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山依旧看斜阳

2014-02-22 10:54 作者:大别山上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青山依旧看斜阳

——秋游章家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可是,我要去寻访的这座名山既不高大,也没有神仙灵异的传说。更没有熙熙攘攘的车流与人流的喧嚣。它如同一位隐者,寂寞地偏居一隅,与世无争,甚至人迹罕至。我喜清净,便应友人之约,驾车前往,一路想象着那是一处怎样的荒凉所在?

这座叫作“章家寨”的不起眼的小山峰,看似平常,却有着一段传奇身世,并因着那段令人惊异的壮烈往事而名垂青史。但是在千峰万壑的大别山里,各种古怪的传奇与奇异的景象太多太多了。这个隐藏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的一座小小的山寨,竟然在湖北英山县县志上不惜浓墨重彩详加记述,更让我好奇的是历史上英山县曾在此劳命伤财地大规模修建县衙,建成一座山寨式县城。按大别山众多山寨中“官寨”与“匪寨”的性质划分,章家寨无疑属于“官寨”了。想到这样一座城堡式官方的山寨县城,总让我忍不住联想到“山寨衙门”,不禁心里暗自发笑。

从英山县城到章家寨不过七公里路程,开车也就半个小时左右。沿英霍公路(英山至霍山)在鸭掌树左拐便进入去章家寨的盘山公路了。山岭之上,数座小峰峦护卫环侍,起伏连绵,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当年沿着山脊用石头筑起坚实的城墙,让章家寨看似一座建在山顶上的城堡,与整座山浑然一体。群峰环绕之下,中间却是一片平缓的盆地。山顶居然形似一只巨大无比向上托起的如来手掌。掌心右侧,一座小型水库安然如镜,仿佛见惯了秋月风般的波澜不惊。碧水映蓝天,白云去悠悠,让人忽地觉得有天高地迥之感。

站在水库岸边回看,章家寨又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而盆地中央微微突起的一座小山包,恰似那朵莲花的花芯。山顶北面山峰最高,公路从东北方向绕插过岭,再下坡,底下平缓之地上有座坐北朝南的古庙式建筑,近前才知道是座庵堂。古庵连同旁边的空地据说就是当年山寨衙门的办公所在地。而今一部分做了庵堂,另一部分成了茶园与菜地,一垄垄整齐嫩绿的茶叶以及不知名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将历史的繁华与衰败掩盖得不留一丝痕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水库里边据说是当年这座“官寨”驻军的军营及马厩所在地,现在是一大片葱翠的茶园。水库岸边有人在悠然自得地垂钓。一只黄毛狗从茶地里忽地跑出,似乎是迎接我们的到来,仔细地打量一番后,仰头对着山峦一通欢叫,不知是以这种独有的方式表达了不一样的欢迎还是对我们的造访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吓得随行的朋友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放。惹得几只正低头觅食的土鸡唧唧喳喳乱成一团。山雀从树梢惊起,扑愣着翅膀向天空高飞。三五户人家错落有致地建在这个昔日颇具规模的“县城”里不同角落的风水宝地之上。适正午时分,有炊烟袅袅升起,不经意间,看上去好似上接云天。这一切,便将这座不大的山顶世界点缀成语花香,环境幽静的“世外桃源”了。

没想到,章家寨,这个而今安详得有点寂寞的地方,曾经却是兵连祸接,与杀戮相关的古战场。

步上山脊,接待我们的友人介绍:这里是当年屯兵的兵营和马厩,那边是防守的堡垒塔台等等。城墙早已不复存在了。残垣断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修水利时全部被拆除用来筑了河堤与水库大坝,只剩一些墙基隐约可辨。岭外四周是陡峭的山坡,有些斜坡几呈九十度峭壁。远眺东南,今日的英山县城尽收眼底,英山名景乌云山,鸡鸣报晓等一览无余。县城高楼耸立,街上车水马龙,在迷蒙的阳光下仍依稀可辩。俯瞰西边岭下,那条著名的西河在脚下缓缓南流。河对岸便是罗田县境了。相传,秦末反秦的楚军项羽麾下的大军与秦军鏖战大别山时,镇守的秦军章姓首领在此修寨御敌,这便是当地人传说的章家寨的由来。西汉政权建立后,分封诸侯时,大别山地区属淮南王的领地。当年,英布反叛刘邦后,就是在此屯兵抵御围剿的大军。

章家寨自古便是进入英山境内的要塞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英山县治的建立也与章家寨有着剪不断的渊源。南宋初年,金兵南下至大别山地区,岳飞麾下一部在此抗击金兵。蒙古入侵后,邑人段朝立率乡勇族人在此抵御蒙古兵。章家寨成为南宋北部边陲的前哨,当时英山并未建县,隶属罗田辖治,嘉熙元年(1237年)罗田县废(今日罗田县境全部被元军占领)。段朝立组织乡民在章家寨等险要立堡树栅,以章家寨脚下的西河为前线与元兵奇迹般鏖战三十余年,蒙古铁骑竟半步都未踏上章家寨的峭壁绝障。咸淳六年(1270年)宋度宗赵褀为表彰其守土奇功,准奏新建置英山县治,割罗田县之直河乡(大致为今英山县西河)加上段朝立家族所在的三吴乡(大致为今英山南河)、未被元兵占据的添楼乡(大致为今英山东河),并入英山县治版图,由段朝立知英山县事。至南宋恭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英山四邻先后降元,知县段朝立病故,英山才最后归入元朝。英山建县自咸淳六年(1270年)始,已经750余年,虽几易州府管辖,但作为县治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章家寨便是英山建县旳重要肇始因素之一。

据说,历史上,罗田县也曾将县治建在对河的“飞至山”下,与昔日的章家寨县城一河相隔,咫尺相望。这便是“英山县罗田县——县对县”(歇后语“英山县罗田县——现兑现”) 的来源。

最让我惊异的还是那块“挺得住”的小石头的奇观。两块巨石相叠之间,一个小若鸡卵的石块,勉力支撑着上面那块摇摇欲坠的重达数千斤,号称“寨王石”的巨石,如此危局,全赖那块小石头顽强独力支撑。因此我戏称这块小石头为“挺得住的小石头”,被随行的友人简称为“挺石”。我想:这块“挺石”不正是章家寨人或者说是英山人顽强挺立、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么?!

