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渔婆(序言)

2015-03-10 10:41 作者:小半生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序言

鄂西北群山延绵,远山深处还是远山,这里的山似乎是没有尽头的。

枫杨镇像一枚铜钱,嵌在一块翡翠中间。它圆圆稳稳的存在,从容不迫的走过每一代人的生活。一条小河横穿枫杨镇,小镇依河两岸而成,河岸狭长,自然生成的枫杨林葳蕤壮观,单树两三人合力可围,群林一望无际,枫杨镇因此得名。

一座青灰色的石拱桥,似一轮新月挂在河上,把枫杨镇分了东西。东镇有布店、米店、油店、糕点铺、茶楼等;西镇有铁铺、屠宰场、木材店、花圈店等。石桥长二十余米,宽四五米,高十余米,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面没有坡度,便于人畜行走。这座桥是历史的亲历者,但它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看着中华大地的朝代更替,看着枫杨镇的兴衰枯荣,看着枫杨树和小河的

1951年初春,枫杨镇激情澎湃,百废待举。前一年的土改运动,打土豪分田地,镇上的地主被打倒了,贫下中农翻身了,以前没有土地的人现今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内心激动不已,觉得浑身有劲,怎么使都使不完。春天刚一露脸,他们就急急忙忙的去与土地痴缠了。

初春的小河温润得像刚下锅的一叶青菜,柔柔软软湿湿漉漉的。河岸的枫杨树开始抽芽,树干粗粝灰暗,枝头新绿点点。就在这美好春光里,西镇的张家文从石桥上迎来了他的新媳妇刘玉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刘玉芬17岁前住在隔壁的北湖镇,家境殷实,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家里良田数百亩,仆人数十,母亲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小姐。刘玉芬是家里的独生女,她在娘家度过了快乐童年少年时光。母亲自幼教她识字,教她读《女论语》、《仪礼 丧服 子夏传》、《周礼 天官 内宰》等书,稍大一点,又教她女红。优越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教养,让她生的知书达理,而又独具性格。身材的矮小与五官轮廓的不明晰,自然不在人们的计较之列。

少女时期的刘玉芬,生活无忧无愁。若算上唯一的小愁绪,那就是她在等与她有姻亲之结的表哥读完书回来娶她。不曾想,1950年的土改运动说来就来,瞬间就把刘玉芬的幸福生活,永远定格在了17岁。父母被枪毙,田产被没收,家破人亡,孑然一身,所幸有一个远方亲戚收留了她。她的未婚夫表哥也因地主家庭出身,在一夕之间便失去了家人和家产,只能在外地自谋出路。1952年,刘玉芬19岁之际,远房亲戚为她看中了一个年轻壮实的庄稼汉。很快,刘玉芬就在满目春色中走向了枫杨镇,走向了她的另一种人生

此后的44年间,刘玉芬在枫杨镇经历了妻子、母亲、买卖人等一系列角色的重置与转换,用单薄的身躯承担起了她和李家文组成的家,用纯善敏感的心去面临种种困境与磨难。即便生活之路如此艰辛曲折,她仍然对上天心存感念。直到她生命弥留之际,她仍然记得19岁那年的春天,她走过枫杨镇的石拱桥时,太阳晒在她红红的棉袄上,留下的温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37394/

渔婆(序言)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