”的大阿訇和上伯克。在宴席上,有一个端茶水的女人引起了上伯克的注意,她叫素花,锡伯营五牛录人,嫁给六牛录的青年法里善不足一个月。素花长得非常漂亮,肤色白皙,眉毛如黑蚕一样。席散后,有个叫阿里木沙的上伯克回到固尔扎城里,把素花的美貌告诉了“苏丹汗”。很快,阿里哈木就召见喀尔莽阿,要求聘娶素花为偏妃。喀尔莽阿无奈召集八个牛录的佐领和老人商议,有同意者,有不同意者,但最后,为了保全锡伯营,大家还是同意把素花嫁给“苏丹汗”。

但是,对刚刚新婚的素花来说,这种决定无异于晴天霹雳。嫁给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天壤之别的“苏丹汗”,在异族中度日,对于素花来说无法想象,她坚辞不就。

面对素花的命运,喀尔莽阿心里也非常难受,但为了保全两万锡伯族人的身家性命,他不顾辈分和身份,跪下对素花晓以大义:“自古以来,国家为了和平,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国王经常将女儿送与敌人或外邦和亲。现在,我们整个民族的生存在你一个人身上,你的父老乡亲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你不答应,‘苏丹汗’冲冠一怒,,我们锡伯全族马上就会被消灭。你不能忍心置你的父老乡亲于不顾吧!”想到如果自己不从,族人将会遭受的厄运,素花大哭一场,接受了命运。“都护喀公见于险象环生,存亡眉睫,责以大义,垂泣而道。女感其义,慷慨请行,风波稍息。”(何叶尔•柏林《素花曲》序)

大老垂泣恳切语,

邦族存亡皆系汝,

沟渎小谅不关重,

重任微卿其谁属。

临行时,喀尔莽阿嘱咐素花:“你要获得苏丹汗的好感,锡伯族人遭受重大危难时,我会给你报信的,你要设法拯救你的同胞们!”据老人们代代口述;素花临行时,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过父母亲人;人们都可以理解,因为一旦她回头,就会心碎,再也没有勇气离开。

婚后,苏丹汗召集伊犁豪绅名流为素华起名,请来的都是有名望的大阿訇。与众毛拉商议后,决定以伊兰教创始人穆哈默德的夫人哈力恰的名字来命名。此后,大家尊称素华为布比•哈力恰。素华美丽、善良、聪明,接受伊斯兰教洗礼后,老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布比•哈力恰•阿帕克(阿帕克即白之意),年轻人 则称呼她为雪白的母亲(即至尊至圣的)。大家敬重她,称呼为“锡伯王后”。雪白母亲身材修长,美丽善良,聪明玲俐,极善于处理周围关系。锡伯营全族的生命安全暂时因苏丹汗迎娶素花而得以保全。

国内的动乱,给虎视眈眈的沙俄提供了可乘之机;1871年6月,沙俄大举进犯驻防阿克肯前哨的伊犁抗俄军民,我方驻守此地的有锡伯营、索伦营、蒙古、汉、哈萨克等军民4000余人,因敌不过敌人先进的火枪、大炮而败退。7月沙俄军抵绥定(霍城)以西,并用大炮轰城,不久,苏丹汗阿里哈木投降,沙俄以“代收代守”为名侵占伊犁。

阿里哈木从“苏丹汗”成了阶下囚,要被沙俄当局遣送到阿拉木图居住。此时,大势已去的阿里哈木成了孤家寡人,荣耀和威风荡然无存,身边成群的妃子和部下也纷纷离开他。他对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素花说:“你的家乡和族人都在伊犁,如果你想留在这里,我不会勉强你的,但深明大义的素花选择了跟随在阿里哈木身边。临行前,她回家乡看望了父老乡亲,给祖坟培了土,然后怆然离开了伊犁,从此,两地相隔、生死茫茫,杳无音信。

据有限的资料记载,素花后来到了阿拉木图,生育几个子女,仙逝于阿拉木图。临终前,她曾交代自己的小儿子回锡伯营故乡探亲,并写给故乡亲人一首思念诗;

离乡别亲寄人篱下,

死后埋葬城角坟地;

后死诸君吸取教训,

不要学我埋骨他乡。

1935年,诗人何叶尔•柏林到中国驻苏联阿拉木图领事馆工作,此时,离塔兰奇暴动已70年了。他在笔记中写到;“我曾到阿拉木图工作,为了打听素花的下落,我走遍了全城,得知了素花的下落,我肝肠寸断,立刻到陵园里找寻她的足迹。坟地在一个树林里……如果你漂泊异乡的灵魂有知的话,你应该知道我来看你来了,知道你故乡的亲人来祭奠你了……”

写到这里,笔者也不禁感同身受,悲从中来,泪如泉涌!为我们安家的先女子洒下敬仰和同情的热泪。

何叶尔•柏林在《素花曲》(序)中这样评价素花:“锡伯族虎口余生,苟延残喘者,女从中斡旋之力为多。以一弱女子,才足以济变,力足以卫民,委蛇待机,存心恢复,得不谓为女中豪杰也哉!”

昭君有恨死番邦,

李陵无节不还乡,

一缕侠魂今何处,

我欲大招倩巫阳。(素花曲)

月季又称“月月红”,据说素花就特别喜欢它.至今每到清明,就有人以此花洒在伊犁河水中,以此祭奠这位锡伯族的杰出女子.我想“月月红”这种素雅而美丽的花朵恰恰象征着素花高贵美丽的品质,让锡伯族后人得以永远怀念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47024/

素雅纯洁倾国倾城的花的评论 (共 8 条)

  • 雨袂独舞
  • 煮史问道
  • 读书不求甚解
  • 心静如水
  • 相心
  • 淡了红颜
  • 艾葭儿
  • 荷塘月色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