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走的心情

2012-03-12 11:00 作者:曲柳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古人在讲一个人的修行的时候,提出的目标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想,从增闻博识的角度讲还是十分正确的。遥想那遥远的古代,在文化和交通都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要读万卷书难,行万里路更难。因为其难,所以成就了一些流传古今的旷世奇才。如李白,他弱冠出川,游历大江南北,足迹遍及祖国的山山水水,他那气薄云天的诗情不能不说与其丰富的游学经历有关,那一首首传诵千古的华丽诗章,实际上就是记载了他行走的心情

还有杜甫,还有苏轼……

所以,古人有个词儿叫“游学”,意思是:游历是为了求学,为了求学而游历。因此,“游”就是学。我们不妨说行走就是求学吧!在游历中,人们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山川地貌、动植物风景,了解各地迥异的风土人情,听不一样的歌,听不一样的音。增闻广识也许就是在这常年的行走中潜移默化实现的。更多的情况是,很多学子在自己家族甚至故里书籍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游历天下,遍求天下未读书。秦代前后的书是刻在竹简上的,用熟牛皮连串起来,“一卷”的内容与今天的书籍相比实在是有限,要想保存完整一部书需要大量的竹简,古人“汗牛充栋”之说绝非夸张。所以,那时候的书是相当珍贵的。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是使书籍遭受灭顶之灾,像《诗经》,全国仅有几本免于火焚,因此现在流传的《诗经》是不完整的,有的不同版本还有差异。在这样的条件下,谁家有一本好书就足以世代传家、辈辈书香,甚至子子孙孙荣华富贵了。据传,江南世家很多实际上就是靠祖上流传下来的一本书或几本书。读过宋濂的《黄生借书说》的,都知道那有书的人家是何等尊贵,借书是何等之难,那老师又是何等牛气!

游子里还有一类就是戍守边关的将士,他们中有的是满怀豪情投身疆场建功立业的将军,也有被强行征召守边的征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霏霏。”在漫漫羁旅中,那行走的心情常常是与思亲念乡联系在一起的。

几乎人人会吟《游子吟》,有谁真正知道游子之难之苦啊!《游子吟》是从家人的角度去写行走的心情。为了读书,为了求取功名,多少游子踏上漫漫长路,有的一去半生,有的甚至一去再无音信。孩儿将要踏上征程,行走天下了,不知此去何时才能回还,能不能求得真学,能不能功成名就,母亲能不担忧吗?满腔慈此时完全倾注在灯下的针针线线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家中慈母临行缝衣的情景将深深烙在游子的脑海,成为他克服懈怠、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精神源泉。

杜牧的《清明》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则是从游子的角度去写行走的心情。两个一个写景,一个写秋景,寥寥数语却穿透心肠。你想象一下吧:在那漫漫旷野,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上,一个衣衫褴褛的书生正在踽踽而行。天上有百灵在悠扬地歌唱,树上有乌鸦在沙哑地大叫……你知道“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何意,可你知道“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古道西风瘦马”那么叫人忧伤?就是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诗中的佳句把行走的心情状写地淋漓尽致。妇孺皆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较直白,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得就委婉多了。游子欲问故乡事,最想知道的自然是关于日思念的亲人的消息;但长期的远离,又最怕听到不好的消息,一句“寒梅着花未”逼真地刻画出游子的忐忑心情。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则是写游子归来之时那种既急切盼望回家又怕得到不好的消息的复杂心情。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表达的则是一种更深沉的心情:由少小而到老大,纵使乡音无改,但毕竟乡里疏阔已久,期间老人故去,孩子长大,回乡所见应该大半陌生了。一切都会在预料之中,此时游子连近乡情怯之心都没有了。以儿童的笑问来反衬游子的苍凉心境,读来叫人感慨万千。

游子远游是为了求知,求知是为了博取功名,博取功名是为了荣华富贵。可世界上哪有人人成功、事事成功的道理?多少羁旅幽怨凝炼成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句,多少孤魂野鬼传诵成家喻户晓的故事。成功者总是凤毛麟角。

如今不仅书籍丰富,信息量大得惊人,就是远行也十分方便。千八百里,一般可以当日来回;千里之外乘火车可以夕发朝至。如果经济条件再好些,你乘飞机上万里也只是谈笑间的事情。但求知的本质还是在的,再便捷的交通,再优越的条件,如果远行一次你没有什么收获,那只能是浪费资源。

我们远行,带着休闲的目的,没有了天涯断肠。我们在陶醉于“小桥流水人家”之余,品尝“杏花村”美酒之后,是不是还应该得到点其他的什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836/

行走的心情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