经考证,“山寨衙门”修建于明末崇祯十年(1637年)至崇祯十三年(1640年)间。时逢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义军纷纷起义。迅速将战火燃遍全国。其中,有一只号称“革左五营”的农民起义军长期转战鄂豫皖主要是大别山区一带。并久屯英山、霍山、潜山、太湖。(所谓“革左五营”是指“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这五支军队联合组成的军事集团。英山民国旧《志》记为革左五营老回回、左金王、治世王、曹操、革襄眼,但是, “曹操”为罗汝才的别号,故“曹操”、“革襄眼”疑为“争世王”与“革里眼”之误)。“革左五营”在大别山地区攻城略地,杀戮屠城,当地地方行政长官及朝廷官兵屡被杀害,祸及无辜百姓。崇祯八年(1635年)英山县治被明末农民起义军所破,县衙文武官员差役及部分百姓流离失所,东躲西藏,辗转颠沛于章家寨一带。崇祯十年(1637年),史可法升任都御史,巡抚安庆及河南、江西、湖广部分府县时,亲临择地,相中了这块宝地,指示英山知县高在仑在章家寨重建县衙。高知县举一县军民之力,历时三载,于1640年终于修成一座城墙坚固,四面可以防守的山寨县衙,称作“新城”。不料,仅隔一年后的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的一个狂风暴晚,便被起义军再次攻破这座县衙“新城”。

英山旧《县志》记载:“崇祯八年(1635年)正月三十日夜,流贼破县治,焚杀掳掠,僵尸盈野。(崇祯)十四年(1641年)五月,二十八日夜,(贼)乘狂风骤雨,袭破新城。知县高在仑死之(高在仑为四川人,不屈就戮后,被邑人将其遗体葬在章家寨新城北门外。其余数千名军人及百姓被就近掩埋,当地人称“万人坑”,有僧人在此修筑寺庵以祀。原址在水库西边山岭上,“文革”时被毁,至今有宽阔庙基遗存。今庵堂为“文革”后择基重修)。武将程子鳌与知县高在伦同守章家寨,城破,高骂贼死,子鳌率侄天禧、仆丙秃巷战,杀贼数人,被执死。(贼)焚杀三日,昼夜打掳,杀人为粮。英邑流寇蹂躏,至是七载。杀戮之惨,古所未有”。云云。事详旧《志》及《明史.忠义传》,均为此不惜笔墨,多有记载。可见当时兵祸之悲凄,战事之惨烈。让人想来不寒而栗,犹自感慨惊心。清朝英山举人郑一崧为此题有《新城》诗一首,叹道:邑小民孱节愈贞,知人阁部属专城(时史阁部可法来相英土,命高公迁章家寨,以新城属之)。三年喋血生磨盾,五日挥戈死结缨。义重衣冠收卞阃,恩深文字哭田横。山头萧寺灵旗雨,犹听啼鹃傍古茔。

不管农民义军的起义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也不管这些死难者是否是腐朽没落王朝的殉葬品。但是,轰轰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最终还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思想意识作为治国纲领,更没有一套完备的政治理念去建立必要的政治秩序和找到有效的治国手段因而根本无法统治一个庞大的具有深厚文明历史的国家。虽然,起义军在后来的抗清斗争中,坚贞不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大义。可是,同所有可歌可泣的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一支缺乏远大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与目标的农民义军,毕竟难以成就大业。匹夫之勇,安能天下归心?!“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是其历史的必然。悲哉!

往事已千年,我还是依然感叹唏嘘良久。无法想像风光秀美的章家寨曾经经历过如此的心酸往事,竟然还有着如此的血与火的传奇。

缅怀这段历史,就战争本身而言,战场中那些无论是为自己的节操,还是为个人的理想,亦或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慷慨殉节的仁人志士甚至包括那些不愿变节的忠臣死士以及不愿受辱的烈女贞妇,就其个人品德而言无不让人扼腕长叹,肃然起敬。都值得我们为此凭吊。

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是非成败转头空。凭吊这段历史,是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人类少些残酷,少些杀伐,多些真与善良,多些自由与文明…….

漫步在昔日城墙高耸的山梁之上,感受着这片古老土地的岁月沧桑,聆听山峰千年默默无言的诉说,心中的感慨无法表达。一任山风猎猎,无情掀起满地黄叶,茅草摇曳,一次次被拽住行进的脚步。

昔日的刀光剑影早已经烟消云散在历史的天空,往日的贫瘠凄凉也已被掩埋在红花绿叶的尘埃之下,

站在古瞭望台基之上,极目远眺,暮霭沉沉楚天阔。俯首环顾,一派锦绣的故国山河。

我虽为我脚下的这片美丽的热土曾饱受蹂躏与践踏而深感颤栗和不尽感叹。但是,我为我有幸生活在这个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伟大时代而骄傲!

夕阳已近西山,天空云霞似锦,映照得满目青山一片辉煌。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在。

2013年10月20日于大别山寓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3036/

青山依旧看斜阳的评论 (共 1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